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7|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前生今世夫妻的缘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13:1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生今世夫妻的缘份

    •   前生今世夫妻的缘份
        
        夫妻是緣,善緣恶緣,无緣不聚。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那夫妻的相遇又是前生怎样的缘分?
        
        自己有时会想不通,为什么有的人会感得一个好的伴侣。而有的夫妻,明明不再爱,却纠缠不休,人不是都有感情的吗?看看周围的夫妻,真正恩爱的实在是不多诶。难道感情也是可以勉强的吗?难道可以要求上天赐一个人来爱我么?自己一个很奇怪这个问题,所以,对于求夫求妻,或者对于今生注定有好伴侣,总是持有怀疑的态度。
        
        可有一天,看到一个故事。这故事讲得是,妻子照顾丈夫像母亲一样的细心呵护,是因为前世是丈夫的母亲;妻子像朋友一样照顾丈夫,前世是朋友……如此说来,这个就不难理解了。
        
        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此生能遇到贤夫惠妻,也不过是前世与他们结下的善缘。而今生遇上恶夫劣妻,也是因为自己前世欠的他们。似乎也可以理解一点,一个精进修善的人,他能遇得好姻缘,因为他在生生世世的修行中,与人总是广结善缘,那么报恩的人自然就多了,结发的妻子,可能就是他前世大力帮助的人,今生来报此恩德,自然就会对他照顾有加,而使家庭和睦了。真的都是自己种的因所感来的果报啊!
        
        如此说来,遇上不如意的伴侣,首先反省的真的应该是自己,自己若不是前世亏欠过人家,人家也不可能会记在心上,此生非得找你讨回这个公道不可。只是,在轮回中,忘记了自己曾经做下的过错,在遇到不顺的时候,仍然会把原因推到外界,不会想到自己身上,只是感觉自己的运气不好,想着如何来逃避,却不懂得去化解这个怨结。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
        
        记得有一个故事,是有一位家庭主妇,非常善良,可是,她却遇上一个很恶劣的丈夫,他的丈夫喜欢喝酒,每每喝酒回来总是要打她,她也很老实,没有责怪丈夫,只是感到自己命苦,可是,经常这样打,她的身体怎么受得了,就感到自己的命实在是太苦了,于是就有了轻生的念头。
        
        在我们看来,这是很悲惨的事,她并没有犯什么错,丈夫喝醉了就打她,实在是很不像话。要是有一些正义感的人,一定要站出来替她打抱不平了。后来,她很无奈,就要去自杀,也许也是她的善良,在途中,遇到了一位修行人,修行人喊住她,问她去哪,怎么回事,她便如实地说了,修行人告诉她,你先不要去死,你这次回去,你丈夫打你是最后一次,之后,就不会再打你了。她一听非常的吃惊,打了这么久了,哪有可能呢?可是,都打得那么久了,也不差这一次,不如回去看看。
        
        于是,她回到家里,丈夫喝完酒,回到家里,还是打她,可是,打着打着,丈夫的手突然停在半空,打不下去了,突然想,我怎么还打你?于是,丈夫不再打她,从此,夫妻两人过得很和乐的生活。
        
        妻子很奇怪,丈夫怎么突然就变了,于是跑去问修行人,修行人告诉她,她的丈夫前世是她家的一匹马,因为她前世用鞭子抽了它一千下,它这辈子投胎做她的丈夫,也来要这一千下的债。
        
        读完之后,自己也是有点冒冷汗。如此说来,也不过是自己的业力罢了。可是,当妻子不愿意接受这个果报,还想着,自己尽心尽力为这个家,丈夫却如此待我,怨恨不断,双方僵持不下,恐怕反而惹出更大的怨结来。
        
        如果能安心顺受,也许这果报就很快报完了。如果能怀着感恩的心,怀着忏悔、惭愧的心,也许打到八百下的时候,看看你态度那么好,剩下的就不要吧?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也难怪,为什么教我们要“逆来顺受”了,这是教我们安忍消受自己的业报。如果前世结下太重的恶缘的话,也许自己也能通过忏悔、念佛、诵经来帮助消业障。
        
        喜欢一个人,是否也是业力感召,在这因果之中呢?前世,因为他喜欢她,可是,她却伤害了他,抛弃了他,于是今生,在她见到他的时候,莫名就喜欢了他,而他却伤害她,最后也抛弃了她,让她伤心难过。也是讨情债还情债吧?
        
        会不会在这情债还完的时候,感情自然也不见了?但愿……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再执着那份深情又有什么意义呢?也许前世自己就是让别人饱尝这深思之苦,今生自己也要受这样的苦。可是,却在受苦的时候,还一直以为自己对对方的感情是真的。可是,三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感情的火焰还会继续的燃烧吗?也许他在自己的心中已从一个无可挑剔的护花使者变成一个令人讨厌负心汉?
        
        为什么?也许自己不肯还债,也许还债时咬牙切齿,也许又做了许多伤害对方的事,于是,他更加的生气,要债要得更凶,于是乎,双方的情债如雪球越滚越大越扯越大,继续轮回的,继续讨着,继续还着,继续痛苦着……
        
        在这些恩爱情仇的纠缠之间,若真看明白了,厌苦了,也许就是他真正要求出离的时候吧?真正要想离开这些欲望的痛苦漩涡的人,求得人生真正的解脱,那这个人实在是最有福气的人了!
        
        上师教过我们“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其实,师傅的每一句话对我们都是如此的重要,可是我们总是当成耳边风。当自己去攀缘求得一位好伴侣时,也许已经把自己拉下水了,还债都来不及,何来愿力去感得善缘?
        
