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我们把真心本来面目说为「如」和「是」,说为「性」和「相」,是为了方便理解; [打印本页]

作者: 无量古今当下念    时间: 2017-1-14 16:41
标题: 我们把真心本来面目说为「如」和「是」,说为「性」和「相」,是为了方便理解;
2.我们把真心本来面目说为「如」和「是」,说为「性」和「相」,是为了方便理解;而这个「性」和「相」呢,不是说合在一起才是「一」、才是「我」——这个性当下就是相,相当下就是性。你讲它是一嘛,它有性和相这两种概念;你讲它是二吧,它当下就是一。「闻」就是见道了。「如是我」这是一个本体,不管你闻也好,不闻也罢,都是一个「如是我」。下面我们再通过打比方来观照这个道理。什么叫「如是我闻」?
比如,我在这里讲「歇即菩提」四个字,讲出来的话,在空气中有振动,这是不是有声音相啊?那么「歇即菩提」,当讲出来以后,眼睛是不是能看到﹙银幕上现出这些字﹚?这是文字相。

作者: 一心三藏-yxsz    时间: 2017-1-23 16:35
听经闻法太重要太重要了,文殊菩萨讲:“娑婆世界众生的耳根最利”,所以在《楞严经》专门为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选择了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让我们从闻思修下手,我们在听经闻法的的时侯,就是即闻即思即修,即信即解,即行即证,所以我们要无比的珍惜听经闻法的机会,对自己的法身慧命负责,自利利他!
作者: wx_c6THtGvt    时间: 2017-1-23 17:40
阿弥陀佛。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1-23 17:49
能够受持《法华经》的人,已在十万亿佛法中积累了道行。根据自己能不能受持《法华经》的法理法义,你可以检验自己的境界。最关键、最要命的问题是,《法华经》《楞严经》处处讲听经闻法,当下了生死成佛。最要害的问题往往最明显,连解释都不要解释,你一看就懂。可是往往许多人他一看不懂,十看不懂,怎么看都不懂,怎么劝他都不信。这种人就是过去世中他没有种下善根。佛在《法华经》《楞严经》这经王所讲之法你都不相信,你白修了。但有些人一听就能信解。
作者: 妙法莲华王    时间: 2017-1-23 18:02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7-1-23 21:35
一心三藏,彻法源底,宇宙人生本来面目。 空如来藏,无形无相,客观存在,不生不灭。 不空如来藏,有形有相,千千万万,生生灭灭。 空不空如来藏,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空的当下就是有,有的当下就是空,遇空说有,遇有说空。随缘遇空现空但非空,随缘遇有现有非有。归空时空未灭,现有时有未生。当下什么都不是也什么都是。是佛非佛,是人非人,是狗非狗,是风非风,万法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我的一心三藏即是你的一心三藏,你的一心三藏即是他的一心三藏。一切有情无情都共一个一心三藏,就是共一念。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2-26 10:00
微妙广大:佛证金身法身,大至佛土、小至微尘,有情无情一切万法无非诸佛法身真常,这是『微妙广大』,这是从本体而言。那我们这个本体它所包容的智慧德能,又是『微妙广大』。我们一念心显现出三个『如来藏』、显现出十方法界,这三个『如来藏』没有哪一个『如来藏』不具足十方法界一切万法。这十方法界一切万法,当下具足三个『如来藏』。如果讲三个『如来藏』把它从纵向上来分析,从空、从有、从不空不有,好像它的显现有先后次第,叫「纵」;如果把十方法界从横向上来观照,它存遍于东南西北上下十方,好像并列存在于一时,把它叫作「横」。那么我们再看这个之间的关系。你讲它是『三藏』、讲它是「纵」啊,「横」啊,它自身来讲每一个『如来藏』当下就是其它三个『如来藏』。       比如说刚才讲『如来藏』,这是不是有形有相的不空如来藏啊?那么这个不空如来藏,是由空如来藏显现出来,好像是不是一个过程呐?其实,不空如来藏当下是不是空如来藏啊?那么当我讲如来藏显现出这个不空如来藏的时候,通过回光返照到它当下即是空如来藏,与这个十方法界的那个空如来藏,是一还是二啊?是一。那么当下是不是十方法界一切的万法呀?所以我这个不空如来藏当下就是三个如来藏,当下就是十方法界。你不能讲它是纵还是横,可是纵和横又是我们所刻骨铭心感受到的,好好悟这个法。三藏十法界当下是一念,当下还又是三藏十法界。这个法妙不妙啊?这就叫『微妙广大』。你观照到没有?       这就开我们的智慧。过去所有的颠倒的心态、邪知邪见,包括我们因此而造成的一切的罪过,我告诉你,当下消除。要感恩『如来藏』心地法门,它帮我们消罪业。无量劫的罪过就是因为一念智慧,全部消除。这就叫「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作者: 高大珍    时间: 2017-2-26 10:29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7-2-26 18:13
