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曼珠_沙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要这个业还没有成熟,你就有机会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11#
发表于 2016-11-25 21:34: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12#
发表于 2016-11-25 21:34: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13#
发表于 2016-11-25 21:35: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14#
发表于 2016-11-25 21:35: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15#
发表于 2016-11-25 21:36: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业当然它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它只是在酝酿当中,它还没有成熟,那这就是你的机会;第二个,它已经成熟了,已经变成果报了,那就不能改变了。所以,我们忏悔的时机,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个活络的业它还在酝酿,但是被你抓到了,这个业有问题了,它还没有得果报,就是处理这一块。当这个业成熟了,那你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认命了!凡是这个业得果报了,佛法叫作认命。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16#
发表于 2016-11-25 21:36: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所以你看佛法、佛教的修行重点都是放在未来、来生,佛教是一个活在未来的宗教。讲实在话,你今生能改变的有限。你今生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业已经成熟了。你打开经典看看佛陀的开示,佛陀说的所有的功德,绝大部分都在讲来生的事情。你今生很难改变了,因为它是一个成熟的业,一群成熟的业起现行了。所以佛教的思想观是这样——让你放弃今生,注意来生。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17#
发表于 2016-11-25 21:36: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凡夫刚好相反,我们太重视今生。我们是重视果报,凡夫是重果报而轻忽因地。我们是宁可重视今生而放弃来生,在果报上计较。其实你今生会投生在什么家庭,会跟谁结婚,会生几个小孩,谁做你的子女,你今生的财富有多少,基本上都固定了;你今生很快乐,不要太得意,你要感谢前生的你,那是你有一个美好的过去。你今生很痛苦,也不要怀忧丧志,也不能怪今生的你,那是因为你过去一时的糊涂。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18#
发表于 2016-11-25 21:37: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前生的你创造今生的你,今生的你去创造来生的你。当然你现在还没有创造,你现在叫酝酿来生的你,但是如果你到了五十岁以上,大概差不多了。当然你可以通过佛法去改变——忏悔、皈依、发愿去改变,所以在死亡到来之前,你都还有机会。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19#
发表于 2016-11-25 21:38: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举一个例子。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释提桓因。当然佛陀在世有很多释提桓因,其中有一个释提桓因他五衰相现。天人是很安稳的,他突然间不安本座——坐在他的座位上,坐不住了,心很躁动。他知道自己的寿命将尽,福报享尽了,他就很紧张。当然帝释能够找的就只有一个人,找大梵天。大梵天说:“这个生死的问题我没办法。那怎么办呢?刚好有佛陀出世,你赶紧去求佛陀。“所以,释提桓因赶快在生命结束之前,用神通力飞到佛陀的精舍,去面见佛陀,然后向佛陀忏悔,念了一句“皈依佛”,然后就往生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20#
发表于 2016-11-25 21:38: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举一个例子。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释提桓因。当然佛陀在世有很多释提桓因,其中有一个释提桓因他五衰相现。天人是很安稳的,他突然间不安本座——坐在他的座位上,坐不住了,心很躁动。他知道自己的寿命将尽,福报享尽了,他就很紧张。当然帝释能够找的就只有一个人,找大梵天。大梵天说:“这个生死的问题我没办法。那怎么办呢?刚好有佛陀出世,你赶紧去求佛陀。“所以,释提桓因赶快在生命结束之前,用神通力飞到佛陀的精舍,去面见佛陀,然后向佛陀忏悔,念了一句“皈依佛”,然后就往生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