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何为菩萨?何为不退转菩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3

主题

189

帖子

272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8 16:2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法华经】何为菩萨?何为不退转菩萨?(附如来藏)

印广门清法师  法华楞严讲义  1周前
菩萨:「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为「觉悟」,「萨埵」为「有情众生」,「菩萨」含有二义:

一者,觉有情。「觉」是作为定语,觉悟了的众生啊!不觉悟就是凡夫;二者,「觉」是作为动词来解释,为教化、度化之义,讲菩萨的责任是教化众生。前面是自利,后面是利他,这叫菩萨道。后面的「摩诃萨」是特指明心见性的菩萨。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佛法里是一个常用的名相概念,总解为「无上菩提」,也表我们的三身功德。那细解呢,「阿耨多罗」译为「无上」,表「法身德」。这个「无上」呢,是绝待之义——没有上下,没有前后左右,没有内外空有,不要把它解释为最高、第一、冠军。「三藐」是译为「正等」,表「解脱德」,是表已得到解脱自在。「三菩提」译为汉语「正觉」,是表「般若德」,表智慧,正而不邪。就修行的次第而言,「阿耨多罗」是表究竟圆满之佛,破除四十二分无明微细烦恼,究竟圆满地了脱「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这两种生死。「变易生死」就是指我们的烦恼习气,迷惑颠倒;「分段生死」就是我们有形有相的肉团身这种生死。「三藐」是表菩萨果位,已经破除一分或者多分无明微细烦恼,证得一分或者多分法身。「三菩提」一般地是表小乘圣人的果位,已经得到正觉,解脱六道轮回。

不退转:是专门来说明这八万菩萨摩诃萨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理,已经证到不退转的境界。此境界在佛法里莫衷一是,大概有三种不退转——证到「位不退」,起码不会再退到六道轮回;有的说为「行不退」,不会退到二乘人那种心态和行为;有的说为「念不退」,这个念不退是说明菩萨的定力更加加深,乃至于到七地、八地菩萨才能圆证三不退。能证到其中任何一个不退,都叫不退转的菩萨。对于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修行人而言,一般地都说为「阿惟越致菩萨」。

阿惟越致菩萨呢,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说为七住位以上的菩萨位不退转;一种说为,七地位以上的菩萨位不退转。但是这个七住位和七地位,又有两种说法:有别教和圆教的说法,圆教也有七住位,七地位;别教也有七住位,七地位。所以对这个法我们知道就行,没有办法去执著,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在后面的《妙法莲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里讲到,无量众生仅仅听佛讲了〈如来寿量品〉就能证到等觉位。那我们可以大胆地判定,能够对《妙法莲华经》「一心三藏」深信不疑的人,为「圆教七地位」以上的菩萨。这个不算过分,就看你悟解得深与浅。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初住位」,明心见性完全是从听闻经法,不存在修证的问题——智者大师讲得很清楚,听经、读经、讲经即修!即行!即证!我们要调整这种心态非常困难!非常困难!这是我们无量劫以来的习气!师父就抓住这一点不放,始终强调这个问题。即便这样,仍有些人还容易反水倒转,而且说出一种谬论——法华会上那些佛菩萨当下成就,是大菩萨来示现的。可悲啊!你是彻底地诽谤《法华经》!那《法华经》《楞严经》不成了伪经?佛不成了打妄语?《法华经》还有什么用啊?让已经登天的人来示现一步登天,佛岂不是戏弄人?

讲这些法有罪过啊!如果这样的话,佛法只能走向灭亡,一代不如一代,很可怕啊!每一代的人都认为今不如昔,只有过去人才有智慧;只有释迦牟尼佛和六祖慧能才能成就——那你弘扬佛法干什么?佛口口声声: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他并没有讲,只有我们这一代的人能成就,后人不可能。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众生平等,而且越往后来越容易成佛,总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总是后后胜前前。是不是这个道理啊?佛法也是与时俱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9

主题

4034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689
沙发
发表于 2018-11-25 18:31: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明心见性完全是从听闻经法,不存在修证的问题——智者大师讲得很清楚,听经、读经、讲经即修!即行!即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9 09:07
  • 43

    主题

    431

    帖子

    523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39
    板凳
    发表于 2018-11-26 08:31:06 | 只看该作者
    菩萨」含有二义:
    一者,觉有情。「觉」是作为定语,觉悟了的众生啊!不觉悟就是凡夫;二者,「觉」是作为动词来解释,为教化、度化之义,讲菩萨的责任是教化众生。前面是自利,后面是利他,这叫菩萨道。后面的「摩诃萨」是特指明心见性的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