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华经》是提纲挈领,高度概括宇宙人生本体;
《楞严经》是纲举目张,一点一滴,一撇一捺,步步深入,展开《法华经》提纲,详细具体开示宇宙人生真理;
《心经》是把《法华经》《楞严经》,从性、从理这个角度,高度概括宇宙人生本体;
《阿弥陀经》他是从相上,秘密的、含蓄的,采取瞒天过海的方式,来暗示一心三藏的本体,所以《阿弥陀经》自古以来,被说为[法华秘髓,华严小本]。
所以文殊菩萨在《楞严经》第六卷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要成佛首先要明心见性,在这个前提之下,修一切法门都能成就。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研究三藏十二部经,甚至把它读一遍都是白白的浪费时间。
我们是要利用[教下]的精华,把最关键、最核心、最要命的部分提示出来,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很奇怪的是啊,当我们在[教下]的基础上,明白了佛法的法理,你当下就是禅定,
把你禅定在[一心三藏],把你定在当下一念,叫[即教、即禅、即定],这就叫圆顿大法心地法门,一修一切修,当你当下禅、当下定的时候,你当下即是[阿弥陀佛]、即是极乐世界、即是往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