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烜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1#
    发表于 2017-1-8 08:39: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劝持品〉,专门劝导众生受持《妙法莲华经》。其实从第十品以后几乎都是在「劝持」。佛意犹未尽,专门讲了《劝持品》。到后面第十四、十五、十六品,哪一品不是在劝持啊?《法华经》非常妙,乃至从〈序品〉〈方便品〉开始,就是在「劝持」,是不是啊?品品叫「劝持」。  那么这一品主要是通过菩萨来劝持。大概是这样:一开始是二万菩萨发愿于佛灭后,于浊恶世中弘扬《法华经》;可阿罗汉不争气,他们也弘扬《法华经》,但要到他方佛土去,为什么?他看到佛授记了那么多菩萨,看到那么多佛土之殊胜,而娑婆世界众生太坏,太顽固,他是惹不起,躲得起;所以佛又示意那八万那由他恒河沙菩萨在定中沟通,由他们再次发起,弘扬《妙法莲华经》,要到恶土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2#
    发表于 2017-1-8 08:39: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莲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3#
    发表于 2017-1-8 08:39: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十方三世,皆是一念变现。森罗万象,无非本性投射。这就是楞严经上说的自心取自心。吃饭,米粒都是我之的本有示现。吃而未吃无吃而吃。行走,大地心所妙用。行而未行,不行而行。纵横十方只需一念,无量世界不出我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4#
    发表于 2017-1-8 08:40: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万法都是一个本体,自他不二,所以米非米现米。路非路现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5#
    发表于 2017-1-8 08:40: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所以那个法华会上的佛菩萨,没有离开道场听佛讲了一段经,多少多少人证得果位: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地上菩萨、等觉菩萨。罗睺罗虽然没有见他修什么行,他听经闻法敢不敢不参加啊?不敢的。所以不懂得修行的人,他只把修行看成是有形有相的有为功行,他认为听经闻法完全是明明理而已,他不懂的听经闻法可以直接证道、证果。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6#
    发表于 2017-1-8 08:40: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是的,佛慈悲为怀,为了寻找另众生解脱的方法,放下了王位及一切,苦修苦证,终成佛道,并创建佛家,一生教授佛法,开示佛知佛见,另众生结缘佛法,破迷开悟,增长智慧,离苦得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7#
    发表于 2017-1-8 08:41: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所以那个法华会上的佛菩萨,没有离开道场听佛讲了一段经,多少多少人证得果位: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地上菩萨、等觉菩萨。罗睺罗虽然没有见他修什么行,他听经闻法敢不敢不参加啊?不敢的。所以不懂得修行的人,他只把修行看成是有形有相的有为功行,他认为听经闻法完全是明明理而已,他不懂的听经闻法可以直接证道、证果。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8#
    发表于 2017-1-8 08:42: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他看到生老病死,弱肉强食,要为众生寻找解脱的方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9#
    发表于 2017-1-8 08:42: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谊,是给我们做榜样的,给我们表法的。我们学佛,就应该学他那个样子。首先他给我们示现,把世间的荣华富贵、名闻利养统统放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20#
    发表于 2017-1-8 08:42: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他是王子,他却选择出家。你说王位,想争取的人有多少?他是已经得到,他舍弃了。他为什么舍弃王位?为什么要舍弃荣华富贵?因为他知道这些求欲望的心理、行为,都属于轮回业。轮回苦,你不知道,他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