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76|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经典精华精解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6 22:09
  • 1947

    主题

    451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0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4 16:58: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法华经·方便品第二》云,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又云,
    “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法华经·法师品第十》云,
    “我所说诸经,而于此经中,法华最第一”,
    又云,
    “如是诸人等,不闻法华经,去佛智甚远…是诸经之王,闻已谛思惟,当知此人等,近于佛智慧”;

    《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用十个第一来形容《法华经》是诸经之王,
    “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法华经》中类似说《法华经》为诸经之王的地方还有很多。

    《法华经·方便品第二》云,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又《法华经·信解品第四》,
    “今日,世尊令我等蠲除诸法戏论之粪”,
    又《首楞严经》【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云,
    “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
    与《法华经》如出一辙,都说“诸法戏论”而不能获圆通。

    又《首楞严经》,“首”是群经之首,在群经之中亦为第一之义。
    又《首楞严经》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此“王”亦说明《妙法莲华经》为“经王”。又方便法讲“真”、讲“如”、讲“真如”,唯独《首楞严经》讲“真真如”。又方便法讲“了义”、讲“胜义”,唯独《首楞严经》讲“了义中最了义”,“胜义中真胜义性”。《首楞严经》破析万象,细说详解了《法华经》,从经名和义理上看,此两部经都是宣讲第一义缔,实乃一部经。 从《法华经》、《首楞严经》的经文中,只看出《法华经》是“诸经之王”,其它经在《法华经》面前是“方便法”而不是“经王”, 这是佛说的。说其它经不是真经,是因为没有讲出一乘实相,是因为没有讲出如来真实义,故假; 既然是“王”,就只能有一个,“王”是绝对排他的, 一切“非王”在“王”面前都是假的; 同理,“诸经中王”一定是王一切经,一切经必须无条件的拜倒在“经王”的脚下,这是不容置疑的,世间法尚且如此,何况佛法?这也是佛说的,在《法华经·化城喻品第十》讲的也非常清楚,其它经典只是“化城”,真正的佛弟子可不能认“化城”为宝所,执方便为究竟。

    《法华经》中多处弟子自授记的,佛随后印记。请看:
    《法华经·方便品第二》“随宜方便事,无复诸疑惑,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自授记】
    《法华经·譬喻品第三》“我心大欢喜,疑悔永已尽,安住实智中,我定当作佛”。【自授记】
    《法华经·譬喻品第三》“大智舍利佛,今得受尊记,我等亦如是,必当得作佛”。【自授记】
    《法华经·信解品第四》“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自授记】
    《法华经·信解品第四》“法王法中久修梵行,今得无漏,无上大果”。【自授记】
    《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得未曾有,心净踊跃”,“尔时,千二百阿罗汉心自在者作是念:我等欢喜,得未曾有,若世尊各见授记,如余大弟子者,不亦快乎”。 【自授记】
    《法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尔时,阿难、罗睺罗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我等于此,亦应有分”。 【自授记】
    更有《法华经·法师品第十》“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以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听懂了《法华经》,自己都可以给自己授记,佛印记也只是一个形式,而且佛说了,只要听懂了一偈一句的《法华经》,佛亦与授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所谓有道无道自己知道,何劳别人来授记?

    佛法“藏通别圆”四大次第,境界天壤之别。 唯有一代时教《法华经》《首楞严经》乃圆教一乘大法,讲明白天地万法,森罗万象,实乃一个人一个念之所变现,圆融圆满一切法。听懂了《法华经》,其往生品位何只是别教“分证即佛”的境界?《大方广佛华严经》别教的究竟即佛也只相当于《法华经》《首楞严经》圆教的二行位菩萨(据:净空老恩师的讲解)。

    当年智者大师提出“六即佛”概念,虽然是法华宗,却还没有达到圆教的境界,只达到别教的境界,因为智者大师年代,《首楞严经》还没有传入中国。

    更有印光祖师给我们指点,
    “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再看一下《法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尔时大会、闻佛说寿命劫数长远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得大饶益。于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复有千倍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乐说无碍辩才,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百千万亿无量旋陀罗尼,复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不退法轮,复有二千中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清净法轮,复有小千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八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四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四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三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三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二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二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一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么多“众生”(请注意这里不是说“菩萨”)只听了短短的《如来寿量品》,屁股没离开板凳,当下就证得这么多的果位直至等觉菩萨!

    一样的“众生”,一样的《法华经》,一样的宣说讲解,怎么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效果?难道不是佛陀亲口讲的就不算数?

    《法华经·普贤菩萨劝法品第二十八》又这么讲,
    “普贤,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
    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如从佛口,闻此经典”。

    这里明明说了“如从佛口,闻此经典”!明明是和佛陀亲自说的一样啊! 这不由得让人深思:究竟是我们歪曲了《法华经》,还是《法华经》歪曲了我们?究竟是佛陀误解了我们还是我们误解了佛陀?

