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6|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家居士的四法宝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09:1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家居士的四法宝

    •   在家居士的四法宝
        昔日,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位婆罗门青年名叫‘佛移’,前来问讯顶礼后,恭敬地向佛陀请法:‘世尊,在家之人如何能在现世获得利益、安乐?’佛陀慈蔼地说:‘在家居士有四个法宝,现世之时,就能随心满愿,得到利益安乐。这四个法宝就是:能精勤、守护善根、得善知识、正理养命。’
        佛陀进一步开示:‘如何做到精勤?无论士农工商各行各业,都要兢兢业业持守本分,不怕辛苦。即使刮风下雨、寒冬溽暑、饥渴病苦,始终都能坚守岗位,尽忠职守,无有丝毫懈怠之心。’佛移坚定地点点头。
        ‘如何守护善根?在家人必须从事正当的生计,不能违反法令、公平正义而损人利己,家道、事业才可长久。同时,要懂得未雨绸缪,防范水、火、刀、兵、贪官等天灾人祸,于逆境时安忍,不起怨憎、增长罪恶。一生严以律己,谨慎持守,积功累德,称为守护善根。
        ‘三要亲近善友。平日往来结交之人,必须选择品行贤良,不邪淫、不偷盗、不纵意饮酒乱性者。其为人诚信笃实,言行一致,如此身教、言教的薰染下,自心中的烦恼得以淡薄,修善喜乐之心日益增长,如此之人便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善知识。
        ‘第四,不奢不俭,谓之正理养命。一个人即使拥有财富,亦须量入为出;不应纵情享乐、无所节制,折损福德。譬如有人发现一棵结实累累的优昙果树。他想:“这真是千载难逢的一大美事,何不先尝为快,再慢慢采收吧!”但是,没想到果子美妙的滋味,竟然让他连续宿醉了七日,醒来之时,树上的果子已经被采光了。这时,再懊恼自己贪图一时享乐,而错失千年一现的好运,也于事无补了。
        ‘所以,崇尚俭朴是一项美德,但是为了积聚财富、当用而不用,则变成一种悭吝的毛病。对待家人及下属极其苛薄,也吝于布施修善、扶助老病孤贫,如此寡义无情的守财奴,往生之时没有人会为他哀伤,如路边的野狗无人眷顾一般。因此,奢俭得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待人处世都合乎中道,才能够知惜、惜福且培福。’
        佛移听得法喜充满,接着又问:‘世尊,如何才能现世得到利益,后世还能获福无量呢?’佛微笑许肯这位慧黠的行者:‘佛移,想增长来世的福报,应该深信四法──持戒、布施及具足闻慧。如何持戒?慈心不杀及不饮酒。如何行布施?能恭敬供养修行人、父母师长,乃至救护贫穷病苦之人,提供日常之衣服、饮食、卧具及医药等种种需要。如何具足闻慧?应如实观察苦、集、灭、道四谛,并思惟修习四谛法门。’
        最后,慈悲的佛陀以偈子再次劝勉勤修八法的利益:
        ‘精心修事业,勤守护不失,
        亲近于善友,能正理养命。
        信戒施闻慧,除断于悭贪,
        若能如是者,速获清净道。
        如是八种法,能得现利喜,
        于未来之世,亦得天上乐。’
        佛移及四众弟子聆听之后,皆铭感在心,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五》
        省思:
        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每一尊佛于人间示现八相成道,流布教法,指引一切有情离苦得乐、远离痴闇的究竟大道。佛智深如海,为度无量无边众生,广开八万四千法门,而一切教法皆以‘戒’为根本。奉持五戒──不造杀、盗、淫、妄、酒恶业,端正人格,方可得人身;更进一步,修行菩萨道,广集福慧。古德云:‘人成即佛成’, 导师亦云:‘佛法以人为根本,人以心为根本,心以觉悟为根本。’今生得遇佛陀的教法、得遇大善知识,如实修行远离身口意恶业,种下出世善法的种子,积极修善积福,现世必得安乐,尽未来际获福无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042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16-12-25 09:38:33 | 只看该作者
    四种精进:

