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9|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色不异空,空即是色」是何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3 20:55
  • 4869

    主题

    2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3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4 12:5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色不异空,空即是色」是何意

    问:“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意?能举例说明吗?
    济群法师答:色,代表物质的存在。空,在常人观念中是什么都不存在。在一般人眼中,存在(色)和不存在(空)是对立的。存在,一定就是存在;不存在,一定就是不存在。
    从佛法观点来看,色和空却是一体的两面,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为什么说“色即是空”?比如,茶杯就是一种物质的存在(色)。但茶杯又是什么?不过是一堆材料的组合。离开组成茶杯的各种元素,还有没有茶杯呢?其实是没有的。也就是说,客观上根本没有不依赖条件而独立“存在”的茶杯。
    茶杯的“存在”,无非是两个东西:首先,是名称。我们把这件东西称为茶杯,这个名称有没有绝对性?可以把它叫做桌子吗?如果一开始就把茶杯叫做“桌子”,我们现在就是用“桌子”喝水了。一切名称都是人为安立的,包括我们自己,也可以有很多名字,如笔名、艺名,包括现在流行的网名等等。所以,佛教将名称称为“假名安立”,并非实实在在的。
    其次,茶杯的本身只是一种因缘假相,是由一大堆条件构成。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由更微细的物质单位构成。佛教认为,其中没有一个不可以再分的元素。任何存在,哪怕再微小,也是有形状的。只要有形状,一定可以再分。既然可以再分,就不是固定不变的实体。
    由此可见,“有”和“空”其实是不对立的。佛教说的“空”,并非什么都没有,而是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这些“存在”,本质就是空无自性的,所谓“当体即空”。但我们要知道,“空”并不影响因缘假相的存在,两者是统一的。如果以这样的智慧观照,就能摆脱对世间的执着,就有能力去体悟空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大哭
    2018-2-19 12:43
  • 23

    主题

    9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25
    沙发
    发表于 2017-4-24 13:44:20 | 只看该作者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前提
    这是菩萨行大乘佛法

    一个凡夫
    也可以宣扬‘’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这是‘’声闻众‘’,行菩萨法

    都是功德无量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6-8 10:37
  • 321

    主题

    460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452
    板凳
    发表于 2017-4-24 16:10:24 | 只看该作者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6-8 10:37
  • 321

    主题

    460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452
    地板
    发表于 2017-4-24 16:10:57 | 只看该作者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1-22 18:21
  • 293

    主题

    6790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9627

    论坛元老灌水之王推广达人

    5#
    发表于 2017-4-24 16:11:02 | 只看该作者
    回顾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虚以三藏十二部经无量法门,广为方便,逗机引导。实以《楞严》正脉,《法华》如理《心经》总持《弥陀经》密髓而圆一代时教。虽各别开生面而不一,而启应立论落脚却无二。四部经是一部经,是讲的一个法,是一个心三藏。

    《法华经》方便品第二讲“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楞严”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6-8 10:37
  • 321

    主题

    460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452
    6#
    发表于 2017-4-24 16:11:21 | 只看该作者
    从识性流出无量如来。那个识性,识讲到性,就是我们共同的一个心、共同的一个念;流出的无量如来,包括我们的种种意识心、妄想心;包括天、人、鬼、畜、树木华(同「花」)草,依报、正报通通包含在内。对这个「心」呢,这是从无分别到分别,先从总体上把握一下。
    经题最后一个字,「经」:这个「经」字是一切经典的通题,梵语叫「修多罗」。印度有一种贝多罗树,树叶很大很结实,不容易毁坏。最初的梵文版佛经就是刻在树叶上。据说当年一部《法华经》用树叶串起来有八里路长!我们要感慨前辈菩萨的劳动成果,那么多经典变成树叶整理起来,保存几百年再翻译过来,谈何容易啊!那么这个「经」字当初翻译为「契经」,后来为了图省事只用一个单字叫「经」,但是解释的时候仍然要按「契经」来解释。所谓「契」就是上契诸佛智慧,下契众生根机。通过这个「契」,通过这个「经」,把佛法僧、万法万相连持为一个本体,即佛、即法、即僧、即经、即万法。所以「经」就好像一座桥梁,好像一根纽带,把万法连持一个本体。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6-8 10:37
  • 321