        此时,恶缘现前,自己又迷惑不清,甚至还想着种种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真心”,用了种种的计谋,使种种手段,或者,为急于求成,牺牲色相。本应该还情了债,确颠倒愚痴,欠下了更多的债。最后,把自己毁了!后悔莫及,心在滴血。又有什么办法呢?心中嗔恨,下一辈子遇见他时,继续去向他要债去???
        
        说得轻巧,自己也是一个不明因果,不肯放下,继续轮回的人!要真正明白因果,要真正让自己清醒,不真干怎么行呢?
        
        可是,一生总是那么短暂,要把问题都搞清楚,实在有困难,只是,纵然自己不明白,只要肯老实听话,真正去依教奉行,自然就可以受益无穷。
        
        善待每一个众生吧,来生注定好姻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7 08:49
  • 0

    主题

    8554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205
    沙发
    发表于 2017-1-10 14:05: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板凳
    发表于 2017-1-10 14:32: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     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圆顿大法「即信即解,即修即证」,全性起修,一步登天。『开示悟入』,是「即开即示,即悟即入」。所以听闻《法华经》《楞严经》,直指心地,叫「修心」。无量法门唯有《法华经》《楞严经》无修无证,见性成佛。       圆顿大法不管上根机下根机,都是当场通过「听经闻法」来成就。《法华经》《楞严经》是发心的经,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但可不能贡高我慢。知道我是谁,先明确我们肩上的担子。知道我们生生世世都在这个世界上修行就好,我们没有尽到很大的责任,现在要将功补过。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地板
    发表于 2017-1-10 14:32: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 【尔时,学无学声闻弟子二千人,皆从座起,偏袒右肩,到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合掌表「福慧双修」,左手表慧,右手表福。又表不二法门,说它是二吧,它就一个合掌;说它是一吧,有左有右,有福有慧。合掌还表「悲智双运」,左手表「自利」,右手表「利他」。依报随着正报转,果真能做到以平等心、慈悲心待人接物,就是「佛光普照」。到哪里皆是与大家平等共处。我们时时、事事、处处都要用好这个心,才能得到三业清净。       不肯回小向大,进求佛道。这是耻于懈怠。我们常讲「言为心声,身为心役」,现出这种心态,身体自然就疲懈。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5#
    发表于 2017-1-10 14:33: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3   只要明白了「法华三昧」,当下即蒙授记,这叫「开权显实」。阿罗汉、辟支佛是权宜之法,而佛要众生究竟成佛,这是真实之法。欢喜闻法是作为法喜,解脱知见。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是佛讲的『唯以一大事因缘』。听懂了『如来藏』,才能得到真实的灭度。因为『如来藏』是彻法源底,究竟圆满。天地万法唯一念真心之所变现,听经闻法当下证果。       我们的如来妙真如性本无量珍宝,不求自得,见道成佛,当下解脱。正法之妙用在于『财宝无量』,以示自性的无量智慧德能。这些都是我们心地的「性具功德」本性的特征。「大圆镜智」里具足无量智慧德能。明白了『一心三藏』,你就住入佛家,永远不落六道轮回。       以法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即为利己。「自他不二」。这个世界上只要还有一个人没有成佛,只要还有一粒泥巴没有回归大光明藏,我们这个真心就不能算圆满自在解脱,所以菩萨道是「自他不二」。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6#
    发表于 2017-1-10 14:33: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3   只要明白了「法华三昧」,当下即蒙授记,这叫「开权显实」。阿罗汉、辟支佛是权宜之法,而佛要众生究竟成佛,这是真实之法。欢喜闻法是作为法喜,解脱知见。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是佛讲的『唯以一大事因缘』。听懂了『如来藏』,才能得到真实的灭度。因为『如来藏』是彻法源底,究竟圆满。天地万法唯一念真心之所变现,听经闻法当下证果。       我们的如来妙真如性本无量珍宝,不求自得,见道成佛,当下解脱。正法之妙用在于『财宝无量』,以示自性的无量智慧德能。这些都是我们心地的「性具功德」本性的特征。「大圆镜智」里具足无量智慧德能。明白了『一心三藏』,你就住入佛家,永远不落六道轮回。       以法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即为利己。「自他不二」。这个世界上只要还有一个人没有成佛,只要还有一粒泥巴没有回归大光明藏,我们这个真心就不能算圆满自在解脱,所以菩萨道是「自他不二」。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7#
    发表于 2017-1-10 14:45: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如来藏妙真如性不生不灭,不去不来,寂而常照,周遍圆满、无所不包,妙明真心现一切万法,能现一切妙有之性质。自古以来,众口一词:“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圆教」代表作——《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是从「非空非有」二门而入,但是这个「非空非有」是「遇有说空,遇空说有」。它把八大次第圆融为一体,叫『一心三藏』。       圆顿大法,听经闻法当下成就。无修无证、一步登天,前提你能正信佛法,听懂了,深信不疑。妙不妙啊?诸佛都在赞叹《法华经》这个「如来藏」心地法门微妙。「微妙」就微妙在「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越是真理越简单;「微妙」就微妙在明白这个道理当下解脱、当下成佛。三世诸佛就是守护《妙法莲华经》,万法没有办法不称叹,因为万法都是一个「一心三藏」,都是一朵「妙莲华」。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8#
    发表于 2017-1-10 15:45: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瑠璃、砗磲、码碯、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冤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冤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22-7-21 10:24
  • 2118

    主题

    2万

    帖子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682

    活跃会员最佳新人灌水之王论坛元老热心会员突出贡献

    9#
    发表于 2017-1-10 16:51: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22-7-21 10:24
  • 2118

    主题

    2万

    帖子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682

    活跃会员最佳新人灌水之王论坛元老热心会员突出贡献

    10#
    发表于 2017-1-10 16:51: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