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唯有爱可以止息恨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6 14:3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唯有爱可以止息恨意

    •   唯有爱可以止息恨意

        为了追求自己的快乐而使他人痛苦的人,将为瞋恚所束缚而无法解脱。

        舍卫城中有一位妇人养了一只母鸡。每次母鸡下蛋时,这妇人就打破鸡蛋,惹得母鸡非常生气,也因此,下一世时这只母鸡往生成猫,妇人往生成母鸡,更凑巧的是,两人往生在同一栋屋子里。猫于是吃光母鸡生下来的蛋。再下一世时,母鸡变成豹,猫变成鹿,豹咬死鹿和它的子女。两人之间累世的仇恨不断地上演。佛陀在世时,他们又变成一位妇女和一只恶魔。

        有一次,这妇女,她的丈夫和幼小的儿子一齐从娘家返回他们靠近舍卫城的家时,在路旁的池塘边休息,妇人的丈夫跳进池塘洗澡。这时候,她认出有个人是恶魔的化身,而且就是自己累世以来的世仇。她赶紧带着孩子,急忙逃往佛陀正在讲经说法的经舍,把孩子放在佛陀的脚下。这恶魔因此无法进入。

        佛陀叫恶魔进来,并且告诫她们两人:「今天,你们两人如果没有来到我这里,你们累世以来的仇恨就永无止尽。仇恨无法平息仇恨,只有慈悲才能止息仇恨。」仔细思量佛陀的教诲后,两人明白仇恨确实一无是处,并承认彼此的愚痴,便决定止息累世以来无意义的仇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042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16-12-26 21:00:00 | 只看该作者
    是故汝等于如来灭后,应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林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诸佛于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于此,转于法轮,诸佛于此,而般涅槃。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板凳
    发表于 2016-12-26 21:13: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印广门清法师答“诸法戏论之粪”问--敏感问题解答之六         或问:印广法师,您怎能将佛法说成是牛屎狗粪?         答:        一、我有天大的胆,敢将佛法说成是牛屎狗粪?那是佛说!佛令一切行人都要受持、弘扬《法华经》和《楞严经》,以激将法作如此说法。作为传法之人,传到此处,我没法绕过,也不应该绕过,也不敢绕过。         二、《法华经》第四品,目犍连等大弟子在听闻《法华经》后,感慨万分:“世尊,我等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迷惑无知,乐著小法。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诸法戏论之粪……”。此段经文已一目了然,将“今日”以前“小法”,说为“诸法戏论之粪”。        再问:有的讲经法师说,“戏论之粪”是指外道邪法。          答:       一、《法华经》第四品记叙,长者(喻佛)因穷子(喻权乘菩萨)心劣:“自知豪贵,为子所难”(喻权乘菩萨,不敢受持《法华经》)。派人“诱引其子,而设方便……除粪”(粪喻权法、方便佛法)。        二、《法华经》第四品“雇汝除粪......舍我他行,经五十岁……自见子来,已二十年。……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粪……今我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        1、“五十岁”喻弟子们未遇佛前,种种外道修行。“五”喻执着五蕴(色受想行识)色身是我。“十”喻经纬交织法界万法。一横喻横观当下,天地三界,无边无际。一竖喻纵观过去、现在、未来之世无穷无尽。盘根错节、宛转流变为森罗万象。横竖交叉于一点喻十方三世天地万法皆活在当下这一念。皆由当下这一念而变现。故知每法、每人、每事、每时、每分、每秒、每点、每念、每蕴皆平等具足十法界无量功德。只可惜当人不知故为“蕴”!虽“蕴”而不缺不失故为“五十”!是为“五十岁”。         2、“二十年”喻弟子见佛以后,于“初善”、“中善”之时,不敢信受法华正法。佛先以小乘“初善”(小乘声闻与中乘缘觉合称小乘)和不了义大乘“中善”(亦说为权教大乘,含藏、通、别三乘)引导。 此二亦具十法界无量功德,解释同上。“初善”、“中善”之行人虽有所知而不圆。虽有善行而不果。故喻修持小法、权法为除粪。         3、《法华经》第四品接着作开示“今我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喻佛临终前八年,即“后善”(说为圆教一乘)之修行。严令弟子回小向大,受持法华,承担如来家业(于除粪后继承祖业)!佛宣此旨后,弟子们方才恍然大悟“……闻父此言,皆大欢喜……”,“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诸法戏论之粪”原来是这个意思!过去我等“乐于小法……以为大得,于此大乘,无有志求。……今我等方知……佛说声闻,当得作佛,无上宝聚,不求自得”(见《法华经》第四品)。否则,“非佛弟子”(见《法华经》第二品)。“能于来世,读持此经。是真佛子,住淳善地。佛灭度后,能解其义,是诸天人,世间之眼”(见《法华经》第十一品)         此几段经文可以互相圆融,佐证粪说。从以上经文看,“除粪之说”是在弟子皈佛之后!而与其在遇佛之前所修之外道邪法,应该是没有任何关联的。        三、《法华经》第二品“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非真”即妄,佐证粪说。        四、《楞严经》第四卷“虽复忆持十方如来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戏论”即儿戏,佐证粪说。        五、《楞严经》第六卷,文殊将势至念佛、弥勒唯识、持地苦行、波离持戒、虚空藏禅宗等二十四圣所代表的无量法门统统否定:“云何获圆通”。亦是佐证粪说。         六、丁福保著《佛学大辞典》中“十种邪”其中第八种是“善根邪”,第十种是“菩提邪”。此二为佛门内部方便法,指不究竟之义。亦可佐证粪说。         七、中国全能大儒、三不朽圣人王阳明之所以否定佛教,将之说为自私、无益于国家民族。正是否定三藏十二部经中的方便法。