    主题

    460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452
    7#
    发表于 2017-4-24 16:12:00 | 只看该作者
    「如是」二字,就是讲宇宙人生本来面目,就是讲「一心三藏」。那么按照「无分别不妨分别」这个原则,按照藏教、通教的次第,一般地把这个「如」说成是我们的真心本性,法尔如是。这个「如」,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但它又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它没有任何的一形一相,可是它就是灵明不昧,就是真实存在。在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诸佛菩萨、天人鬼畜等一切的万法出现之前,它就是真实存在、无形无相;在显现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诸佛菩萨、天人鬼畜以后,它仍然是个无形无相的真实存在,灵明不昧。它不现一相,不现一法,但是万法万相皆依它而有。好好观照,这个法很难讲。它不现一相,但万法是不是都它现的?这叫什么?现而不现,不现而现。过去、现在、未来,它始终保持这种如如不动之心。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6-8 10:37
  • 321

    主题

    460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452
    8#
    发表于 2017-4-24 16:12:54 | 只看该作者
    「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五蕴皆空」是不是讲「性色真空」啊?性受真空、性想真空、性水真空、性X真空;X是表无量法呀。真空,当下就是一个真空,就是一个真性。「五蕴皆空」当下就是「阿弥陀佛」;真空就是「阿」,「五蕴」就是「弥陀」。「五蕴皆空」当下就是「如是我闻」;「空」就是「如」,「五蕴」就是「是」,「五蕴皆空」当下就是「如来」;「五蕴」就是「来」,「空」就是「如」。照见五蕴皆空,你就是「如来」;你不懂得五蕴真空,你是什么?啊?你是「如来藏cáng」。
    真正读懂《法华经》《楞严经》,你会感到一切经典都是无聊,连《法华经》《楞严经》都是无聊。讲来讲去就这一句话,这是真的。没有明白这个道理,你读十部经、一百部经就感到趾高气扬——我读了三藏十二部经——有这种念头的人都是些佛呆子,一句经都不懂52。你把经读懂了以后,什么经都不想读。换句话来讲,你讲的一切话、做的一切事都是经。泥巴经、瓦块经、风经、雨经、大米经、白面经、戒指经、耳环经,哪一本经不是《心经》?不是「如来藏」啊?!万法皆是平等。随便拿出个泥巴块来:「哎呀,这个茶杯、这个如来藏真好啊」,你这叫把经读懂了。诸佛出世就是来解放思想,破除迷信。越是真理越简单。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1 15:16
  • 0

    主题

    5597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14
    9#
    发表于 2017-4-24 16:13: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向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6-8 10:37
  • 321

    主题

    460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452
    10#
    发表于 2017-4-24 16:14:44 | 只看该作者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话非同小可!几乎所有的修行人都会背诵《心经》,其中,这四句是个口头禅。这四句话就是讲「如是我闻」;就是讲「阿弥陀佛」;就是讲「性相一如、理事不二」;就是讲三个「如来藏」。那么就这四句话,我们对照到通常讲的藏、通、别、圆这个四教门来作一个比较。
    藏教菩萨从有门而入,执事昧理,执相昧性——他只见色,不见空。这个色,注意,概述为一切的万法,包括后面的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是不是有动相啊?有分别相、思维相都可以概括。这里的空,是指「空如来藏」,是阿弥陀佛的「阿」,是我们的真心本性——不可以把它说为虚空,虚空是色法。藏教菩萨执着念佛、拜佛、行善、断恶,在有形有相的万法上执着。修得好能得人天福报,修得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好,他也能超越六道轮回,但是不能明心见性66。
    通教菩萨是离色见空性,他是执性昧相,执理昧事。他只是执着一个「阿」,他要破「弥陀」,连藏教菩萨修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等一切的善法他都要统统破除,他是灭相见性。但是通教比藏教有进步,藏教菩萨连空都不懂,压根没有空的概念。
    那么到了别教呢,他虽然也承认空,也承认色,他是从「亦空亦有」二门而入,有次第性:在空才能见到空,在色才能体会到色。弥勒菩萨在《楞严经》讲: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他强调另外有个识性造就出无量的佛来,但是没有讲:无量的佛就是一尊佛,无量的佛没有哪一尊佛不是哪一尊佛。他没有讲识性即是无量佛,所以带有次第性。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