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猫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毁谤的佛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21#
    发表于 2016-12-27 16:22: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在《法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佛告诉弥勒菩萨,听了《如来寿量品》半个小时的开示,无量众生当下证到阿罗汉、辟支佛乃至地上菩萨、等觉菩萨,是不是「华开莲现」啊? 《法华经·法师品第十》讲:『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简单概括,「生一念欢喜心,蒙佛授记」,这就是「华开莲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22#
    发表于 2016-12-27 16:23: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古德云:‘因果昭昭,丝毫不爽。’佛法讲三世因果,并非迷信,而是真实不虚的道理。相信因果是积极的人生观,懂得因果,就能懂得时时觉察觉照,种下善因,自利利他。美好如意的人生皆是由清净的身口意三业而来,深信此理,以此自我勉励,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23#
    发表于 2016-12-27 16:24: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24#
    发表于 2016-12-27 16:24: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25#
    发表于 2016-12-27 17:03: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心待人,自己即佛;佛性悟人,人即是佛。修行到了“看一切人都是好人,一切事都是好事”的时候,就会发现生活中喜悦无处不在,你便拥有了一个完美的世界。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人生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憎。来是偶然走是必然,你若有一颗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心,你就最幸福。(清凉法语)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26#
    发表于 2016-12-27 17:03: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正思维》如果你念佛时想吃东西或者想救人,再比如念佛时想到观音菩萨,这都是失去正念。因为你不知不觉心被境转。所以正念偏重于定学。在圆顿法中,只要明白「如来藏」的道理,你心开意解,头头是道。头头是道即是要求我们念念在道,境界当前,一念之观,想都不要想,自性就流露出分别智慧。这是一种功夫,就靠我们时常提起观照。 怎么正念呢?别人骗你五百万,你的烦恼心都生不起来,这叫正念。如果开始起了烦恼,然后想想,骗子是谁啊?我是谁啊?五百万又是谁啊?这就叫正思维。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27#
    发表于 2016-12-27 17:04: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譬喻品第三》:若有闻者,随喜顶受,当知是人,阿惟越致。  《法华经·法师品第十》: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法华经·法师品第十》: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于我灭度后,愍众生故,生于恶世,广演此经。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28#
    发表于 2016-12-27 17:04: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身佛? 在谈法身佛、报身佛和化身佛之前,我们先来了解自己的法、报、化三身。法身是什么?   法身就是自己真正的生命,就是本自具足、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去不来、能生万法、不会断灭的这念心。这念心能见、能闻、能知、能觉,而一切千变万化的世界都呈现在这念心中;这都是法身含融一切的显现。因此这念永不断灭的心,就是我们法身。法身普贤王如来一般人总以为未出生前,自己不曾存在过;而一口气不来之后,自己也将消失于无形,认为生命就是从生到死这几十年的经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事实上,有情众生的真生命是无始无终的,而我们从出生至死亡的过程,只是一期一期轮回报应身的呈现。无始无终的法身,才是我们真生命。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29#
    发表于 2016-12-27 17:04: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报身佛?   报身,顾名思义就是报应所得之身。例如人、天人、动物、孤魂野鬼等,这些都是不同的报应身。就人而言,有些人出生富贵豪门、有些人出生贫贱寒舍,有些人长得庄严俊美身强体健、有些人长得残缺丑陋羸弱多病,有些人天生聪明伶俐多才多艺、有些人天生愚昧鲁钝笨手笨脚。为什么?这不能怪上天不公平,一切都是自己造业,自己承受果报而已。经云:「所作业不亡,纵经百千劫,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为过去所造的业因不同,所以现在感得的果报身也不一样。因果报应历历不爽,这才是宇宙间最公平的律则。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30#
    发表于 2016-12-27 17:04: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化身佛; 化身就是变化万千之身份。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和人事物的境况下,就会有不同的身份。例如:在儿女面前是父母的身份;在父母面前又成了儿女;在配偶面前是丈夫或 妻子;在同事面前则成了主管或员工;下了班,到学校在职进修,又变换成学生的身份……。虽然是同一个人,但是场合对象不同、时节因缘不同,自己的身份亦随之改变。了解了自己的法、报、化三身后,我们可以再进一步地认识佛的三身:清净法身佛、圆满报身佛、千百亿化身佛。化身普贤菩萨普贤王如来,普贤光明佛,普贤菩萨三尊的本性来讲是一体的,自性与现象来讲有区别。普贤王如来是法身佛,普贤光明佛是报身佛,普贤菩萨是菩萨的身份,实际上是化身佛。法身空寂,本自清净,周遍含融,能生万法。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乃至一切物象、心念等,都是法身所现。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心即佛心,但因无明障蔽,所以众生不能自见其本自清净与佛无异之法身。若能证悟空性,漏尽无明,所谓「无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见」,最后必能契悟清净法身佛的境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