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3|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理解“蠲除诸法戏论如粪”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21 09:13
  • 18

    主题

    22

    帖子

    388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38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5 14:3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两种观点大家比较一下哪个是对的(只是探讨法理,不诽谤任何人)。
    法华经原文:“蠲除诸法戏论如粪”,憨山大师的《通义》云:蠲除诸法戏论如粪就是除烦恼之粪。
    1、宣化上人和广东尼众佛学院教授释智觉:蠲除诸法戏论如粪就是除烦恼之粪、诸小法之粪。
    2、有人讲:这是说其他诸经都是粪。只有明白了法华经,其他一切经都是法华经,世界的一切都是法华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260

    帖子

    24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57
    沙发
    发表于 2017-2-26 10:44:11 | 只看该作者
    当佛说、菩萨说、祖师说、教授说、有人说,都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选择谁呢???

    恭喜你,答对了,加10分!
    一切依佛的真实说、一切依佛的究竟说、一切依佛的圆满说!!!只要是如是说,就是从狗嘴里吐出来,也是佛陀真理,我们也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1 22:54
  • 89

    主题

    6216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6509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论坛元老宣传达人最佳新人

    板凳
    发表于 2017-3-29 06:32:46 | 只看该作者
    楞严经就是这样先立后破的,先比喻是粪,当你明白了为什么的时候,这个粪当下就是宝。
    如是我闻   万法皆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4-5 11:37
  • 13

    主题

    54

    帖子

    705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705
    地板
    发表于 2017-4-5 11:58:33 | 只看该作者
    这句话是法华经上佛的弟子们讲的比喻。意思是要回小向大,不要满足二乘(辟支佛)三乘(阿罗汉)的果位,这些都是佛的化城、只是羊车、鹿车,要达到佛乘才是圆满。
  • TA的每日心情
    大哭
    2018-2-19 12:43
  • 23

    主题

    9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25
    5#
    发表于 2017-4-5 12:14:18 | 只看该作者
    祖师不能代表释迦牟尼佛佛
    看看佛在【法华经】【楞严经】如何说,一目了然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主题

    636

    帖子

    6091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6091
    6#
    发表于 2017-4-5 15:32:06 | 只看该作者
    佛先讲了阿含啊般若啊方等啊。。。。,最后又说究竟了意法,最终目的是引导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佛讲法的方法示范给后人看,弘法有两个主导思想,一是契理,不能偏,二是契机,随众生根机而施教。因为凡夫心带着遍计所执,最易落入边见,讲法稍不圆满就引发问题出现,比如,我阅读论坛的法华动态还有其他专栏,发现,分真即佛这个说法一讲,天津有个人竟然说自己是佛再来地,法师不断更正弟子的理解错误,所以弘法之不易呀,
    汉传佛教重视大乘,古时候就有不接地气的现象,满口空啊体啊性啊,口头禅啊,用起来完蛋了,只会说,不能够落实于心行。所以,方便法也很重要,是基石,比如四谛法门深熟以后,对理解空性是很有帮助的,佛一生说法都围绕着四谛而展开。中观和唯识的思想都没离开阿含,看唯识宗的那几部大论就晓得基础对于一般根性的大众有多重要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主题

    44

    帖子

    665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
    7#
    发表于 2017-4-14 17:44:02 | 只看该作者
    憨山大师的《通义》和宣化上人和广东尼众佛学院教授释智觉解释的是正确的。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1-22 18:21
  • 293

    主题

    6790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9627

    论坛元老灌水之王推广达人

    8#
    发表于 2017-4-15 07:47:30 | 只看该作者
    闻荷 发表于 2017-4-14 17:44
    憨山大师的《通义》和宣化上人和广东尼众佛学院教授释智觉解释的是正确的。

    佛陀讲法分五个时期,法华和楞严是佛陀临终遗嘱。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1-22 18:21
  • 293

    主题

    6790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9627

    论坛元老灌水之王推广达人

    9#
    发表于 2017-4-15 07:49:44 | 只看该作者
    佛法与世间法一样,与时并进,不能只停留在某一时段。否则只会停滞不前!
  • TA的每日心情
    大哭
    2018-2-19 12:43
  • 23

    主题

    9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25
    10#
    发表于 2017-4-15 09:58:00 | 只看该作者
    所有经书,都是’‘船’‘
    上岸,就应该弃船,难不成还要’‘抱船行路’‘嘛
    何必争来争去呢
    法华楞严,是大船,度海无恙
    有些经典,是小船,难度汪洋
    争论的过程中,仔细研究法理,做出正确选择,提高才是关键,修行的目地,不就是圆满回家嘛
    圆满回家,万事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