    一者,「择法精进」。佛在《楞严经》讲,一个殊胜法门与一个劣等法门的功德比例是「日劫之倍」,修一天正法胜过你修劣等法无量劫。
    二者,「择土精进」。佛在《无量寿经》讲,在娑婆世界修行1天胜过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100年。而极乐世界一天等于娑婆世界一个大劫,这个帐你算算。
    三者,「劝持精进」。劝一个人修行要胜过你自己精进,也就是说,最起码你劝一个人来修行,就等于你这个人双倍的功德——你即使二十四小时不吃不喝,在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或者打禅坐,或者是做一切善事,你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是不是?你劝一个人精进,就是多少啊?就是四十八个小时,所以胜过你精进——你劝了这一个人,跟着后面就有十、百、千、万,跟滚雪球一样!
    四者,「发心精进」。《大方广佛华严经》有讲,在〈发心功德品〉说,在无量法门无量功德中,发心功德最大,乃至占百分之七十八十,乃至占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乃至像龙女那样百分之百。
    发心分两种:一是「方便菩提心」,二是「真实菩提心」。方便菩提心是善心,就像阿难那样。阿难之所以无量劫以来不落三恶道,就在于方便菩提心很圆满,他总是想着别人。无论是善是恶,你的一念心生,你的信息遍布虚空世界。因为我们的心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国界。真实菩提心就是明心见性。明白如来藏道理,你这个菩提心一发不可收拾。「发」即是成就、爆发,你想退没有退路,你都没有办法不成佛。一念明白十方法界万法都是你,就是供养了一切佛,你就是一切佛。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3 21:26
  • 187

    主题

    225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5838
    板凳
    发表于 2016-12-25 11:19: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诸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地板
    发表于 2016-12-25 11:46: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讲记药草喻品第五(第三次修订版)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439&fromuid=986 (出处:法华论坛) 大部分人错解了"虚妄"的含义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486&fromuid=986 (出处:法华论坛) 肉团心、缘虑心、灵知心与六识、七识、八识来对照解释?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047&fromuid=986 (出处:法华论坛)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5#
    发表于 2016-12-25 11:46: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修行就是: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个人修行个人好,这是佛法的真谛,谁也救不了谁。告诉大家一句真话不要伤心哦,那就是‘’佛也不度人,唯人自渡‘’!所以我们要好好深思啊,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法,能救你吗?这世上谁都救不了谁!不要指望有老天爷,也不要指望有救世主,不要指望有神仙,要好好明白这个道理,佛都不救人,佛连他的父母都救不了,要救其母还得到忉利天为母说法,所以我们听经闻法多么重要啊!我们千万不要把幻想和希望寄托在那些五花八门的法门上,要放下一切幻想,必须把《法华经》《楞严经》学明白。这是文殊菩萨讲的,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一定要珍惜。《法华经》也讲了,「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法华经》是明讲、总讲、肯定讲;《楞严经》是明讲、细讲、正讲、反讲;《阿弥陀经》就是暗讲,把《法华经》《楞严经》的精华秘密地含藏在经文之中,就是「唯此一事实」。重要的话讲三遍,在重复一次:生死路上谁也救不了你,唯有听经闻法,自己明白了道理,自己救自己!听经闻法重要啊!所以释迦牟尼佛证道后不遗余力讲了四十九年三百余会!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6#
    发表于 2016-12-25 11:47: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诸佛如来语无虚妄!《法华经》云: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  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  此经则为阎浮提人病之良药。若人有病,得闻是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  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摘自《普贤菩萨劝发品》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7#
    发表于 2016-12-25 11:47: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假饶造罪过山岳,不须妙法两三行",《法华经》云:“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药王。在在处处。若说若读若诵若书。若经卷所住处。  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若有人得见此塔礼拜供养。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12:19: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12:20: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12:22: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