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闻法华,念佛人98%以上最终落入楞严经所说的想升情坠-闻法修学体悟3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1 09:20
  • 7165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608

    热心会员宣传达人最佳新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活跃会员荣誉管理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13:3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讲个佛门中真实的笑话吧,有个女人信佛,就整天在家念佛,有一天,他儿子回来看到她,就喊一声妈,她答应了一声又继续念佛,过一会他儿子又喊一声妈,她又答应一声,还是继续念佛,当她儿子第三次喊妈时,她很生气地跟她儿子说,喊什么喊,你没看见我正在念佛吗,她儿子也很生气的说,我是你亲儿子,才叫了你三声你就嫌烦,人家阿弥陀佛又不是你亲爸,你整天这样叫人家,人家就不烦你吗?所以说念佛不明白什么是佛,会越念越烦恼,越念我执情执越重,在楞严经叫想升情坠。
        之所以念佛的人多成佛的人少,就在于大部分的人带着强烈的我执心在念,而且自己没有觉察,不承认这是我执,认为这是坚定心,这不是坚定心。为什么不是?阿弥陀佛无时无刻不在垂手接引我们回家,看到你这样天天精进心的念佛这样坚定,为什么不来接你回家啊?好好的想明白这件事。阿弥陀经明讲:当发愿当往生。发愿即往生没有丝毫拖泥带水,问题出在了你这边了,我们要有智慧,把问题的根源找到。
        我们要成佛,念这个阿弥陀佛,首先要明白阿弥陀佛是谁?是什么意思?就如你去找人,你要知道这个人长什么样子,叫什么名字一样。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一定肯定的说您在搞迷信。迷信,它的真实义是指不信解正法的人。迷:自己不明白,不知道,而认为自己知道,迷在里面不愿意回头。一般要问别人来鉴定自己,自己不能自己鉴定,自己不能肯定自己,不能自己把握自己的法身慧命,所谓有道无道自己知道,不能明明白白的自己来印证自己成佛的人都是在搞迷信,因为佛在法华经中有讲,一念信解法华经一字一句当下蒙佛授记,授记就是告之你不久将成圆满佛的意思。而佛在其它经没有这样讲,这样以来大家就很清楚哪部经是你成佛的关键!明白了什么是迷信,我们来看现代的念佛人。你问他,你念佛多长时间了啊?“我念佛三年了”,那您现在往生有把握吧?“还没有啊”他们都这样回答是吧?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往生,是在迷信认为这样能成佛,只是鼓励自己这样念要往生,愿望是好的,但至于能不能成要听天由命了,而不能明知自己怎么成佛那是不行的,所以这不是正信啊。
        那我们来看看这个迷信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吧。九法界的众生形形色色什么样的都有,有的人什么佛啊因果啊全不信,认为什么也不信就不迷信了,其实他们也在迷信啊。迷信贪嗔痴啊,怎么迷信贪嗔痴啊?迷信我多得到就是拥有了(真法是这个法界是平等的没有人占便宜也没有吃亏)。迷信与我针锋相对的,污蔑攻击我的,我就应该恼怒还要还击他,而且是不由自主的情绪,这就是嗔恨心啊。迷信的认为那些学佛求上进的人是可笑无聊的,这即是愚痴啊!法不管你信不信就这样存在的。你无法相信不能代表法就不存在。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固执的认为没有因果报应,如果没有因果也就不会有穷富之分,大家都一样了。如果没有因果就不会有人长相漂亮有人生来丑陋。这是一个层次上的迷信,也是最低级最可怜的。最后自己被自己的这种低级迷信搞到三恶道里受苦去了。
        再来看上香拜佛的,这类人在什么都不信的人眼中算是有信仰的,那么上香拜佛的人是不是在迷信呢?可以这样说,再没有受持法华经以前上香拜佛的人是在搞迷信,但是是轻度迷信,非常好挽救的,至少他们知道,要回家就要找路啊,就像一个在找水源的人,他知道要往山上走才能找到水源头。但有一点,不明白法理你光上香拜佛是不能成佛的,不能成佛就是不能成啊!没有一部佛经上讲上香拜佛能成佛,也没有一尊佛来世间度众生带领大家去上香拜佛的,没有。佛来世间只给他的学生做一件事,就是开示。开示让你入佛知见。你明白什么是佛你就是佛。法华经就是讲什么是佛,所以你明白了法华经佛就给你授记。明理是这样的至关重要!但上香拜佛的人能给自己的来生积下福德。成佛不仅要有福德,还要有功德。什么是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见你本来自性,本有的光明妙性是功。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说来说去,还是要你明理,想真正做到这些非明理之人不可啊!知道功德后还要知道菩萨不受功德,只有不受功德才有功德,不惦念功德的大小,功德才会无量大。
        比前两个迷信再往上还有轻轻度迷信,指那些天人,阿罗汉,缘觉,辟支佛等的见解,这些境地的人还没有达到圆满佛的究竟果地却已经各自执著自己的境界不放手起来,他们的苦少了很多也很难往前再迈一步。甚至有的就自认为自己的境地就是佛的境地了!以至于误导了许多众生学他。从而造下无量业后悔莫及。他们的这种迷信比较难纠正。用前面那个比方继续讲就像那个找水源的人已经上山了,有的人把雨水积成的潭当成水源,有的人把山间的小溪当成了水源,而没有找到泥石下的泉眼。错把潭溪当真泉,真是可惜啊!有一句话讲的好啊:“成功往往只差一点”,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其实就是讲心态决定一切,有了成就还能不能查检自己。麦穗成熟之时头都是低下的。。。
        上面讲迷信讲了这三类情况,那么正信又是信什么呢?按照法华、楞严的真实义,只有信解法华经才是正信,这个必须要尊佛语,佛是过来人,我们要相信。且看法华经处处都有提示:


