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陀如何面对谩骂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1 09:20
  • 7165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608

    热心会员宣传达人最佳新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活跃会员荣誉管理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0 16:1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一次,佛陀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天,来了一位年轻的婆罗门,因為不满他的哥哥随佛陀出家,所以就当著佛陀的面,以激烈的言辞,十分气愤地谩骂佛陀。

    佛陀静静地听完这位年轻婆罗门的谩骂发洩,然后才反问这位年轻的婆罗门说:

    「婆罗门!你有没有亲朋好友来你家拜访的经验?」

    「有啊,瞿曇!那又怎样?」

    「婆罗门!你曾经準备餐饮,来招待那些到访的亲朋好友了吗?」

    「有啊,瞿曇9

    「婆罗门!如果他们没吃你準备的餐饮,那你所準备的餐饮,最后会归谁?」

    「瞿曇!如果他们没吃,那些饮食当然还是归我啦。」

    「这就对了,婆罗门!你来我面前,对我粗言恶语,侮辱谩骂,我都没接受,那你刚才那些粗恶谩骂,最后又归谁了呢?」

    「瞿曇!虽然你不接受,但我已经给你了。」

    「婆罗门!没有我的接受,何来你的给予?」

    「瞿曇!那你说说看,什麼是接受?什麼是给予?什麼不是接受?什麼不是给予?」

    「婆罗门!如果你骂我,我反过头来回骂;你对我动怒,我也回过头来对你动怒;你打我,我也回打你;你斗我,我反斗回去,这就是有了接受,也完成了给予。反之,如果不以谩骂回应谩骂;动怒回应动怒;拳头回应拳头;争斗回应争斗;这就没有接受,也成立不了给予。」

    「瞿曇!我听以前我们有德行的婆罗门长老说,如来、阿罗汉、等正觉在面对别人的怒骂侮辱时,是不会生气,也不会动怒的。而今,你生气动怒了吗?」

    这时,佛陀回答说:

    「瞋恚永断的人,还有什麼事会让他起瞋心的呢?

    你应当瞭解:

    善於自我调伏而正当生活者,是不会有瞋心的,

    更何况是全然依於正智、正慧而生活的解脱者!

    以瞋怒来回应瞋怒,这是恶劣的人、恶劣的事;

    不以瞋怒回应瞋怒的人,

    才能赢得最难赢的战争。

    因為他不但明白对方為何愤怒,

    也能够让自己沉静而提起正念,

    不但战胜他人,也战胜了自己,

    让自他都获益,是双方的良医。

    如果有人认為这样的人是傻瓜,

    那不过是个不懂正法的无知者。

    不瞋胜过瞋恚;善行胜过不善;

    布施胜过慳贪;诚实胜过妄语。

    圣贤者不会动瞋心,也不会有害人的念头,

    但恶人执著於瞋恨,却像山那样难以鬆动。

    瞋恚的心,像匹狂奔的马;

    狂奔的马,要靠韁绳控制,

    但那控制狂奔马儿的韁绳,

    远比不上能控制内心的调伏力!

    所以我说世界上最好的调御师,

    不是那手持韁绳控制马儿的人。」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一一五二经》、《相应部第七相应第二经》、《别译杂阿含第七五经》。

    二、故事的发生地,《相应部第七相应第二经》作「王舍城竹林栗鼠养饵所」。但考量憍萨罗国為雅利安人為主的城邦,婆罗门势力较大,对佛陀尊重度也许较差,发生婆罗门骂佛陀可能性较高,所以採用《杂阿含第一一五二经》与《别译杂阿含第七五经》所记载的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主角年轻婆罗门的名字,《杂阿含第一一五二经》作年少宾耆迦;《别译杂阿含第七五经》作摩纳卑嶷(依《佛光大辞典》第六○七四页,「摩纳」有特别指青年婆罗门的意思),《相应部第七相应第二经》作婆罗堕婆闍婆罗门。虽然人物、地点记载有些分歧,但故事主要内容,三部经的记载是一致的。

    三、《相应部第七相应第二经》经文一开始,出现两位名叫婆罗堕婆闍的婆罗门,让人读来不知所以。依其英译本的註解说明,骂佛陀的是弟弟婆罗堕婆闍,跟随佛陀出家的是哥哥婆罗堕婆闍,弟弟与哥哥都叫婆罗堕婆闍之故。

    四、关於婆罗堕婆闍婆罗门,《杂阿含第一一五四经》还记录了另一个版本:经中说他不但对佛陀口出恶言,还动手抓起一把土,往佛陀身上撒去。但可能是他已经怒火攻心,头脑不清楚了,也没发觉自己是站在下风处,结果不但土没撒到佛陀,逆风一吹,还撒了自己一身,成了动怒者现世报的最佳写照,也与本则故事说的「反归自己」一样。

    五、人一旦动怒,就难以冷静,往往因此而失去理智,把学来的佛法道理忘光光,结果常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来。同时,一发起怒来,第一个身心受怒火煎迫的,必然是动怒者自己,真所谓「未得伤人先伤己」了。所以,动怒真的是一件划不来的傻事。

    六、怎样才能不动怒呢?对我执、我见未断的人,要不动怒是非常难的。故事中佛陀举了「调伏」这个大原则。调伏的落实,就是对治错误心态与行為的实践,亦即将「过」与「不及」处,调整回来。当然,在调伏与对治之前,应当先建立「动怒是不对的」、「动怒不是我的佛法修学目标」之类的坚定信念──正见,否则,调伏与对治是无从啟动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7-1-9 11:12
  • 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937

    突出贡献论坛元老灌水之王热心会员活跃会员最佳新人优秀版主荣誉管理推广达人宣传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6-10-30 16:44:42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顶礼恩师上印下广门清大法师!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荷担如来家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0-26 16:08
  • 0

    主题

    190

    帖子

    18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3
    板凳
    发表于 2016-10-30 17:03: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4335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3
    地板
    发表于 2016-10-30 21:22: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2 18:45
  • 0

    主题

    125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783
    5#
    发表于 2016-10-30 21:28: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石破天惊说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 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