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梦令》 唐 如来使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29 21:13
  • 239

    主题

    241

    帖子

    670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23:38: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梦令》

    唐  如来使

    佛手唯傍香橼,无量九界游子。
    慈母但念小儿,屡惊三更梦起。
    居士,居士。莫忘昔年弘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042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推荐
    发表于 2017-3-3 07:06:43 | 只看该作者
    《破楞严三关》• 印广法师著

    隋朝智者大师高徒灌顶又号慈云,问难楞严三关,流传千年,今当破之 。


    【第一关】谓真精妙元性净明心,不知如何注释?
    真不可见,直以智知。舒拳为掌,见掌为妄,悟拳为真。
    精彻源底,回光即达。灯光为陀,灯键为弥,灯电为阿。
    妙融三藏,万法一体。如人在梦,梦境万千,实系梦人,心现识变。梦中之人,空如来藏,梦中之境,不空藏也。梦人即境,空即不空。梦境即人,不空即空。大光明藏,谁之是谁 ?谁又非谁?
    元则本然,法尔如是。凡夫成佛,不从修得。不修不得,即悟即得。
    性即真。
    净即精。
    明即妙。
    心即元。
    用词不同,其义是一。

    【第二关】谓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为是何义?
    三者三世,过现未来。
    四者四方,空间总言。每世四方,每方三世,是为宛转。
    十者纵横,纵贯三世,横遍沙界。
    二者不二,真妄相即,即一即二。
    流变在心,智慧妙用。
    三叠在相,法报化身。
    一十百千,说尽万法,无非一心 ,无非三叠。

    【第三关】谓二十五门,佛无优劣,文殊何独,只取观音?
    佛已归元,故无优劣。文殊前提,正是归元,悟后进修,方便多门。是以二说,异口同音。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板凳
    发表于 2017-3-3 08:30: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尔时,佛告上行等菩萨大众: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  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  是故汝等于如来灭后,应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林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诸佛于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于此,转于法轮,诸佛于此,而般涅槃。 ——《大乘妙法莲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8:41
  • 0

    主题

    7630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603
    地板
    发表于 2017-3-3 15:30: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楞严经》开权显实、彻法源底。《法华经》《楞严经》形式上是两部,实质是一部。《法华经》高度概括《楞严经》,《楞严经》详细解释《法华经》。从哲学与科学的角度,开示宇宙人生、天地万法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四大假合;既然都是四大假合,为什么表现形式森罗万相?——非同非异;什么原因导致“非同非异”?——随心应量;“四大”究竟从何而来?——心现识变;谁的心所变现?——既是你心、也是我心、也是他心;大家的心是什么关系?一切万法是什么关系?——千佛一如,万法一念,一心三藏。把这个道理搞明白,即为明心见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1 15:16
  • 0

    主题

    5597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14
    5#
    发表于 2017-3-3 19:23: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皈依大乘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5-1 10:20
  • 430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320
    6#
    发表于 2017-3-3 22:23: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7#
    发表于 2017-3-6 17:08: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所谓“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  识者,即报身功德——智慧妙用,机谋权变,出神入化。  心者,即法身功德——性具真如,天然本具,原来如此。  所变所现,即化身功德——人文万法,竖穷三世,量周沙界。  既说为变,岂可唯一?十法界中,云吞雾绕,天堂地狱,同分别业,唯各自招。所谓“无分别不妨分别也”。  既说为现,岂可不一?如来藏中,谁不是谁?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唯是一念。所谓“分别不妨无分别也”。  既说变现,则生何曾生?死何曾死?父何曾父?子何曾子?人何曾人?鬼何曾鬼?佛菩诸圣,六道正依,又何尝异?  彻法源底,了义终此。情无情界,天地万法,无非一真之人一心变现而已!纵讲第二义谛,无量劫中,一切众生,都曾多生多世互为父母儿女至亲骨肉啊!  众生迷不自知,妄自执着,互不认亲,反相计较,乃至相害,故有轮转,枉受苦报!如人在梦,梦境万千,梦中人事,岂关他人,何关别事,无非梦人,一念变现!诸佛出世,良苦用心,无非劝导,迷蒙等辈,醒梦归真!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8#
    发表于 2017-3-6 17:08: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无始以来,每一个众生都是原始佛,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只因动了一念,有了一念生相无明。随之生相无明的后面就有了业相无明。生相无明是从因上讲,业相无明是从果上讲,其实生相无明就是业相无明。生相无明是离我们真心本来面目最近。 真心本来面目因有这一念而出来亮相,随这一念无明妄想变现出十法界无量的森罗万象与千变万化各种境界。因为我们是初次亮相,没有经验,不知道能变与所变都是我们自己,不知道向内看,只知道对着外面的境界执着与用心,自己就在自己变现的十法界里与自己捉迷藏做游戏。时间长了,养成了习气,忘了回家的路,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再回到自己的真心本来面目。从此如来变成了如来藏(cang),如同自己的眼睛永远也看不到自己的眼睛,除非有人在旁边告诉你。所以我们自己不认识我们自己是谁,更不知道自己变现的一切万法就是自己,因此诸佛出世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一点,让你知道你是谁?你从哪来?万法是谁?你与十法界与众生的关系。而讲出这个道理的就是成佛的《法华经》与开悟的《楞严经》。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一念信解,蒙佛授记!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9#
    发表于 2017-3-6 17:09: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佛法:不是善,不是恶,是真实!是真相!!真相是什么?您本来是佛,不从修得,本来就是!万法皆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您明白了一心三藏,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即已脱离六道轮回!即已成为“分真即佛”!如是我闻---您“闻”了没有? 知妄即真,会相归性。生灭由心显,无住无不住!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0#
    发表于 2017-3-6 17:09: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心三藏】的法理是《法华》《楞严》的精华!真正明得此理,即是明心见性的菩萨!然后再悟后起修,可疾速成佛!正所谓文殊菩萨所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归元】就是成佛。性就是明心见性。也就是说,我们要成佛,必须从【悟门而入】!所以我们听经闻法非常重要!然后再广修六度万行,速成就佛道!阿弥陀佛! 《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释迦牟尼佛称之为“诸经之王”!所以我们要选择“真中真”,“王中王”的最究竟了义大法是关键前提!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