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觉悟RENSHE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见清净得证涅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31#
发表于 2017-1-7 14:13: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印度时,有一位比丘,从远处见到满愿子(即富楼那尊者)将坐具置于右肩上进到园中,比丘立即到舍利弗尊者面前说道:“世尊经常赞叹的满愿子,刚从如来处听闻佛法,现在来到园中,尊者您可以把握因缘。”舍利弗听了比丘所说,便从座而起,将坐具置于右肩上,也进到园内。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32#
发表于 2017-1-7 14:14: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当时,满愿子在树下静坐,舍利弗也在一树下端坐思惟。不久,舍利弗从座位起身,到满愿子静坐的地方,彼此共相问讯,坐在一旁。舍利弗问:“满愿子!您是为了跟随世尊得以修清净梵行而成为佛弟子吗?”满愿子说:“是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33#
发表于 2017-1-7 14:14: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舍利弗又问:“那是因为跟随世尊才得以修清净戒行吗?”满愿子回答:“不是的。”“于如来之处,心得以清净而修梵行吗?”“不是的。”“是于如来之处,见解得以清净而修梵行吗?”“不是的。”“是为了远离疑惑,而修清净梵行吗?”“不是的。”“是为了使行仪清净而修梵行吗?”“不是的。”“是为了道业,勤修智慧使心清净,而修梵行吗?”“不是的。”“是为了令知见清净,而修梵行吗?”满愿子回答:“不是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34#
发表于 2017-1-7 14:15: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舍利弗说:“我刚才问,您是为了修清净行,来到如来所吗?您回答:‘是的。’我又问,是为了得到智慧、令心清净、使知见清净,而修清净行吗?您却又说:‘不是的。’那么,您究竟为了什么到如来处,修清净梵行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35#
发表于 2017-1-7 14:15: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满愿子回答:“戒行清净的意义,在于能使心清净;心清净的意义,在于能使见解清净;见解清净的意义,在于能使心没有疑惑而得清净;没有疑惑而得清净的意义,在于能使身行清净;身行清净的意义,在于能使道业清净;道业清净的意义,在于能使知见清净;知见清净的意义,在于能使行者入于涅槃而得解脱;这就是在如来之处,修清净梵行的真义。”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36#
发表于 2017-1-7 14:15: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舍利弗问:“您现在所说的义理,是以什么为趣向呢?”  满愿子答:“我以譬喻来解释这个义理吧!有智慧的人因譬喻得以了达自悟。就好比今天波斯匿王从舍卫城出发到婆祇国,于二国之间共安排了七辆车。波斯匿出城先搭乘第一辆车。到第二辆车处,随即转搭第二辆,离开第一辆车。向前行一段路后,转乘第三辆车而舍离第二辆;前行一段路后,转乘第四辆车而舍离第三辆;行一段路后,转乘第五辆车而舍离第四辆;再前行一段路,转乘第六辆车而舍离第五辆;又前行一段路,转乘第七辆车而舍离第六辆,最后抵达婆祇国。波斯匿王进到宫内,假使有人问:‘大王今天乘什么车来到宫中?’大王应该如何回答?”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5-1 10:20
  • 430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320
    37#
    发表于 2017-1-7 14:16: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38#
    发表于 2017-1-7 14:16: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舍利弗说:“假设有人问,应当回答:‘王出舍卫城后,先搭乘第一辆车到达第二辆之处;然后舍离第二辆,转乘第三辆车;再舍离第三辆,转乘第四辆车;再舍离第四辆,转乘第五辆车;再舍离第五辆,转乘第六辆车;再舍离第六辆,转乘第七辆车,最后抵达婆祇国。’这都是因为从第一辆车到达第二辆,辗转乘车为因,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有人问,应该这样回答。”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39#
    发表于 2017-1-7 14:16: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满愿子回覆:“戒清净的义理也是如此。由于心清净,而得见解清净;因见解清净,心无疑惑而得清净;因为没有疑惑,所以外在的身行清净;更因为身行清净,而得道业清净;因道业清净,使得知见清净;由于知见清净,而得至涅槃之真义,所以说于如来处,修清净梵行。”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40#
    发表于 2017-1-7 14:16: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因为,持戒清净的意义,是六根纳受前境之相,然而如来教导要摒除六根攀缘之心;心清净的意义也是六根纳受前境之相,如来亦开示弟子去除六根攀缘之心;乃至于知见清净之义也是六根纳受境界之相,所以如来教导不要缘虑,才能得至涅槃。如果说为了戒行清净,才到如来处修清净梵行,那凡夫也能证得涅槃。怎么说呢?凡夫之人一样也有此戒法,而世尊所开示的是次第修行,成就道业,最后得至涅槃,并不是只有戒行清净,便足以证悟涅槃。就好比有人想登上七层楼阁,也要一阶一阶次第而上;戒行清净的义理也是如此。使心逐渐转染还净,令见解清净;由于见解清净,心中没有疑惑;因为没有疑惑而使行仪清净;由于行仪清净而道业清净;由于道业清净而于知见清净;更由于清净的知见,得以证悟涅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