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睡一千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22:3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睡一千年

    •   一睡一千年
        
        阿那律尊者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也是佛陀的堂弟。佛陀成道后,回到故乡弘化,阿那律便和跋提、阿难等七位王子一起跟随佛陀出家学道。
        
        有一天,佛陀在讲经说法时,看到阿那律在打瞌睡,以一偈呵斥他:咄咄汝好睡,螺蛳蚌壳内,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佛陀接着问:阿那律,你出家学道,是因为畏惧王法、害怕盗贼吗?
        
        不是的,是为了解脱生老病死苦。
        
        你虽然道心坚固,但是为什么在听法时睡着了呢?
        
        世尊,请您原谅弟子的懈怠!从今以后,我愿尽形寿,用心办道!阿那律合掌真诚忏悔。
        
        从此,阿那律更加精进修行,终日不曾合眼。佛陀对此甚为挂念,于是劝慰他:众生以食为生,眼以眠为食,就是涅槃也要饮食啊!
        
        世尊,弟子的眼睛没有关系。但是涅槃以何为食呢?
        
        以不放逸!但未达涅槃境界之前,还是需要适量睡眠的。
        
        然而,阿那律仍然坚持自己的立愿,勇猛精进于修行,分毫不懈怠,长久下来,他的眼睛终于瞎了。
        
        阿那律失明后,生活上有许多不方便,慈悲的佛陀不但为他缝制三衣,还教他修习金刚照明三昧。阿那律依照佛陀的教导,修学,不久即证得天眼通。
        
        常人贪慕轻安,讲究享受,对于修道就不能发勇猛精进心。可是如果过于勇猛,则无法得力。佛陀曾开导闻二百亿,修行如弹琴,太紧琴弦会断,太松没有声音。太紧太松都容易出毛病,唯有行于中道,把心放得平和些,才能在具足正见的修行当中,参出一点道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042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16-12-24 07:48:39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从正面以肯定的方式提出宇宙人生本体,《楞严经》从各个侧面,以‘肯定’与‘否定’交错进行,一点一滴一划,一字一句,由浅入深来阐述宇宙人生本体。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板凳
    发表于 2016-12-24 09:50: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在无量劫以前,有五位商人驶船捞宝,不幸遇难沉没,五位商人沉入海中。有只海龟突然冒出水面,并向五位商人示意:「到我背上,我载你们上岸。」当海龟顺利将人驮上岸,便精疲力尽躺在海边昏沉过去。   一阵刺痛醒来,海龟身上爬满八千只小虫吸食血肉。海龟心想,若此时立刻入海,所有小虫必将淹水而死,于是起了大菩萨愿,舍身供虫,并在临终前发了大愿,愿「未来成佛时」五位商人及八千虫蚁,转生善道,成为我初转法轮的对象,安置他们于成佛道上。依此祈愿之力,当佛已得正觉时,在鹿野苑给予五位弟子开演五比丘初转法轮。这五位弟子即是过去五位商人;而为八千天神授教,即是那八千只虫子,海龟就是世尊的前生。    诸弟子谛听:菩萨总是将众生置于自己之前,「发菩提心、行菩提愿」,必须先长养「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大海龟的故事就是悲心最佳的典范。但愿众生尽无余,远离一切痛苦及苦因。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地板
    发表于 2016-12-24 09:51: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如来藏妙真如性不生不灭,不去不来,寂而常照,周遍圆满、无所不包,妙明真心现一切万法,能现一切妙有之性质。自古以来,众口一词:“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圆教」代表作——《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是从「非空非有」二门而入,但是这个「非空非有」是「遇有说空,遇空说有」。它把八大次第圆融为一体,叫『一心三藏』。       圆顿大法,听经闻法当下成就。无修无证、一步登天,前提你能正信佛法,听懂了,深信不疑。妙不妙啊?诸佛都在赞叹《法华经》这个「如来藏」心地法门微妙。「微妙」就微妙在「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越是真理越简单;「微妙」就微妙在明白这个道理当下解脱、当下成佛。三世诸佛就是守护《妙法莲华经》,万法没有办法不称叹,因为万法都是一个「一心三藏」,都是一朵「妙莲华」。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5#
    发表于 2016-12-24 09:51: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自在不在心外,解脱不是他人带来,只在于修好这颗心,修行只有一件事,心!不要心外求法,不要心外用功,时时提起观照,在自己的心地上用功。       《法华经》中佛言:一念信解如来藏,蒙佛授记。你知道万法就是「你」一个念。没有哪一法不是一个念,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没有哪几个法不是哪几个法,凡所有相,皆是实相。时时、事事、处处,耳闻目睹身受,都是一个自己。要常常提起这个念,常作如是观照即是修心。          一心三藏就是告诉您,身心是不二的,真心是借助我们的无明之缘变现万法之相,当您知道万法都是一个自己的时候,肉身也是自己。我们的心是离一切相的当下即一切法,即一切法的当下无处不在。        天地万法都是一心变现, 这个心就是自己,您自己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明妙真心,十法界都是您所变现。        一心三藏,三藏一心,三藏是一心性具功德的妙用,三藏归于一心,万法归于一心,这才是圆顿大法的一心三藏。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2870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679
    6#
    发表于 2016-12-24 13:04: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妙法莲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6 14:13
  • 40

    主题

    1362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960
    QQ
    7#
    发表于 2016-12-24 16:39:07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世尊法久后 要当说真实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8#
    发表于 2016-12-24 17:56: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你读一句《法华经》,写一句《法华经》,讲一句《法华经》,哪怕问一句《法华经》,你的功德比虚空级的大法师——不是世界级、不是地球级、也不是国家级,是虚空级的大法师——面对整个太阳系、银河系无量的众生,讲无量的经典,把这无量的众生培养成无量的阿罗汉和辟支佛,而你的功德还要大无量倍!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看待「法师」?古今中外有没有这样的法师啊?就算有,他都不如你受持一句《法华经》,写一句《法华经》,抄一句《法华经》,问一句《法华经》。能不能体会这种法?这个法可重要!然后我们知道谁是师父啊?《法华经》就是师父!佛讲「依法为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9#
    发表于 2016-12-24 17:56: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特指究竟如来果位,他证得了一切的菩提,包括无觉菩提、不觉菩提、邪觉菩提、正等正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菩提统统证得,一切都是当人当下一个念,这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0#
    发表于 2016-12-24 17:56: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从正面以肯定的方式提出宇宙人生本体,《楞严经》从各个侧面,以‘肯定’与‘否定’交错进行,一点一滴一划,一字一句,由浅入深来阐述宇宙人生本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