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嘉察仁波切 | 文殊菩萨亲传的四句佛偈2016-10-25 [url=]噶玛噶举中国论坛[/url]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size=1em]噶举弟子学习园地
分享噶举上师教言,欢迎正信法友关注、转发,共同传播上师教言
中文翻译:伦多祖古时间:2016年10月23日萨钦衮嘎宁波遵照上师巴日译师指示,在修持文殊法门时亲见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亲自为他传授了四句言简意深的佛偈。
即:
若贪此生非行者, 若执轮回非出离, 若求自利非菩萨, 若生执着非正见。
虽然此偈出自萨迦派,但却在藏传佛教中得到广泛弘扬。
若贪此生非行者,
入行论中说只想着今生者叫作孩童,思维来世者则称为正士。因此,要想成为一位真正的修行者,不能只思考今生的快乐,而是要思量来世的安乐而精进修持。
今生所有的快乐,转瞬即逝,不会恒常驻留。如吃饭一件简单的事,前后也有很多的麻烦,首先要去买菜,然后要忙里忙外的做饭。然而饮食所带来的快乐却只是那么一小会儿,之后又要洗碗收拾。因此,今生的快乐仅仅是在两个长久痛苦中间的一小段短暂的快乐而已。而依靠修法所得到的快乐,却是长久的。
若执轮回非出离
现今的快乐很不容易获得,然而却消失的很快;痛苦很容易产生,却很不容易消退离开。因此,不止今生的快乐,贪执来世人天的快乐也并非出离,因为人天的果位也只是暂时的快乐,并没有从痛苦中解脱。
若求自利非菩萨
即便是在世间法中,如果一个人只考虑到自己,也会被认为是坏人;如果一个人处处为他人着想,也会被视作好人。大乘佛教的根本也是以利他为主,因此,当你在得到菩萨戒后,即便你不能遵守所有菩萨的学处,但只要你记住一点,不忘却利益众生获得佛果的希求心,那么就不会破失菩萨戒。
若生执着非正见
大乘佛教中说只要有我执和执相就会有不清净的见解。我执由长期积重的迷惑心而产生,心又造业,业又产生种种相,这就是佛教提到的「相由心生」。因此,如果自心不净,那么,所显现的一切也都会成为烦恼,然而若心清净,则不会产生任何的烦恼和痛苦。 噶玛噶举中国论坛微信平台:kagyuchina愿,秉承法王噶玛巴之弘愿,利益一切有情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