    《法华经·方便品第二》,“佛复止舍利弗,若说此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惊疑,增上慢比丘,将堕于大坑。” 《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若复见受持是经者,出其过恶,若实若不实,此人现世得白癞病”。《法华经》是三世诸佛涅槃前所共说,必说之“经王”, 非常可惜有两种人不信此经,其一就是增上慢人,其二就是一阐提人。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解是义已,能演说一句一偈、至于一月、四月、乃至一岁,诸所说法,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三千大千世界、六趣众生,心之所行,心所动作,心所戏论,皆悉知之,虽未得无漏智慧,而其意根、清净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筹量、言说,皆是佛法,无不真实,亦是先佛、经中所说。’”讲解《法华经》的法师,随捻一法,皆能讲出无量义趣,且和实相相应,其所说的皆是佛法,就是佛经里没有的,也是过去诸佛所说。

    真佛弟子必须深信佛语,更深信“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是修行人路上的明灯,我相信自己不仅见到灯光,亦见到了灯,故深信佛语真实,依四依法修行不历岐路。


    《法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

    “即时,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
    广说妙法华经,今正是时。如来不久当入涅槃,
    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

    诸善男子, 各谛思惟,此为难事, 宜发大愿。
    诸余经典, 数如恒沙,虽说此等, 未足为难。
    若接须弥, 掷置他方,无数佛土, 亦未为难。
    若以足指, 动大千界,远掷他国, 亦未为难。
    若立有顶, 为众演说,无量余经, 亦未为难。
    若佛灭后, 于恶世中、能说此经, 是则为难。
    假使有人, 手把虚空、而以游行,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若自书持,若使人书, 是则为难。
    若以大地, 置足甲上,升于梵天, 亦未为难。
    佛灭度后, 于恶世中、暂读此经, 是则为难。
    假使劫烧, 担负干草、入中不烧, 亦未为难。
    我灭度后, 若持此经、为一人说, 是则为难。
    若持八万、 四千法藏、十二部经、 为人演说,
    令诸听者, 得六神通,虽能如是,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听受此经,问其义趣, 是则为难。
    若人说法, 令千万亿、无量无数, 恒沙众生、
    得阿罗汉, 具六神通,虽有是益,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若能奉持,如斯经典, 是则为难。
    我为佛道, 于无量土,从始至今、 广说诸经,
    而于其中, 此经第一。
    若有能持, 则持佛身。 诸善男子, 于我灭后,
    谁能受持、 读诵此经, 今于佛前、 自说誓言。
    此经难持, 若暂持者, 我则欢喜, 诸佛亦然,
    如是之人, 诸佛所叹。 是则勇猛, 是则精进,
    是名持戒、 行头陀者, 则为疾得, 无上佛道。
    能于来世, 读持此经, 是真佛子, 住淳善地。
    佛灭度后, 能解其义, 是诸天人、 世间之眼。
    于恐畏世, 能须臾说, 一切天人、 皆应供养。”


    《法华经·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菩萨摩诃萨,过八恒河沙数,于大众中起,合掌作礼、而白佛言:‘世尊,若听我等、于佛灭后,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进,护持、读诵、书写、供养、是经典者,当于此土而广说之。’尔时佛告诸菩萨摩诃萨众:‘止,善男子,不需汝等护持此经。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一一菩萨、各有六万恒河沙眷属,是诸人等,能于我灭后、护持读诵广说此经。’佛说是时,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国土,地皆震裂,而于其中,有无量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如是等比、无量无边,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中两次、
    《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中三次提到后五百岁,
    佛弟子要在娑婆世界大力弘扬《法华经》。

    您听到了吗?
    您听懂了吗?
    ……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点评

    海!外直播 t.cn/RxlBLRP 禁闻视频 t.cn/Rxl1r5X 一司机说:这几天在琢磨,开着政府检验合格的车,烧着政府说达标的油,贴著政府发排放合格绿标,政府却说空气质量差是汽车尾气造成,我就纳闷,难道是我们踩油门的姿势不对   发表于 2017-5-22 13:1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63

    帖子

    54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00
    沙发
    发表于 2017-4-24 21:15: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1-22 18:21
  • 293

