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当捷 于 2014-7-24 12:53 编辑
修学感悟:明理见道究竟有什么用?
平时群里聊天,经常有师兄提出:明理开悟只是见道位的功夫,不实修实证没有用。这话也对,也不对。
为什么对?因为我们生生世世带来无量的烦恼习气,在见道不真的情况下,确实需要经过艰苦修证才能祛除。大部分修行人属于这种情况。
为什么不对?只要见道深、信得真,真正刻骨铭心,见道与证道,可以圆融于当下一念。见道当下即证道。六祖惠能大师明白“无住生心”,当下证果。《法华经》上,八岁龙女听了一遍法华经,当下成就极果如来。当时,许多与会大众,包括智积菩萨、舍利弗尊者都不相信(都是示现给我们看的),龙女就把自己的宝珠呈给佛,向大众说,我献宝珠、佛用手接,这个动作快不快呀?快。我成佛比这个还要快无量倍,“于须臾顷,便成正觉”,也就是一念间的事啊!
有的师兄说,世上能有几个龙女、六祖啊?还是老实念佛、实修可靠。我们当然不否认念佛、实修的功用,但一定要明白,世尊苦口婆心、口口声声,都是劝我们“悟后进修”。
那么,佛为什么要强调“悟后进修”?明理开悟究竟有没有用?有什么用?有多大用?下面,我们略举几个例子,从几件小事来看一看。当然,我们是从分别法、方便说,请大家随文入观,不著文字相。
比如说,一只蚊子在叮我们,不同境界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的反应。(1)没有接触佛法的人,会本能地生起杀心,一巴掌就下去了。(2)学佛的人就不这样,他知道蚊子也是一个生命,他明白杀生有果报。所以,他会用戒律、用坚强的理智来克制、来“忍”。但这是“石头压草”,只是暂时伏住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杀心,遇到一定的缘,它仍会起现行。(3)明心见性的人是什么样呢?他明白万法一念、物我一体。看到蚊子的当下,他就知道,蚊子与自己是一个本体,都是真心本性的变现,蚊子就是自己。所以,他看见蚊子就像看见自己一样,不仅不会起杀心,连“忍一忍”“不能作恶”“不能背因果”的“妄念”也没有。到一定程度,就是见而不见、不见而见,一切了了分明,一切都不染着。到那时,有的只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当年,释迦牟尼佛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他不仅没有一点点嗔恨心,而且发大愿,成佛后第一个来度他。我们可以在这个地方细细体会,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又比如,我们见到一位异性,可能会起淫欲心。(1)没有接触佛法的人,很可能随顺这个淫欲心,造下意业、口业甚至身业,从而轮回六道。(2)重视事修、不重明理的修行人呢?他知道,淫是佛门大戒,是修行人的大患,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所以,他也会很理智地克制,或用念佛、持咒、诵经,来把压住、伏住,把心转移到佛号、咒语、经文上去,不使淫欲心起现行。但这也没有解决根本问题。(3)明心见性的人是什么样呢?在看到异性的当下,他就知道,对方与自己是一个本体,都是真心本性的变现,对方“就是”自己。他看见异性就像看见自己一样,自然不会起淫欲心。即使有些人习气重一些,会动这个心,但只要他明白万法一念、物我一体,他会马上提起观照:他(她)就是我!就在这一闪念之间,淫欲心当下熄灭!即使从第二义谛讲,无量劫中、生生世世,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兄弟、儿女,我们能够相识相聚,哪怕在大街上擦肩而过,也是多生多劫的缘分,你能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儿女生淫欲心吗?如能常常这样观照,淫欲心自然渐渐淡化、熄灭。有心的菩萨,不妨一试。
再举一个例子,大家不要生烦恼。比如,我们看见垃圾、粪便:(1)没学佛的人,一定觉得又脏又臭,一看见就赶紧捂住口鼻、躲得远远的。(2)没有明心见性的人,他知道不应该分别脏与臭、美与丑,但只是表面上、事相上的不分别,他不知道为什么,他是用“不分别”这个妄念,强行代替了“分别”这个妄念,内心深处可能还在“分别”、还在“讨厌”。所以,这个“不分别”是牵强的、不真实的。(3)明心见性的人呢?看到垃圾、粪便的当下,他就明白,它们与自己也是一个本体,都是真心本性的变现。他看见垃圾、粪便,就像看见自己一样,分别心、厌恶心,自然不会生起,自然会恭恭敬敬把它们放在垃圾桶里。即使退一步,从世间法来说,粪便不是我们自己制造的吗?在排出来之前,不是在我们体内、与我们一体吗?在进入我们体内之前,不是我们喜欢的、贪求的、美味可口的食物吗?我们的骨骼、肌肉、血液,不是他们变化而成的吗?所以,真正明白了万法一念、物我一体的人,在他心里、在他眼中,时时处处都是净土。《阿弥陀经》上讲,极乐世界处处黄金铺地,你以为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黄金吗?在佛菩萨的眼中,垃圾、粪便都是黄金!娑婆、地狱都是极乐啊!
从这三件小事,我们可以看出,明心见性与没有明心见性,修行功德大不一样啊!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真正懂得为什么万法与我是一体,什么叫“千佛一如”“万法一念”,刻骨铭心地相信,时时提起观照,比“石头压草”的办法,不知要快多少倍、多少劫?!
更重要的是,我们真正明心见性,当下就能超越轮回,取得往生的把握。如果见道真切,当下就是入信位、行位、住位,乃至直接登地、直入妙觉的菩萨!我们就离佛不远了。再往上修行,不是更快了吗?!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说:“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祖师大德常讲,“若于圆教能生实信,圆解圆修,可称圆人”“圆人修行一日,可当常人修行一劫”。我们一定要深信不疑,直下承当啊!
印广法师开示《楞严经》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