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觉察·觉醒·觉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9 22:2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觉察·觉醒·觉悟

    •         很多人问:佛教的“佛”字怎么解?
        老实说,这个问题,连许多佛教徒都不很明了。因为大多数的佛教徒都是从信仰的基础入门,然后按着自以为是的一套去因循,久而久之,便对“佛”的真正教化愈离愈远。虽然这一摄人仍然因为信仰而获得利益,但终究漏失了许多宝贵而切身的教诲。
        “佛”不解作创造主,不解作造物主,也不解作主宰万物之王。
        “佛”这个字是古梵语的音译,有些大德译为“薄伽梵”,有些音译为“浮图”,英文译为BUDDHA。意思是“觉者”,西人则干脆意译为“觉悟者”。ENLIGHTEN ONE)。
        中国佛教译经大德之所以不把“佛”意译为“觉者”,而保留其音译,一来是因为尊重不翻,二来也因为这个“觉者”的“觉”字包含了很多层的意义。
        “佛”是指自觉、觉他、觉满三者俱备的圣者。这其中包括了自身的觉悟,并以觉悟的真理唤醒沉迷的众生,让众生亦能。觉觉他,同时所觉悟的质量均究竟圆满。能俱备这三个条件的,我们尊称之为“佛”,即尊称他为“自觉、觉他、觉满”的圣者。
        我们从对“佛”这个字的意义了解中,可以更进一步了解“佛教”的修行纲领。这个宗教的修行法门就是教人从“觉”入手,渐渐趋于“觉满”。不论参禅、持咒、拜佛、念佛、诵经都总不离提醒修行人要“背尘合觉”,亦即“背迷合觉”。提醒我们要时时刻刻做个醒觉的人,不要被人生各种各样的烦恼迷乱了心智,那才能有真正的幸福可言。
        在我们还未臻达至“觉他”、“觉满”的境界前,首先要起步的就是“自觉”。
        如何自觉呢?在参禅、持咒、拜佛、念佛、诵经的时候,固然是自觉的一种训练,因为不专注,无法获益。而专注的训练,必定从觉察开始,觉察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一思想,一语言,甚至一呼吸。但是即使不在参禅、持咒、拜佛、念佛、诵经等宗教仪式的时候,我们也不能离开自我的醒觉。换言之,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要常常保持觉醒。
        觉醒什么呢?简单点说,就是对每一件事情的因果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难道我们平时不觉醒吗?老实说,我们觉醒的时间很少。我们一般都会当局者迷,事情发生的时候,都会被私利、偏见、感情等等局限了我们的觉察,因而导致了许多纷争与痛苦,最常见的弊病就是留下一个无法解开的结,即无法化解导致烦恼的问题,使烦恼轮回衍生不已。如能以觉察的态度保持觉醒,问题就容易解决得多了。
        能够了知保持觉察觉醒是一种修行,这种觉察与觉醒会引导我们对万事万物,甚至宇宙真相的觉悟。虽然我们可能还距离“觉满”有一段很长的路,但是我们已经循着“觉满”的目标前进。这条路,我常常称之为“般若人生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1-22 18:21
  • 293

    主题

    6790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9627

    论坛元老灌水之王推广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6-12-30 07:18:37 | 只看该作者
    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
    此经则为阎浮提人病之良药。若人有病,得闻是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4335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3
    板凳
    发表于 2016-12-30 07:24: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08:33: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5#
    发表于 2016-12-30 09:27: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6#
    发表于 2016-12-30 09:28: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7#
    发表于 2016-12-30 09:28: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8#
    发表于 2016-12-30 09:30: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观照一下第一念是怎样产生的?   这一念没有产生之前本来就在,是以无形无相的性具功德,含藏在我们真心本来面目之中,暂且把这一念,方便说为,能,那么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即是这一念,也是无量的念,即是无量万法中的一法,又是无量的万法,那么有了这个能动念的,能,就一定能会动这一念,在这一念妄动之前也叫白净识,也叫声相无明,动了这一念也就从真显妄有了业相无名,对应虚空,接着又动一念,从真空中通过八识虚空,显现真妄和合之体第七识,对应转相无明,第七识接着对虚空打妄想,变现了无量的万法,也叫现相无明,其实这都是方便说,连这一念都是方便说,一切的一切本来就是这样子,但是不说这一念,就无法开口,一切的万法都是当下一念变现的,许多人不明白这一念到底如何变现万法,这要我们自己用心观照,不管我们动念没动念,一切的万法都在这一念中,包括一切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万法,十法界,万物万事,有形无形,有想无想,统统都在这一念中,那么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这一切的一切万法,真心本来面目,都可以随缘变现,所以明白了这一念,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做到念念在转,转向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不会心随念起,让念念回归大般若海,久而久之,不知不觉,如来大定,楞严三昧,无功而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3 18:00
  • 0

    主题

    4113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041
    9#
    发表于 2016-12-30 12:41: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