只有明心见性,才能成佛。  学习楞严经我们知道,尽虚空,遍法界只有一尊佛。万法都是当人,当下一念心的变现。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是一心三藏。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阿是空如来藏。是法身佛。陀是不空如来藏。是化身佛。弥是空不空如来藏。是报身佛。佛是一心。阿弥陀佛就是一心三藏。就是法,报,化,一身的阿弥陀佛。非空非有的当下即空即有。随缘现空现有。是离一切相的当下,即一切法。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万法是一个本体,万相是心的妙用。我们眼见拳,心见掌。叫明心。在性见相。我们眼见掌,心见拳。叫见性。在相见性。我们是心见,见不见之所见是真见。一见一切见,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知道以上这些道理,就是圆顿大法的明心见性。明心见性的当下即已往生。万法是我本性。心量一下扩大了。小我已融入大我,大我才是我。我与整个法界融为一体。虚空大的心,带拳头大的业,轻举也。这叫带业往生。明理的当下,就活着往生,不是死后去往生。万法都是我,无处不道场,无处不极乐。再悟后进修,去毛病,改习气。要无私无我。处处为人。随缘做事,活在当下。以无分别心成就自己。用分别法,教化众生。度众生,无度相。在相见性,当体即空,在尘不染。要实相念佛。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观照,万法都是我,都是佛。心常清静。一心不乱。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当生成圆满大佛。
作者: 一月光    时间: 2017-2-26 18:21
佛言:“不讲第一义谛法,非佛弟子”。第一义缔,就是《法华经》《楞严经》,就是如来藏的道理,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如是我闻”,就是“一心三藏”。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7-2-27 08:53
南无观世音菩萨
作者: 如意果    时间: 2017-2-27 08:54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ngjue    时间: 2017-2-27 09:05
大乘妙法莲华经讲解:《于诸世间;》一切世间出世间。为无有上;没有哪一个能与《法华经》《楞严经》相比。佛所悦可:是一切诸佛所认可。前面讲《三世诸佛守护之藏》,三世诸佛就是守护,看住一个《妙法莲华经》,记好。一切众生,所应称赞;万法没有办法不称叹,因为万法都是一个《一心三藏》,都是一朵《妙莲华》。供养礼拜:你没有办法不供养。所以《无量亿千诸力解脱,禅定智慧》,统统包含其中,一即无量,无量即一。其它分别法,你修一就是一,修二就是二:唯有《法华经》《楞严经》是全性起修。因为你明白了一切万法都是《我》,以这样的心来行一切法,就是对一切法的加持。归纳为无分别不妨分别,分别不妨无分别。圆顿教,一粒微尘,一根草絲,无非一真法界;没有哪一法不是《阿弥陀佛》;而所有的阿弥陀佛,就是一个阿弥陀佛。所有的法都是一个法,都是一个念。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我们好好观照做梦的道理。《得如是乘,令诸子等,日夜劫数,就是从现在开始无量无量的劫数。常得游戏,就是得到了自在。藕益大师有解;<见道如日,无明尚在如夜。虽未尽恶,不落三恶。>恩师讲;见道之人最低保障线不落三恶道,就是参照藕益大师的说法。如果按法华经的讲法,那就是阿维越致,七地以上的菩萨。《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乘,直至道场;》《直至道场》就是《楞严经》讲的,一直到成佛没有委曲相,也就是见道之人最低保证线不落三恶道。然后呢,通过修证一直到成佛,中间不会退转。法华经是最快,最稳的成佛法门。学习法华经,楞严经我们知道,我什么都是的当下我什么也不是。真空妙有,真真如性。就是一心三藏。就是阿弥陀佛。万法一念,一念万法。一切相是佛。在性见相,在相见性,一切一切见。哪一样都是我,因为本来就是真真如。妙有就是真空,真空就是妙有。法法皆心,无心不相。成佛心去成佛,自性本定,首楞严大定。法华经是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如来使有佛做靠山。我为什么诚实守信,为什么信念坚真,为什么要兑现诺言。因为我说过,我将来有时间去哪个道场学习念一天一夜的念佛方法。去恭敬诸佛。还要在大众中宣传妙法莲华经,让阿弥陀佛们都学成佛最快的经。闻法开悟,法喜充满身。让大家明理,当下证果,活着往生。悟后进修,念虚空法界佛,个个当生成就。我的愿只有一个,我要生生世世来此娑婆世界弘扬法华经,楞严经。让所有的阿弥陀佛,听经闻法,入佛知佛见。即闻,即开,即悟,即入,即证。当下证果,成佛分真。悟后进修,成佛圆满。因为万法是我本性,万法就是我自己呀,恭敬心,慈悲心油然而生。我要像恩师父学习,二十多年默默奉献,为法献身呀!我要无私无我,为法界无量的阿弥陀佛早日闻法开悟,当生成就服务。此文摘录于上印下广门清恩师父讲记。感恩无量的阿弥陀佛。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作者: 妙妙闻心    时间: 2017-2-27 17:40
这个「性」和「相」呢,不是说合在一起才是「一」、才是「我」——这个性当下就是相,相当下就是性。你讲它是一嘛,它有性和相这两种概念;你讲它是二吧,它当下就是一。
作者: 妙妙闻心    时间: 2017-2-27 17:42
藕益大师有解;<见道如日,无明尚在如夜。虽未尽恶,不落三恶。>恩师讲;见道之人最低保障线不落三恶道,就是参照藕益大师的说法。如果按法华经的讲法,那就是阿维越致,七地以上的菩萨。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