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猫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吉祥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22-7-21 10:24
  • 2118

    主题

    2万

    帖子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682

    活跃会员最佳新人灌水之王论坛元老热心会员突出贡献

    11#
    发表于 2017-1-2 11:16:03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22-7-21 10:24
  • 2118

    主题

    2万

    帖子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682

    活跃会员最佳新人灌水之王论坛元老热心会员突出贡献

    12#
    发表于 2017-1-2 11:16:21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13#
    发表于 2017-1-2 12:27: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说是妙音菩萨品时,与妙音菩萨俱来者八万四千人皆得现一切色身三昧。此娑婆世界无量菩萨,亦得是三昧及陀罗尼。 尔时,妙音菩萨摩诃萨,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多宝佛塔已,还归本土,所经诸国六种震动,雨宝莲华,作百千万亿种种伎乐。既到本国,与八万四千菩萨围绕,至净华宿王智佛所,白佛言:世尊,我到娑婆世界,饶益众生,见释迦牟尼佛,及见多宝佛塔,礼拜供养,又见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及见药王菩萨、得勤精进力菩萨、勇施菩萨等,亦令是八万四千菩萨得现一切色身三昧。 说是妙音菩萨来往品时,四万二千天子得无生法忍,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4#
    发表于 2017-1-2 12:34: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在《楞严经  .  卷二》中说:【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            意思讲,一切众生之所以在世间生死轮回,就是因为两种颠倒分别妄见,致使当处发生,当业轮转。           何为【当处发生】?何为【当业轮转】?             所谓【当处发生】,就是我们这个真心就是一念,就是心念一处而发生,比如讲,当我们刻骨铭心懂得了【万法为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都是佛之一心三藏道理,方明白,原来的一切万法都是从自性佛大光明藏世界这一念一处而发生的,因此,果真懂得了什么是佛,当下就是佛。         哪怎么又【当业轮转】的呢?比如,因为本来就是佛,因为一念贪心,就【当业轮转】为无明凡夫了,如果再明白了一心三藏,又【当业轮转】为所造佛业了。由此可见,当处都是佛,当处都是一,但出生则千差万别,就有了佛、凡夫等万法万相,因此成佛成凡夫等,权看我们怎样去善待其心,善用其心。所以佛说【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由此我们也就懂得了佛所说的,【要看前世的事,今生受者是;要看后世的事,今生做者是】、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之因果关系。从因果关系表面看,似乎我们的定业是不可转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还可以从佛的《因果经》中,进一步剖析,就会明白:          一方面,我们的命运,是因为前世自己起心动念发生行为造业而当业轮转之因、今世随缘受其果报而形成的,不可改变;            另一方面,又说明了我们的命运是完全可把控改变的,为什么这样说?            既然要看后世事就是因为今生之【所做】,那么,我们将来命运是完全可以把控的,就是要在今生所【做】上,作文章,多做善事,多种善根,多做佛菩萨之业,力争当下解脱生死轮回!这是其一。         其二,虽前世之因,后世随缘必受其报,定业不可转,但如果我们明白了一心三藏如来藏心地法门,一旦达到明心见性,也同样可以把无量劫来的罪业,一笔勾销,改造命运,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如来藏心地法具有不可思议之妙,这点,佛在《楞严经》倒数第二页有明确开示,说【一个造了四重十波罗夷、就要断气下无间地狱罪人,这时遇善知识开示如来藏道理,一念信解,并发愿传于来世度众生,当下变地狱为安乐国】,我们方恍然大悟,原来修学如来藏大法,可以以变数改变定数,命运完全可以改造。故我们也就理解了【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真正含义了,其实这个【识】,就蕴藏着变数,就是随着不同缘分而发生着变化,原来归根结底,【我们的命运我做主!】谓【命自我立】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5#
    发表于 2017-1-2 12:34: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说小不小,说大不大,人生何处不相逢。胸襟宽大肚量能容的人,明了“大恩与大怨,人我原无两”的道理,环境与他人施与自己的一切恩怨,都能激励启发自己,恩与怨都是成就道业的助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6#
    发表于 2017-1-2 12:35: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心胸褊狭的人,除了求一时之快以外,积累恶缘阻绝善缘,结果只有逐渐封闭自己未来更多可能的路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7#
    发表于 2017-1-2 12:35: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俗曰‘相逢是种缘分’,缘的最高境界何耶?以感恩之心对待一切随遇! 存画开示‘一切唯心造’,学习佛学,最关键或基本的就是:释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8#
    发表于 2017-1-2 12:36: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诸佛如来语无虚妄!《法华经》云: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9#
    发表于 2017-1-2 12:36: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正思维》如果你念佛时想吃东西或者想救人,再比如念佛时想到观音菩萨,这都是失去正念。因为你不知不觉心被境转。所以正念偏重于定学。在圆顿法中,只要明白「如来藏」的道理,你心开意解,头头是道。头头是道即是要求我们念念在道,境界当前,一念之观,想都不要想,自性就流露出分别智慧。这是一种功夫,就靠我们时常提起观照。 怎么正念呢?别人骗你五百万,你的烦恼心都生不起来,这叫正念。如果开始起了烦恼,然后想想,骗子是谁啊?我是谁啊?五百万又是谁啊?这就叫正思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20#
    发表于 2017-1-2 12:36: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若为度化世人故, 示现尊重佛菩萨三宝, 乃是方便示现。佛经中, 佛菩萨经常这样示现, 但都是为教化众生的。 虽示现拜佛, 内心无有爱憎差别, 明知都是自心而已。 见性之人无有爱憎心, 无有‘ 人我众寿’ 四相, 拜与不拜佛均可——此为‘ 实相拜佛法’ 。 若不见性人有爱憎心, 有‘ 人我众寿’四相, 拜佛与不拜佛都是错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