    佛说宣说此《法华经》非常珍贵,稀有难得听闻到,以昙花做比喻。并说诸佛下世只为宣讲这部经而来,此经是最上乘,是一佛乘,再没有第二部经能使众生成佛。原文 :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佛又进一步说自己过去所传三藏十二部经典皆为方便引导众生最终归入此《法华经》,乃至闻佛所说方便法成阿罗汉,辟支佛等果位者,若不受持此《法华经》者,佛说他们非佛弟子,何况成佛!!原文:
    ‘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未来诸佛、当出于世,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欲以佛之知见、示众生故,欲以佛之知见、悟众生故,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
    ‘又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所以者何。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人难得。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佛以火宅喻提醒众生,三界皆火宅,就是最苦最危险的地方,先引导众生出三界,以三车为引,三车就是三乘,即声闻、辟支佛、佛乘,先离火宅再引导众生入一佛乘成佛。原文:
    ‘舍利弗,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殷勤方便、勉济诸子火宅之难,然后各与珍宝大车。如来亦复如是,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而作是言:“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勿贪粗敝、色声香味触也。若贪著生爱,则为所烧。汝速出三界,当得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汝等但当勤修精进。”如来以是方便、诱进众生,复作是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自在无系,无所依求。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而自娱乐,便得无量安隐快乐。”
    ‘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
    ‘舍利弗,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何以故。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
    ‘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受持一句《法华经》佛与授记,即得作佛。宣说《法华经》者则为如来使。并告《法华经》是诸经之王。原文:
    尔时世尊因药王菩萨、告八万大士:‘药王,汝见是大众中,无量诸天、龙王、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与非人、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如是等类,咸于佛前、闻妙法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乃至合掌恭敬。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
    ‘药王,若有人问,何等众生,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应示、是诸人等,于未来世、必得作佛。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愍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
    ‘药王,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于我灭度后,愍众生故,生于恶世,广演此经。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具体的法理与法义请大家观看印广法师版本的法华经精华开示视频你就会明白,此开示非常重要,简练概括出契入宇宙人生真相的五个关口:从人到底有没有来世这一敏感问题引出宇宙人生真相的五关,一、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四大假合;二、虽然都是四大,却森罗万相--非同非异;三、为什么会造成非同非异这种现象呢?--随心应量;四、四大从何而来?--心现识变;五、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是什么?--一心三藏。修行人把这五关搞清楚搞明白就通达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当下自己印证自己当下成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7 21:01
  • 0

    主题

    156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279
    地板
    发表于 2016-6-20 08:36: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22-7-21 10:24
  • 2118

    主题

    2万

    帖子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682

    活跃会员最佳新人灌水之王论坛元老热心会员突出贡献

    板凳
    发表于 2016-6-20 00:01: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修行人把这五关搞清楚搞明白就通达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当下自己印证自己当下成就。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22-7-21 10:24
  • 2118

    主题

    2万

    帖子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682

    活跃会员最佳新人灌水之王论坛元老热心会员突出贡献

    沙发
    发表于 2016-6-20 00:01: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