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证悟? 哲学家:佛教的真正核心是什么? 僧侣: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定义佛教,就是首先把它视为一条道路。这个道路的目标就是要达成我们所谓的“完美”:究竟知识、证悟,这就是佛的境界。 哲学家:在达到完美的那一刹那,我们会消失吗? 僧侣:干嘛消失?正好相反,达成证悟,佛陀便开展庞大的助人行动,教导他人,指引他们。就像是导游,引领他人走向佛陀自己走过的路。唯一会消失,并且是完全消失的,就是无知。 相信一个自我的存在,是无知最主要的表现。成佛的意义是对事物究竟本质的觉知,不是一种重新建立,而是一种发现。 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众生都有佛性。 一般众生的佛性被埋在众多障碍之下,这些负面心理因素是因为执着于实质存在的自我及现象。“道路”就在于要化解掉所有掩盖真正本性的东西,让我们能够看到它真正的面貌。 哲学家:这令我想起柏拉图对于回忆的理论。对苏格拉底而言,学习是一种回忆我们所遗忘的事物的过程。 僧侣:证悟的目的不是要离开这个世界,而是不再被它奴役。世界本身并不是坏的,只是我们觉知它的方式错了。 所谓“娑婆世界”就是“存在世界的恶性循环”,是由无知所撑起的,是一个痛苦、散乱以及混淆的世界。整体而言,这个现象世界无始无终,但是生命有潜力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通过净化自己意识河流的方式达到证悟,从此从轮回循环中解脱出来。 换句话讲,我们可以终止痛苦的原因——相信自我为实存的无知。达到佛的境界者不处在“娑婆世界”和“涅槃”这两者之中。因为他已经从无知中解脱出来,不被业带入轮回;他也不停留在涅槃的平静中,因为他对仍在受苦的众生升起了无限的慈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