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0|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一个“心”字,是修法之根本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6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 14:2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只一个“心”字,是修法之根本
问:請问見性法下手功夫是什麼?見性後成片的功夫該從哪裡下功夫?男女相該如何完全持平呢?

1)
如果你要见性,用什么见呢?谁来见呢?当然是心;一种状态能够相续或保持,谁来相续或保持呢?还是心。所以,如果你问见性法的功夫从哪里下手?见性成片后该从哪里下功夫?依然是心。
不但某一人的下手功夫从心开始,三世一切诸佛的下手功夫,皆从这儿开始。
对于修法的菩萨,不但能见是心,所见亦是心。因此,你的第三个问题:男女相该如何持平呢?若你了解根本没有实际的男女相,男女相只是心相,因此,根本就不存在持平与不持平的问题。心干嘛要持心自己呢?
你的三个问题,归结于一点:对心的不了解,不了知,对心的不亲见亲知。若能知心,一切惑解,一切冰释,一切造作止息,一切法归于寂静。若能了心,即等成佛。佛是无作人,心不和心交持故。
2)

修持见法的功夫当然是观心,如何观心呢?首先要了解到或观察到,能观的是心,所观的还是心,既然是心观察心自身,就像猫和它的尾巴做一场游戏一样,就不必那么严肃和紧张,要放松。放松、愉快,是观心的前提。
把观心当作一件事来做,譬如你喝茶、吃饭、做案边的工作或和朋友家人聊天一样。一段时间观心,观完也就完了。对忘失观心,不纠缠,不纠结。活在当下,无过去,无未来。每每想起观心,立即从当下开始。
关于观心,不在于观的时间长,在于观的频度高。高频度的观心,比长时间的观心,更有利于对无觉察习惯的改变。十分钟内观察五次心,比一次观十分钟心,更有益。
观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养成心善于对自身了知的习惯,二是了解一切现象的原因、实质,做到心不为现象所牵转,所迷失。
3)
若你是男人,经常被女性美丽的身体所吸引,了解这个现象。你和某个女人美丽身体的关系,是你的心和它创造的画面的关系。心被它所创造的画面所吸引、所迷惑,了解它,知道它,安抚它,就这些。
若你是女人,不喜欢自己女性的身体,了解这个现象。通过观心,明白,心喜欢或讨厌的都是它自己为围绕身体创造的观念或念头,和身体根本无关。无论烦恼还是快乐,压根儿都是心和观念的问题,根本无关外境。
正确清明的观心,能让我们看到,心所能起反应的,只是它自身。若心不对它自身起反应,它剩下的只是反映。映照一切境缘,仅此而已。
观心带来智慧,观心导致禅定。禅定和智慧,是一非二。若你进入禅定的境界,必然有了了明晰,直知的智慧;若你有智慧,必然身在禅定的境界中。智慧包含禅定,禅定携带智慧。
4)
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存在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你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心是第一因。
我们要弄清头脑无数的“为什么”,回到第一因上来。第一因是世界和人生的起源,是现象和境界的本体,因此,我们修行者——真理的探索者,人生境界的追求者,不管绕了多少弯路,不错认了多少定盘星,回到这里来。
心啊心啊心,你看起来没有痕迹。但从天上到地下,哪儿没有你的影子呢?即使一粒小小的微尘上,也能观察到你的踪影。面对“不好”的事情,你议论但不嫌弃;看到好的事物,你围观但不拥促。你不粘缚于智慧,也不粘连于愚昧;你不推开于迷惑,也不投入到觉悟的怀抱。光波照在大道上,它出于一颗清明的心。圣或凡的概念,只如它面前的尘埃,它超越一切,是你的世界的源头……
有人歌唱这心,我听着热血沸腾,而又臣服其中。多么应该被关注、被了解和被认识啊,这颗心!诸修行者,只一个“心”字,是修法之根本,来到这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042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17-2-27 06:57:21 | 只看该作者
      自古以来,佛教便有「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之说。《法华经》《楞严经》是诸经之王,是诸佛慧命,是释迦牟尼佛的涅槃遗嘱。这是无可争议的。
        佛陀在《法华经》《楞严经》明确告诉我们,诸佛出世的真正目的,不是教我们烧香拜佛,也不是教我们唸佛求佛,也不是教我们打坐、放生、念咒,而是开示宇宙人生的真理!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板凳
    发表于 2017-2-27 08:39: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大乘妙法莲华经讲解:《于诸世间;》一切世间出世间。为无有上;没有哪一个能与《法华经》《楞严经》相比。佛所悦可:是一切诸佛所认可。前面讲《三世诸佛守护之藏》,三世诸佛就是守护,看住一个《妙法莲华经》,记好。一切众生,所应称赞;万法没有办法不称叹,因为万法都是一个《一心三藏》,都是一朵《妙莲华》。供养礼拜:你没有办法不供养。所以《无量亿千诸力解脱,禅定智慧》,统统包含其中,一即无量,无量即一。其它分别法,你修一就是一,修二就是二:唯有《法华经》《楞严经》是全性起修。因为你明白了一切万法都是《我》,以这样的心来行一切法,就是对一切法的加持。归纳为无分别不妨分别,分别不妨无分别。圆顿教,一粒微尘,一根草絲,无非一真法界;没有哪一法不是《阿弥陀佛》;而所有的阿弥陀佛,就是一个阿弥陀佛。所有的法都是一个法,都是一个念。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我们好好观照做梦的道理。《得如是乘,令诸子等,日夜劫数,就是从现在开始无量无量的劫数。常得游戏,就是得到了自在。藕益大师有解;<见道如日,无明尚在如夜。虽未尽恶,不落三恶。>恩师讲;见道之人最低保障线不落三恶道,就是参照藕益大师的说法。如果按法华经的讲法,那就是阿维越致,七地以上的菩萨。《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乘,直至道场;》《直至道场》就是《楞严经》讲的,一直到成佛没有委曲相,也就是见道之人最低保证线不落三恶道。然后呢,通过修证一直到成佛,中间不会退转。法华经是最快,最稳的成佛法门。学习法华经,楞严经我们知道,我什么都是的当下我什么也不是。真空妙有,真真如性。就是一心三藏。就是阿弥陀佛。万法一念,一念万法。一切相是佛。在性见相,在相见性,一切一切见。哪一样都是我,因为本来就是真真如。妙有就是真空,真空就是妙有。法法皆心,无心不相。成佛心去成佛,自性本定,首楞严大定。法华经是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如来使有佛做靠山。我为什么诚实守信,为什么信念坚真,为什么要兑现诺言。因为我说过,我将来有时间去哪个道场学习念一天一夜的念佛方法。去恭敬诸佛。还要在大众中宣传妙法莲华经,让阿弥陀佛们都学成佛最快的经。闻法开悟,法喜充满身。让大家明理,当下证果,活着往生。悟后进修,念虚空法界佛,个个当生成就。我的愿只有一个,我要生生世世来此娑婆世界弘扬法华经,楞严经。让所有的阿弥陀佛,听经闻法,入佛知佛见。即闻,即开,即悟,即入,即证。当下证果,成佛分真。悟后进修,成佛圆满。因为万法是我本性,万法就是我自己呀,恭敬心,慈悲心油然而生。我要像恩师父学习,二十多年默默奉献,为法献身呀!我要无私无我,为法界无量的阿弥陀佛早日闻法开悟,当生成就服务。此文摘录于上印下广门清恩师父讲记。感恩无量的阿弥陀佛。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1 22:54
  • 89

