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51|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 埙》 唐 如来使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29 21:13
  • 239

    主题

    241

    帖子

    670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09:42: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听 埙》

    唐  如来使

    半生繁华半世僧,
    人间再无李叔同。
    埙音呜咽诉殇情,
    一曲绕梁七日存。
    世间唯知佛法空,
    岂识常住妙明心。
    竹林七贤今若在,
    应笑世人痴于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35

    帖子

    18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16
    沙发
    发表于 2017-2-16 09:49: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1 22:54
  • 89

    主题

    6216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6509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论坛元老宣传达人最佳新人

    板凳
    发表于 2017-2-18 22:22:54 | 只看该作者
    自古以来,人们说为‘石破天惊说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讲到《楞严经》,可以讲是‘动天地泣鬼神’,听到《楞严经》以后,使人大开圆解,原来如此。
    如是我闻   万法皆成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地板
    发表于 2017-2-18 23:04: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你一念信解『如来藏』道理,天大的罪过给你一笔勾销!《楞严经》倒数第二页是不是这么讲的?!”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楞严经最后佛开示一个造下五逆十恶重罪的人,地狱景象马上现前,非常的危险,刀山火油锅马上就要出现,马上这人就要受至极之苦。有佛子为它开示如来藏心地法门,他一念明白了天地万法原来都是一人一念变现的啊,一切众生与我是同一个本体啊。  当下化地狱为佛土。因为心量扩大了,能够带业往生。弘忍大师有句话讲,叫做“一灯能灭千年暗,一智能除万年愚”比如房间漆黑一片,那一灯一下子打开,房间全部光亮了。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5#
    发表于 2017-2-18 23:04: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说: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佛说:每一滴水都是海。人因有自我,便产生了痛苦!由自我的观点产生了过去、未来,产生了好、坏、顺、逆,人一直活在企盼与欲望中。当小我消失变成无我时,那滴海水即溶入了海洋而得到了自在。佛说: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佛说: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6#
    发表于 2017-2-18 23:04: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处结祥云]一个真正明白道理的人,他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事情上, 他没有任何理由,生任何烦恼,他只有理由,只有权宜快乐、自在、祥和、包容,是不是?走到哪里,人家, 噢, 这是个菩萨, 这是个菩萨。你不能给人家 呀,我们惹不起,我们躲的起啊,是不是。走到哪里都要有亲和力,都要给人以智慧感,安全感,和平感,你才叫菩萨,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学会圆满自己,如来家业需要我们这样,叫随处结祥云,你不要随处在造矛盾、造纠纷。      ——印广门清法师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7#
    发表于 2017-2-18 23:05: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终不以小乘、 济度于众生。 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 我则堕悭贪, 此事为不可。''       佛都怕不传法华经堕悭贪果报,为什么我们不怕?为什么要把成佛的法华抛掷脑后呢?       勇于承担,如来家业,正法久住,十方圆明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8#
    发表于 2017-2-19 05:59: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同样一个人相,来历千差万别,大体说来有四种:一者,过去世是人,今生今世保本又得人身,这一类的人比较少。一般来讲比较安分守己,没有大的特殊才能;也不会太愚痴,太野蛮。二者,从三恶道而来,这一类的人为数较多,但是五花八门。有的比较愚痴,有的比较凶暴等等。三者,从二十八层天下凡。这一类的人为数也不少。一般长相比较庄严,为人平和,讲道理。四者,那就从佛土来的菩萨。他比较有智慧,到哪里都有一种号召力、摄受力。在座的同修属于哪一类,大家听了《法华经》以后你自己去对号入座,你自己就知道你是从何而来,来干什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9#
    发表于 2017-2-19 06:00: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依文殊言,“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归元,成佛之义。要成佛,除明心见性,别无他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0#
    发表于 2017-2-19 06:00: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莲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