而其心学精华“万物一体”、“致良知”、“四句教”、“知行合一”,正与法华、楞严一心三藏相通、相合。亦可佐证粪说。         八、有些法师或许出于对经文的误解,或许出于对佛的恭敬心,或许出于对因果的恐惧心,硬是将“戏论之粪”强说为外道法。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法义辩证,事关国家、民族大事,决定如来家业和众生命运。印广不敢含糊。希望诸位同修,耐下心来,共同探讨。其实,这段经文通俗易懂,调整一下心态,一读就懂。而明理之人更是刻骨铭心,感慨万分!         九、需要点拨的是,果真懂得信得诸法戏论之粪,则“诸粪”当下即是妙法莲华!即是诸佛如来!到这时还真是万法平等!讲平等也是方便说。天地万法无非一人一念变现而已!谁跟谁平等?谁跟谁又不平啊!既曰变,则森罗万象,哪有平等可言?讲平等岂不成了错话!既曰现,则万法即是一人,则谁又不是谁呀?讲平等岂不成了废话!世出世间法,根本没法用世间法、或出世间法、或世间法和合出世间法表达,所以叫不思议法。可佛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讲了许多“不可思议”的话。“好玩”的是,众生听了这些“不可思议”的法,都能悟能证。虽能悟能证,却也不能讲出来。虽讲不出来,他悟了,证了。为什么?因为我们本来就是“那个东西”。悟去……  2016.9.4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地板
    发表于 2016-12-26 21:13: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念随喜”之“一念”真实义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这里的“一念”真实义: 是指刻骨铭心体悟相信了 “天地万法皆当人当下一人一心一念之所变现,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这个世界只有一尊佛,一个人,一个念而已。 一尊佛,即是卢舍那佛,即是圆满报身,即是空不空如来藏; 一个人,即是毗卢遮那佛,即是清净法身,即是空如来藏; 一个念,即是释迦牟尼佛,即是无量化身,即是不空如来藏; 一尊佛,一个人,一个念皆是一心变现;  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皆是一佛变现;  报身,法身,化身,三身是一体; 空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 如来藏,其实就是一个如来藏。 明白此理,即是真正的“一念随喜”。<转>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5#
    发表于 2016-12-26 21:14: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法所说的空 如果你真的知道并了解了,佛说的空和有,那么你的人生将一辈子将无烦恼,做事会成功,并且幸福快乐! 一种叫空相,指世间的万事万物,由多种因缘和合而生,刹那变化,无有停止,最终必灭。 一种叫空性,也叫真空,指能够产生万事万物的那个总根源。真空能够产生万事万物,所以真空本身其实并不空。所以佛法所讲的空和凡夫所说的、所想象的空是不一样的。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6#
    发表于 2016-12-26 21:14: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法所说的有 一叫假有,就是因缘和合所生的万事万物,因为不能长存,只存在一定的时间,而且还不断变化,只是一个过程,必然消失,只是暂时存在的一个假相,所以叫假有。   二叫妙有,妙有的第一个意思,指能生万事万物的总根源空性,它才是一种真实的有,因为它能产生万事万物,能住持万事万物;其本身,产生、住持万法的功能作用等等,极其微妙,所以叫妙有。   妙有的第二个意思,它所产生的万事万物,虽然有生有灭,但生生不已,无有穷尽,不会因为生而增加,也不会因为灭而减少。如一切众生皆能成佛,从无始劫来,虽有无量众生已经成佛,众生界并不因此而减少,佛界也并不因此而增加。正如能量守恒,物质不灭一样,十分微妙。   妙有的第三个意思,指无漏有为法。空性所生、所显的一切法,可分为三种,即有漏有为法、无漏有为法和无漏无为法。前二种是所生法,后一种是所显法。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6 21:43: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5 14:39
  • 0

    主题

    398

    帖子

    37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31
    8#
    发表于 2016-12-26 21:49: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讲到底,十法界森罗万相千变万化,没有一法不在说法,说大法是佛法,那说小法是不是佛法啊?说正法是佛法,说邪法是不是佛法啊?大小正邪,有哪一法不是我们?都是当人当下一人一念之所变现。明白这个道理,不在于我们要破邪断烦恼,只在于怎样自在地调理和利用而已。你是行邪而不邪,你已经「转识成智」,是示现万法教化众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5-1 10:20
  • 430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320
    9#
    发表于 2016-12-26 21:51: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8:41
  • 0

    主题

    7630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603
    10#
    发表于 2016-12-26 22:56: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心三藏的理论告诉我们,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随缘现空现有。空有不二,随缘变现。空是随缘变现出来的,有也是随缘变现出来的。你随你的缘来到世间,我随我的缘来到世间,他随他的缘来到世间。万法随缘而来,万法又随缘而去。随缘不生,随缘不灭。随缘不垢,随缘不净。随缘不增,随缘不减。无一法不是随缘而现,随缘而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