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看楞严经卷四怎么讲的: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㬋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
再看看楞严经卷七怎么讲的: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
楞严经上下文说得明明白白:摩登伽女证果是因为佛讲了法,使她悟宿因、闻熏闻修,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成阿罗汉。神咒之力只能销其爱欲,冥资在这里只能翻作证果的助缘。
所以,“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按圆瑛法师的这个翻译,与楞严经前后文逻辑上有矛盾。1、前面就讲了摩登伽这种人证果都很容易,何况这些己证果的在会声闻,其志向难道就是除习气这么大?难道只是志求除习气很容易吗?既是这样,又何必把摩登伽的例子拿来做铺垫?2、求最上乘就是上求成佛之道,决定成佛四个字圆瑛法师隐去没翻,因为他知道靠楞严咒是不可能决定成佛的,楞严咒除习气还是有作用,但是除习气与决定成佛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吗?所以圆瑛法师才会隐去四个字不翻。
但是“决定成佛”这么重要的四个字怎么可能是个摆设呢?
结合楞严经前后文,决定成佛之所以容易,靠的就是卷四说的“不如一日修无漏业”(因为摩登伽只是一念熏修无漏业就证三果)。而楞严经前四卷就是在讲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无漏业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