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0|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要小看自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6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13 14:52: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要小看自己原创 2017-02-12 如瑞法师 如瑞法师法语
看到有这么多的居士来五台山拜文殊菩萨,我觉得对来的人来讲,更有特别的意义。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示现的道场,大家都知道文殊菩萨是妙智慧、妙吉祥的意思。
我们想要获得真正的吉祥幸福,需要妙上的智慧。妙上的智慧,要说起来很深,但用起来特别容易。有了妙上智慧,我们就会相信因缘果报,相信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了解注重到我们的用心。所以文殊菩萨说:善用其心,就可以获得一切殊胜微妙的功德。
我们在家的居士要好好地思惟,也要反省检点自己在生活当中,有没有用文殊菩萨的智慧——善用其心,来体验到生活需要智慧,有了智慧才会真正地生活。
我们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告诉我们,有了智慧要学会从我做起。从我做起,就会影响到一个家庭。家庭和睦了,就像一个国家,家和万事兴,这个国家就会安定。国家安定了,对于世界和平就会有贡献。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说,天下太平了,我们的国家就会好,因为可以远离战争;国家安定了,我们的家庭就会好;家庭好,我们个人就会好。
所以,有了智慧就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和家庭的关系,和国家的关系,和世界的关系。不要认为我只是这么一个人,我好又有什么用呢!你好,就会影响到你的家庭,你好了才能够在这个家庭当中起好的作用。
那怎样来学好?我们可以学会仁义礼智信,让我们在为人处世当中恪守做君子的本分。但佛法的智慧告诉我们,这个还远远不够。“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格真正的健全,修身必须要能够修心。虽然知道了仁义礼智信,但怎样能够去恪守,做得好?这就要从心里面明白相信因缘果报的道理,自己必须学会对自己负责。

