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身出家,心未出家
根据律藏记载,有一出家比丘,在其母传宗接代的要求下,和未过门的妻子行淫,被同行比丘揭发出来,由此,佛陀制定了第一戒,戒淫
二 身在家,心出家
大迦叶尊者,生于王舍城近郊的婆罗门家庭,年轻时即志气清高。年长,父母强为他娶亲;然而为了修道,他与如花似玉的妻子妙贤相待如道友,度过了十二年的梵行。
出家不出家,在心不在身
学佛的人,不管外在的条件如何,只要能依循佛陀的教诲,止恶行善,布施、持戒、禅定,身虽未出家,然,心已出家,已是佛弟子;反之,身虽出家,心未出家,行种种不善之法,虽披袈裟,仍不是佛子
维摩诘所说经卷上
弟子品第三
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
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菩提心
菩提菩提,自度度他,拔一切之苦,度一切众生
什么是真实的出家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四
厌舍品第三
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汝今在家有大福德,众宝璎珞无不充足,男女眷属安隐快乐,成就正见不谤三宝,以孝养心恭敬尊亲,起大慈悲给施孤独,乃至蝼蚁尚不加害,忍辱为衣,慈悲为室,尊敬有德心无憍慢,怜愍一切犹如赤子,不贪财利常修喜舍,供养三宝心无厌足,为法舍身而无吝惜。如是白衣虽不出家,已具无量无边功德。汝于来世万行圆满,超过三界证大菩提。汝所修心即真沙门,亦婆罗门,是真比丘,是真出家。如是之人,此则名为在家出家。’
世尊,或有一时于迦兰陀竹林精舍,为其恶性六群比丘说教诫法,而告之言:‘汝等比丘,谛听!谛听!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渡生死河,戒为船筏。若人出家不护禁戒,贪著世乐毁佛戒宝,或失正见入邪见林,引无量人堕大深坑。如是比丘不名出家,非是沙门,非婆罗门。形似沙门,心常在家,如是沙门无远离行。
远离之行有其二种:一、身远离,二、心远离。身远离者,若人出家,身处空闲不染欲境,名身远离。若有出家,修清净心不染欲境,名心远离。身虽出家,心贪欲境,如是之人不名远离。若净信男及净信女,身居聚落发无上心,以大慈悲饶益一切,如是修行名真远离。
何为真出家?
出家是出的三界六道、五蕴六尘的家,目的是上契佛道,下化众生。是故学佛、学习法华楞严大乘了义法,听经闻法而明心见性为真出家,而不是简单的说是你离开家庭,剃头、换衣、住寺庙、受供养就叫做出家。如果不是这个出三界家的初心,那你千万别出家了,免得造业下地狱。
有道是
施主一粒米,
大如须弥山。
今生不了道,
披毛戴角还。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