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五种苦,叫「爱别离苦」。亲人之间、朋友之间恨不得都同生同死,可是哪有这样的事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1#
    发表于 2017-1-1 06:46: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转不退法轮,得诸陀罗尼。即从座起,至于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说此经者,当如佛教,广宣斯法。复作是念:佛今黙然,不见告敕,我当云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2#
    发表于 2017-1-1 06:47: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正思维》如果你念佛时想吃东西或者想救人,再比如念佛时想到观音菩萨,这都是失去正念。因为你不知不觉心被境转。所以正念偏重于定学。在圆顿法中,只要明白「如来藏」的道理,你心开意解,头头是道。头头是道即是要求我们念念在道,境界当前,一念之观,想都不要想,自性就流露出分别智慧。这是一种功夫,就靠我们时常提起观照。 怎么正念呢?别人骗你五百万,你的烦恼心都生不起来,这叫正念。如果开始起了烦恼,然后想想,骗子是谁啊?我是谁啊?五百万又是谁啊?这就叫正思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3#
    发表于 2017-1-1 06:47: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圆顿大法不管上根机下根机,都是当场通过「听经闻法」来成就。《法华经》《楞严经》是发心的经,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但可不能贡高我慢。知道我是谁,先明确我们肩上的担子。知道我们生生世世都在这个世界上修行就好,我们没有尽到很大的责任,现在要将功补过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4#
    发表于 2017-1-1 06:47: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圆顿大法「即信即解,即修即证」,全性起修,一步登天。『开示悟入』,是「即开即示,即悟即入」。所以听闻《法华经》《楞严经》,直指心地,叫「修心」。无量法门唯有《法华经》《楞严经》无修无证,见性成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5#
    发表于 2017-1-1 06:48: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尔时,学无学声闻弟子二千人,皆从座起,偏袒右肩,到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合掌表「福慧双修」,左手表慧,右手表福。又表不二法门,说它是二吧,它就一个合掌;说它是一吧,有左有右,有福有慧。合掌还表「悲智双运」,左手表「自利」,右手表「利他」。依报随着正报转,果真能做到以平等心、慈悲心待人接物,就是「佛光普照」。到哪里皆是与大家平等共处。我们时时、事事、处处都要用好这个心,才能得到三业清净。       不肯回小向大,进求佛道。这是耻于懈怠。我们常讲「言为心声,身为心役」,现出这种心态,身体自然就疲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6#
    发表于 2017-1-1 06:48: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任何一项再好的政策都有它的弊端,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道场能走到今天,已经很感恩诸佛菩萨慈悲了!师父对张三可以拍拍打打,对李四可以拳打脚踢,都是对的,明白吗?该哄的哄,该罚的罚,你只管自己的事,没有什么平等不平等。这是解释这个怨憎会苦,你不要有怨恨心,只管修自己的清净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7#
    发表于 2017-1-1 06:48: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时诸菩萨敬顺佛意,并欲自满本愿,便于佛前作师子吼,而发誓言:世尊,我等于如来灭后,周旋往反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法修行、正忆念,皆是佛之威力。惟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8#
    发表于 2017-1-1 07:59: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度一切苦厄」。 「照见五蕴皆空」怎么样呢?度一切苦厄,这就是果报。「度」,就是解脱,解脱了一切的苦和一切的烦恼习气;苦有身苦和心苦:我们平时讲这个尘劳之苦啊,尘是表身苦,六道轮回肉团身要受痛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9#
    发表于 2017-1-1 07:59: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再来说「八苦」。所谓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等这八种苦。生老病死,老与病这两种苦不需要讲,我们都知道。 生苦:就是「胎狱」。十月怀胎啊,等于坐监狱。妈妈生你当然很痛苦,是不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6 22:38
  • 170

    主题

    2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1846
    20#
    发表于 2017-1-1 20:01: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人生如梦,白天是白日梦,晚上是梦中梦。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