    主题

    6216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6509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论坛元老宣传达人最佳新人

    地板
    发表于 2017-3-1 14:06:04 | 只看该作者
    诸佛出世唯以一大事因缘,即开示众生悟入佛知佛见,【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如是我闻   万法皆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5#
    发表于 2017-3-1 14:19: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所谓“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  识者,即报身功德——智慧妙用,机谋权变,出神入化。  心者,即法身功德——性具真如,天然本具,原来如此。  所变所现,即化身功德——人文万法,竖穷三世,量周沙界。  既说为变,岂可唯一?十法界中,云吞雾绕,天堂地狱,同分别业,唯各自招。所谓“无分别不妨分别也”。  既说为现,岂可不一?如来藏中,谁不是谁?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唯是一念。所谓“分别不妨无分别也”。  既说变现,则生何曾生?死何曾死?父何曾父?子何曾子?人何曾人?鬼何曾鬼?佛菩诸圣,六道正依,又何尝异?  彻法源底,了义终此。情无情界,天地万法,无非一真之人一心变现而已!纵讲第二义谛,无量劫中,一切众生,都曾多生多世互为父母儿女至亲骨肉啊!  众生迷不自知,妄自执着,互不认亲,反相计较,乃至相害,故有轮转,枉受苦报!如人在梦,梦境万千,梦中人事,岂关他人,何关别事,无非梦人,一念变现!诸佛出世,良苦用心,无非劝导,迷蒙等辈,醒梦归真!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3-8 08:30
  • 2

    主题

    6万

    帖子

    3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4924
    6#
    发表于 2017-3-1 14:20: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妳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3-8 08:30
  • 2

    主题

    6万

    帖子

    3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4924
    7#
    发表于 2017-3-1 14:20: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妳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3-8 08:30
  • 2

    主题

    6万

    帖子

    3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4924
    8#
    发表于 2017-3-1 14:21: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妳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9#
    发表于 2017-3-1 14:28: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受持《法华经》者即为见佛,让我们一起聆听佛陀的教诲! 若有信受,此经法者。是人已曾,见过去佛,恭敬供养,亦闻是法。若人有能,信汝所说,则为见我,亦见于汝。及比丘僧,并诸菩萨。 《譬喻品第三》 若说法者,在空闲处,我时广遣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等,听其说法。我虽在异国,时时令说法者得见我身。 《法师品第十》 若说此经,则为见我,多宝如来,及诸化佛。 《见宝塔品第十一》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我说寿命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诸声闻众,围绕说法。又见此娑婆世界,其地瑠璃,坦然平正,阎浮檀金,以界八道,宝树行列,诸台楼观,皆悉宝成,其菩萨众,咸处其中。若有能如是观者,当知是为深信解相。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又见我今日,教化诸菩萨,能持是经者,令我及分身。灭度多宝佛,一切皆欢喜。十方现在佛,并过去未来,亦见亦供养,亦令得欢喜。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0#
    发表于 2017-3-1 14:28: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入佛知见: 当不明白生死的时候,人人都贪生怕死,当明白人从来没有死过,死的只是肉体的转化,而“灵魂”(第七识)从来没有死过,你会有从未有过的欢喜,这就是法喜,这就是解脱知见。 如果再深入一点,明白无量的第七识共一个第八识,大光明藏中没有哪个不是哪个,你就是入菩萨的知见。 再深入一点,明白所有的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空间万法,都是一个人一个念变现的,如人在梦,梦里境界万千,无非一梦人心现识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入佛知见。三世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就是“开示悟入”佛知佛见,学佛从入佛知见开始,如果没有佛知佛见,所有的修都是心外求法,盲修瞎练,去佛远矣! 佛知之见就是《楞严经》说的“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