对自己起的每一个心念负责,每说的一句话负责,每一个行为负责。因为如是的因,它会感召如是的果。所以,因缘果报是我们首先要能够了解的。了解了因缘果报,让我们生起来敬畏的心,坏事不能干,好事积极地去做。最后归到我们的心里面,要来净化我们的这颗心。
所以佛说了四句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看上去很简单,一切的恶不要做,一切的善都要修,清净自己的心,这就是佛教。不单单释迦牟尼佛这样说,过去的佛、未来的佛都会这样说,因此“是诸佛教”。佛道是通的,因此我们要学佛,做起来也就这么简单:凡恶不要去做,凡善都要好好地去修。
但我们作为凡夫,有着贪嗔痴的烦恼,控制不了就会驱动我们的身口行为去犯过,语言上打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免不了。因此,佛法的智慧让我们来认识因缘果报的道理,慢慢从开拓我们的慈悲胸怀开始,慢慢跳出执着于自我的圈子。不要认为自己一切都对,我们站得越高,才能望得越远。我们胸怀天下才有天下,胸怀国家才有国家,胸怀所有的六亲眷属,那我们心里才有他们。因此,心有多大,我们就能包容多大。
王阳明说过这么四句话:“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这四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用一双智慧的眼来看待这个世界,来看待这个人生,就可以让我们的境界提高。如果你离山很近,你就会觉得山很高。而天空的月亮离我们远,你就觉得月小,就会认为山高月小的。如果我们的眼像天那么大,那就会有新的看法。你所见到的,山也高,月也大的。
所以,我们要拓宽我们的视野,开拓我们的胸怀,要胸怀天下为苍生奔走。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我们知道了自己和世界是有关系的,不因为我小而脱离开这个世界,也不因为世界大不会在乎我。因此我们每个人来到五台山,得到文殊菩萨的智慧,都要能够从自我开始做起。让我们来五台山,在文殊菩萨座下发一个断恶、修善、利益众生的愿。
回到家里去,怎样把自身做好?修身,就是要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心念。慢慢我们的行为能远离杀生、偷盗、邪淫,我们的语言能远离妄语、恶口、两舌、绮语,那我们的心念就很容易善起来。如果我们能转恶念成善念,时时用善念来看待这个世界、国家、家庭,我们就会做到:爱我们的家,就要关心我们的国家;关心我们的国家,就希望世界能够和平。
因此,我们每个人看上去好像只是这么一点,这么小小的一个人,但能够注重从我做起的时候,也就是说人人都能从自我开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时候,我们的家庭会和睦的,国家也会安定的,那世界也会太平的。
因此,众志成城,不要小看我们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很大的潜在的能量。这就是佛告诉我们的: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我们从性体上不比佛少什么,从性体上佛也不比我们多什么。只是作为凡夫,如果我们不懂得用佛法来拨正思想,那我们的思想会杂乱无章的。我们人有情绪,如果不用智慧管理好情绪,一个情绪失控的人会很糟糕的。
因此,佛法的智慧从管理我们的心开始,落实在生活当中,就是要管理好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如果我们学会用智慧来管理好自己,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一定能好。当然,在家庭当中,自己好了也会影响家里所有的人。因此,有智慧可以让我们的家庭和睦;有智慧,我们好像是没有直接地给国家和世界做贡献,实际已经在做贡献,因为我们天天用智慧管理好自己的身口意,不去造作恶法,那么世界上就都是修行善法的人。
希望我们每个人来到五台山不会空手而回,能带回文殊菩萨的智慧。让我们真正地能够知道,智慧可以给我们带来吉祥、安乐、自在。希望我们人人都学佛,人人都快乐自在。阿弥陀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042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17-2-13 18:22:13 | 只看该作者
    对自己起的每一个心念负责,每说的一句话负责,每一个行为负责。因为如是的因,它会感召如是的果。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板凳
    发表于 2017-2-13 18:28: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此为:性觉真空,性空真觉。 十如是,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修行人不可不彻悟,否则便会误入性生万法,法由性生之第二义谛二乘涅槃果。不觉如来藏中,清净本然,错悟电生光明,光明因电生,电灭便明灭。诸如凡夫妄执日月灯为明,即声闻。若闻明即本觉,本觉妙明,性觉明妙,悟得本明,心明眼亮,即如是我闻,佛世尊! 诸法无我空无自性,一定参透,如虚空无所有性,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方能觉彻性觉真空,性空真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3 09:36
  • 0

    主题

    166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467
    地板
    发表于 2017-2-13 18:56:39 | 只看该作者
    王阳明说过这么四句话:“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5#
    发表于 2017-2-13 19:44: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若是碰上对方咄咄逼人的时候,自己退一步反而比相互争斗更具有力量,正如星云大师所说:“在遇到波澜的时候,唯有用豁达的胸襟面对,才能让生活充满朝气。”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6#
    发表于 2017-2-13 19:45: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星云大师所说:在遇到波澜的时候,唯有用豁达的胸襟面对,才能让生活充满朝气。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7#
    发表于 2017-2-13 19:45: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此为:性觉真空,性空真觉。 十如是,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修行人不可不彻悟,否则便会误入性生万法,法由性生之第二义谛二乘涅槃果。不觉如来藏中,清净本然,错悟电生光明,光明因电生,电灭便明灭。诸如凡夫妄执日月灯为明,即声闻。若闻明即本觉,本觉妙明,性觉明妙,悟得本明,心明眼亮,即如是我闻,佛世尊! 诸法无我空无自性,一定参透,如虚空无所有性,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方能觉彻性觉真空,性空真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8#
    发表于 2017-2-13 19:46: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话不说满,事不做绝,预留余地,才有回转的空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9#
    发表于 2017-2-13 19:46: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若是碰上对方咄咄逼人的时候,自己退一步反而比相互争斗更具有力量,正如星云大师所说:“在遇到波澜的时候,唯有用豁达的胸襟面对,才能让生活充满朝气。”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5-23 08:03
  • 7

    主题

    320

    帖子

    753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31
    QQ
    10#
    发表于 2017-2-13 19:46:51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