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我们拳头变成了手掌,这个手掌当下是不是拳头啊?可是我们看不到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31#
     楼主| 发表于 2017-4-16 20:07: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修水观的菩萨在定中变成一滩水了。可是我们现在把它看成是皮肉筋骨啊!因为我们执著它是皮肉筋骨,它就是皮肉筋骨。讲到底来讲呢,还又都是自己的一个念。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32#
     楼主| 发表于 2017-4-17 06:52: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9.对别人的话断章取义,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你这个人不是愚蠢,就是别有用心!「唸佛不能成佛,不能往生」是指我们现在流行的这种「唸佛」不能往生。 第二种观点,那就是讲「念佛千修千人去,万修万人成」。这种观点的代表就是庐山结庐。我们净土宗的第一代祖师是谁,大家知道吗?叫慧远大师。是不是?慧远大师当年在庐山结庐,一百二十三个人百分之百往生极乐世界。一个不卯!这是真的!我们要深信不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33#
     楼主| 发表于 2017-4-17 15:21: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唯我一人,能为救护:佛是过来人,只有他才明白、才能告诉在迷悟中的众生。「唯我一人,能为救护」,这也是方便说。 虽复教诏,而不信受:「虽复教诏」可说为第一说法时——华严时。华严时期呢,是用方便法中的最高法《华严经》来投石问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34#
     楼主| 发表于 2017-4-18 20:32: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的法印就是「一实相印」。一实相印:第一,你能不能讲清「万法归一」?讲不清楚,你这不是《法华经》,不是「一实相印」。第二个,你能不能讲清,能不能让在会的信众当下正信「见道成佛」?这两条是根本,就以此「法印」来印证。否则你就是讲《法华经》,讲《楞严经》也是假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35#
     楼主| 发表于 2017-4-20 22:47: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在家修行,大部分的家庭亲眷都不信佛,你要在情执上要划破界线,不要好不容易出来学点正法,一回家了又被家里人度过去了,堕入情网情执之中却不知道惭愧。持戒清洁,如净明珠:用戒律来约束自己的身心,就如同保护我们自己的眼睛一样,叫「名惭」。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36#
     楼主| 发表于 2017-4-21 10:47: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从〈信解品第四〉到〈授记品第六〉,这三品属于「譬说周」。这种说法的次第是帮助中下根机人当场开悟证果。在前面的〈方便品〉属于「法说周」,佛不打比喻,直来直去地讲大法,上等根机可以当下成就;那么这个「譬说周」呢,也是当下成就,只是要通过种种譬喻言辞反复讲解劝导令众生得解。  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发希有心,欢喜踊跃,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我等居僧之首,年并朽迈,自谓已得涅槃,无所堪任,不复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四个菩萨是代表中等根机的众生。这个「所闻未曾有法」,讲近了就是指〈譬喻品〉;如果讲远了,从法说周开始没有听说过;讲到更远的话,四十一年以来都没有听到过这种说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37#
     楼主| 发表于 2017-4-21 12:05: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5.乃至藏教菩萨、通教菩萨、别教菩萨都要害怕!菩萨都要害怕!唯有具足圆顿大教根机的菩萨能够信解。为什么不敢相信啊?讲起来真是叫我们哭笑不得。就是因为这个法太简单。因为我们凡夫站惯了——你说,坐到佛土上去。哎呀,我怎么能坐到佛土啊?! 就如同佛在《楞严经·卷七》讲: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38#
     楼主| 发表于 2017-4-22 12:36: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上面是从境界上而言,下面从法上而言。「象」是表《法华经》《楞严经》「一心三藏」那种圆观;「马」是表别教的那种次第三观,把三个「如来藏」用次第来观照;「牛」是表通教「空如来藏」,叫「空观」;「羊」是表藏教,从「有」门那种观照;这个「车乘」统指无量法门。这段文字如果变为「象、马、牛、羊等车乘无数」就更好理解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39#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5:44: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有《法华经》《楞严经》讲一步登天,不历修证,故而很难被众生接受。小乘人见到大乘菩萨愿身再来,他不理解这种心态。我不相犯,何为见捉:这比喻他的根机不适合于大乘法。「见」就是「被」。何必要用大乘法来强人所难?其实这里还没有涉及到圆顿大法,否则就更不相信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40#
     楼主| 发表于 2017-4-23 19:04: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住立门侧,遥见其父:这是表两类根机的人。小根机之人他不敢正眼正视大法,叫「住立门侧」。比如上面的摩诃迦叶、目犍连这样的人。「遥见其父」是表根机大一点的声闻弟子。他虽然能够体悟到一点大乘的法味,但是还差很远。比如舍利弗这样的上等根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