    主题

    6790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9627

    论坛元老灌水之王推广达人

    板凳
    发表于 2017-4-25 07:03:31 | 只看该作者
    《楞严经》卷第四尔时世尊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讲胜义中,真胜义性。”小乘经典《阿含经》叫作不了义经典,大乘经典像《地藏经》《无量寿经》《金刚经》《华严经》叫权教大乘,权宜之说也叫方便大乘。唯有《法华经》《楞严经》是究竟了义法。佛开示《法华》《楞严》之前,所谓的三乘法中,小中大,那个大乘叫不了义大乘,作为桥梁引导而已,开讲《法华》以后:万法归宗《楞严》《法华》叫圆教,实教,圆满究竟一乘了义。过去佛大乘说为是胜义法,讲到《楞严经》时说为“胜义中真胜义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地板
    发表于 2017-5-16 06:33: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在《楞严经》讲: 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怎么‘离一切相’啊?在梦中境界的时候,你能不能看到做梦的那个人呢?看不到。你怎么也看不到,怎么也找不到,叫‘离一切相’;在你梦中的一切境界是不是就是做梦的那个人在变现呐?这叫‘即一切法’。  诸佛出世就是为了讲这个道理,把万法归于一个念,把一念而遍圆于一切的万法。我们的心非常玄妙,非常不可思议,非常殊胜!可惜我们却不知道,佛出世来传这个法我们还不敢相信,不愿相信。  所以说众生最大的罪过,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佛,不相信自己是佛,不知道自己这个心不可思议的自在和它的伟大妙用,却执着于一点点小的可怜的人天福报,不肯放下。 佛这么可怜!他求我们受持《法华经》,有的人就最后生烦恼了,说感到《法华经》特别啰嗦。这都是没有良心的人。谁比佛有智慧啊?他为什么这么啰嗦啊?因为众生在迷惑颠倒之中,所以故意地反反复复,「听经闻法当下成就」。 正因为是啰嗦,体现出佛的良苦用心。佛多可怜,他比谁都有智慧,比谁讲话都干脆利索,讲其它经典也没有这样。整部《法华经》从前到后婆婆妈妈,就是《法华经》怎么长,《法华经》怎么短。真正理解佛的良苦用心,你要痛哭流泪! 这是「一步登天」的大法呀!佛讲你成佛了,是不是打诳语啊?不会的。成佛最简单!可是有几个人相信?这就是石破天惊的妙法!为什么不敢相信?因为它太简单了!因为它成佛太快了!你说冤枉不冤枉?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4-15 12:03
  • 503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539
    5#
    发表于 2017-5-16 20:54: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1 15:16
  • 0

    主题

    5597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14
    6#
    发表于 2017-5-17 21:02: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就是诸佛法身,《法华经》就是如来全身,《法华经》就是「法轮」。明白了《法华经》,就是在转法轮。这个法轮,把你从六道轮回转到佛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7#
    发表于 2017-5-19 20:38: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当你读懂法华、楞严经时,讲万法平等都是废话!都是一个东西,谁跟谁平等啊!!?你我他是一个人,爱、恨、情、怨都是自心取自心,自已跟自己捉迷藏,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样就不会有脾气了!因全是跟自己啊!!贪、嗔、痴、慢、疑也没有了!妄想分别也没有了!烦恼当即菩提!因统统是自己的心,才是真念佛!当下即是楞严大定,如来大定,无有不定时!一心三藏是法华三昧,当下即是极乐。   恩师开示:楞严经中说到;自心取自心。如果能明白这句话,生活将没有疑惑。一切的物质、人、事都是你自己啊,都是你当下一个念头变现的。就好比做梦的人,梦境中的一切如此真实,我们会哭会笑,但你在梦里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由做梦的人念头所变现的,也看不到做梦的人。那么你现在所经历的一切也亦复如是,梦里的茶杯是你念头变的,梦里的桌子是你,梦里的陌生人是你,一切的一切都是你自己。当你遇到为难你的人和事,你一想这就是我啊,你自己为难啥自己啊!当你明白一切山河大地都是自己的时候,你的心量就会扩大到此,如果你认为整个宇宙都是你自己的话你就会拥有整个宇宙的心量!佛跟人不同的就是人只承认这个手指头是自己,每天只看到这一寸,为这一寸盘算来盘算去的,而佛明白整个宇宙是自己于是得大自在!谁要是明白了自心取自心这句话,我告诉你你就是乘愿再来的菩萨!不是我说的,是佛经里说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1 15:16
  • 0

    主题

    5597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14
    8#
    发表于 2017-5-19 21:14: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就是诸佛法身,《法华经》就是如来全身,《法华经》就是「法轮」。明白了《法华经》,就是在转法轮。这个法轮,把你从六道轮回转到佛土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7-9-12 08:22
  • 838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2347
    9#
    发表于 2017-5-20 07:24: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8:41
  • 0

    主题

    7630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603
    10#
    发表于 2017-5-21 00:35: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楞严经》『如来藏』的核心, 就是说整个虚空世界,过去现在未来,上自诸佛菩萨,下及天人鬼畜,旁及山河大地、树木花草、风云雨雾,一切的一切,我们能够耳闻目睹身受,我们还有看不到听不到,那些真实存在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人一个念之所变现。打个比方,就如同我们在梦中,梦中的境界千千万万,万万千千都是做梦的一个人一个念变现而已,这就是《法华经》《楞严经》的真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