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4|回复: 8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楞严经》的核心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3 20:55
  • 4869

    主题

    2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3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1 14:16: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妙心法师阅读:
      十番显见——《楞严经》的核心
      妙心法师
      我们应该知道,楞严大定是性定,是如来禅的根本。这个自性之定的修行有两种途径。一是据因望果,二是依果行因,区别在于见不见性。
      因此,七处征心、十番显见是最关键的,也是《楞严经》的正宗分。七处征心,意在破心。十番显见,必欲亲见楞严之性。这里通过了,显见的目的就达到了。先见楞严之性,这样就会让后面的修法有了依止。
      先见楞严之性,是一真,一真现,百妄自伏。修定易见工夫。若不见楞严之性,虽观潮来潮往,心却随着声尘荡漾。这只能是据因望果,按住葫芦瓢又起,效果不好。关键问题是无依修定,就象拿着个橛子不知往哪儿钉一样。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老实按照经上,释尊的开示过程,象脱衣服剥玉米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释尊为什么要反复显见呢?甚至用得上十番之多。可见其重要性。
      楞严大定是理定,是性定。普门,十番显见,就是为了让大家见“性”。见性之后修圆通,是有依止的。如果不见性呢?修楞严定是没根的。
      我说的带果行因,就是指老实参悟“十番显见”的部分,这是如来密藏、凡圣都是一样的。一旦亲见这个见闻觉知之性,就不要再退转,老实观炼熏修,观想纯熟。这个就是“带果行因”中所指的那个“果”。让它作主修定。
      凡夫知见,我执法执,就象是“薪”,而大道就象是“火”。你又想保住身心知见这个“薪”,不舍得烧掉,又想让火焰不灭,可能吗?十番显见,顾名思义。为什么要“显”?因为不显不行,这个“见性”已经被东西层层包裹住了。
      因此,应该按经上所说,显一番就烧一层包衣,再显一番再烧一层包衣,直到十番观想纯熟,就可以“见性”了。
      开悟的《楞严》,学《楞严》却不能见性,岂不可惜啊?要做带果行因的,不要做据因望果的事,这是我给你的建议。
      三渐次之说,是方便之方便。除五辛,断淫杀,违现业,这都不是根本。外面大雨,当备雨具。但当你进入室内之后,还用得着雨具吗?楞严大定是自性之室,若能登堂入室,又何须这些雨具啊?进不了屋的时候,雨具才重要。明白了吗?
      体真止是根本,做不到才需要系缘止。一真断百妄。目标从来锁定的都是一真法界。万众归一,万法归一,万圣归一。不要把目光停留在两岸的风光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8:41
  • 0

    主题

    7630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603
    87#
    发表于 2016-8-24 13:40: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声赞叹《法华经》即为供养一切佛,受持一句《法华经》,生一念欢喜心,蒙佛授记,受持一句法华经,胜过七宝满虚空供养无量佛,这是不是都在讲法界蒙熏啊。我们一念明心见性,明白一心三藏如来藏,明白万法唯一念心所现,就可以供养十法界一切万法,这是佛的金口玉言。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8:41
  • 0

    主题

    7630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603
    86#
    发表于 2016-8-24 13:29: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声赞叹《法华经》即为供养一切佛,受持一句《法华经》,生一念欢喜心,蒙佛授记,受持一句法华经,胜过七宝满虚空供养无量佛,这是不是都在讲法界蒙熏啊。我们一念明心见性,明白一心三藏如来藏,明白万法唯一念心所现,就可以供养十法界一切万法,这是佛的金口玉言。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7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808
    85#
    发表于 2016-8-24 13:24: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6-22 15:55
  • 1

    主题

    8348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313
    84#
    发表于 2016-8-24 05:39: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楞严经》是照妖镜降魔杵,试金石,一切邪魔外道都千方百计想破坏楞严经正法久住,只要有一人讲楞严经,正法就不会灭亡!真理就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我们有一口气在,就要弘扬如来藏正法!事实胜于雄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6-22 15:55
  • 1

    主题

    8348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313
    83#
    发表于 2016-8-24 05:37: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6-22 15:55
  • 1

    主题

    8348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313
    82#
    发表于 2016-8-24 05:37: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6-22 15:55
  • 1

    主题

    8348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313
    81#
    发表于 2016-8-24 05:36: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阿弥陀佛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6-22 15:55
  • 1

    主题

    8348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313
    80#
    发表于 2016-8-24 05:36: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体真止是根本,做不到才需要系缘止。一真断百妄。目标从来锁定的都是一真法界。万众归一,万法归一,万圣归一。不要把目光停留在两岸的风光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6-22 15:55
  • 1

    主题

    8348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313
    79#
    发表于 2016-8-24 05:36: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但当你进入室内之后,还用得着雨具吗?楞严大定是自性之室,若能登堂入室,又何须这些雨具啊?进不了屋的时候,雨具才重要。明白了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