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莫言——幸福在哪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13 10:1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被五浊世界绑架的诺奖得主 莫言的幸福在哪里?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凤凰网华人佛教特约评论员专稿:中国山东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圆了中国人的百年之梦,国人为之振奋,媒体强烈炒作,网上莫衷一是,各种声音都在发出,汇合成一股强大的嘈杂流,一直挂在人们眼球。中央电视台不失时机的开始采访发问,《面对面》栏目名嘴董倩问莫言“您幸福吗?”面对亿万观众,莫言回答“我不知道”。董倩提示:“绝大多数人觉得您这个时候应该高兴,应该幸福。”然而莫言的回答很值得玩味,他说:“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但要我说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

    莫言的肺腑坦言,没有任何骄作,是直视内心的流露。在常人的眼里,能够获得世界文学的最高奖是人生道路的顶峰,从此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不仅名垂青史,而且名利双收,巨额的资金和前程无限正在为这位世界文人铺开了红地毯,无庸讳言,未来的道路是一条让人不可限量的幸福之路。但是莫言他不知道,他欲语无话,因为他看到了是压力,所以他忧虑忡忡,他能幸福吗?

    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就是因为来自于烦恼,因而放不下心。莫言说的是实话,因为他有烦恼,才会忧心忡忡,所以没有幸福。也许他在听到了获奖的消息之后,瞬间确有幸福快乐的感觉,但是接下来的媒体采访与网上评论已经将“幸福”打成碎片,陷入了不幸福的海洋,我对这种“莫言无语”的心情非常理解,当你进入那种无奈的时候,你的振奋心情已经不再!

    “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这是禅师的境界,也是所有人都明白,却无法做到的事情。当你“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的时候,心境自然宁谧,清净无欲,才有超越;不为焦点,才能平静,幸福是你心中的感觉,快乐是你不再烦恼的时候。宋代令人明室道人曾说过:“不识烦恼是菩提,若随烦恼是愚痴。起灭之时须要会,鹞过新罗人不知。不识烦恼是菩提,净妙莲华生淤泥。人来问我若何为,吃粥吃饭洗钵盂。莫管他,莫管他,终日痴憨弄海沙,要识本来真面目,便是祖师一木叉。”烦恼与菩提是一对分不开的尤物,在佛教看来他们是不二关系,也是一体的两面。烦恼压过菩提就不幸福,菩提压过烦恼就幸福,所以幸福与不幸福,关键是烦恼多还是菩提多,聪明的人掌握了菩提,起灭菩提随心所欲,摆脱了烦恼就变得聪明,反之就是愚痴。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充满陷井的淤泥五浊世界之中,菩提就是净妙莲华,菩提觉悟就在世间,就在五浊世界中得到。吃粥、吃饭、洗钵盂都是栽种菩提种子,终日痴憨弄海沙就是日常修行,开发本来真面目关键还在于你的心识,于日常之中找回你的真面目,这就是你那颗清净的心。找到了清净的心,就没有任何压力,就获得了幸福。

    莫言对幸福无法把握,是因为他没有放下,还没有找到原本属于自己的那颗清净的本真面目,他在五浊世界里面被绑架了,巨大的压力给他带来了烦恼。虽然他意识到了这都是内心所执,但是他没有放开和放下,所以他不知道幸福在哪里?澧州龙潭崇信禅师曾经向天皇禅师请教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不受烦恼的影响,天皇禅师告诉他四句话:“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这四句话同样对莫言也适用,如果他有禅师那样的境界,他就会有幸福感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