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不怕慢,就怕站原创 2016-11-18 柳师兄 [url=]心上莲花次第开[/url]
匿名问: 有人说附体最喜欢吃素人的身体,所以一旦吃素的人有负能量,马上附体上去,是吗?如此说来我们一念慈悲不吃众生肉还被附体虎视眈眈的哦。 心上莲花: 1、吃素多半是出于慈悲,而慈悲心是三界之中最坚固的护身铠甲。慈悲心成就的人,不会受一切非难。想要伤害慈悲心成就的人,就像以手掌击打锐利的刀尖,刀不会受伤,只会伤加害者的手。所以说吃素易招附体,明显是违背常识的说法。 2、说这话的人,可能是在寺院呆过,见过附体在寺院发作的表现。他们这样说,是因为平时很少看到附体的,而在寺院老是见到,所以就产生这样的误解。实际上,附体的情况,不吃素不学佛的人更多,且为害更重。 3、之所以在寺院容易看到附体现象,一是因为有病的人,常会去寺院解决问题,就像在医院,是不是见到病人概率更高呢?第二种情况是,那些附体平时就在,在他身上呆得很舒服,在寺院呆不住了,就要闹腾一阵子,这时恰好就是解决问题的机会。 zhaoxin 末学请教一个问题。有法师在网上发表文章说:凡是喜欢谈论附体和神通感应的都是魔。还有其他居士也用《楞严经》来对照说,凡是好谈附体的都是外道,都是魔。请问真是这样的吗,只要讨论一下附体就成了魔了吗,请问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心上莲花: 1、《楞严经》上没这么说过,不要错解经义。《楞严经》讲的是修行路上的种种误区,在哪些地方容易误入歧途而着魔。回避不谈的态度,不是避免着魔的方法;不修戒定慧、沉溺于贪嗔痴的,才易着魔——凡事都要内外相应,才能起作用,心上没有这个根子,就招不了外魔。一切魔,皆以贪嗔痴为滋养,不沉溺于贪嗔痴,则魔自然没有下手之处。 2、而且《楞严经》上,并没有一句话排斥感应。经上说,对于感应,“不作圣心,名善境界”。意思是,如果不因此认为自己成佛证圣了,就是很好的感应——这里注意下:是很好的感应,是“善境界”,这说明《楞严经》根本不排斥感应的。后面还有一句:“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意思是,有了点进步,就认为自己成佛证圣了,生大我慢,则容易着阴魔。现在的人,大多曲解了这句话的本意,只看到后半句,对前半句选择性地无视,才说出这种明显违背经典的话。 z3323088: 我平时念《地藏经》,在一直打妄想中念完的,有时候念经非常吃力,有时候非常轻松,但是念完之后心里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念了什么,也不知道《地藏经》讲了什么。因为之前看见一篇文章,念经时候如果太关注经文意思就会着相,所以我就念经时候随着妄想打妄想,导致念《地藏经》根本得不利益,这样下去家庭事业没有往好的方向发展,变得更加严重了,最后才知道是我读诵不如法导致的,叫“熟溜病”,嘴巴成了记忆在念诵,心里却想着其他事情了,无法随文入观,最后听了对治方法课程,按照方法念诵了几天,确实对《地藏经》有重新了解了。父母在那几天关系也变好了,有说有笑,但是新鲜期一过又回到了原地,我的意思每天都念同样的内容很难有进一步观想,请问柳师兄如何让自己对地藏经每天都有新鲜感? 心上莲花: 1、读经不能为读而读,而是为了理解经义,依教奉行。更不能得熟溜病,也就是念熟了之后,嘴上念过去,而心里根本不知道念的是什么,这样受益很小的。读经宁愿读慢一点,随文入观,字字理解,句句明白,才易相应。 2、当然也有通过读经念佛持咒等方法,而入三摩地(入定)的,若想用这种方式入三摩地,则经不如咒,长不如短,越短的越易摄心。 2、地藏法门不止《地藏菩萨本愿经》,还包括《占察善恶业报经》、《大集地藏十轮经》等三部佛经。如果读熟了,得了熟溜病,那就放慢速度试试。如果放慢还是不行的话,就建议三部经一齐修,三经一咒一名号(咒指灭定业真言),轮换着来,一天一样,或几天一样。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加上地藏菩萨所说的“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记明咒”。常持此咒,能增长财富、增长喜乐,令大地丰收(从事种植业的师兄,尤其建议修这个咒)。 匿名: 听说诵经间断就没有功德? 心上莲花: “诵经间断就没有功德”,那吃饭间断了一下,前面就白吃了?水流到长江中游了,在哪个地方打了个回旋,就得回到长江发源地重新流一遍?这种说法,明摆着是没道理的,不要当真了。 但修行不怕慢,就怕站,有一天没一天地读,一曝十寒,则不易进步,收益甚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