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因果规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6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2 15:5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的基本教理。
『因』就是原因,也叫因缘。『果』就是结果,也叫果报。『业』就是指一切身心活动,分为身、口、意三业。『报』就是业的报应,即由三业的善恶所导致的后果。

因就是业,果就是报。

我们凡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动一个念头,都是种因;随其善恶的性质和分量,都有恰如其分的结果在后面,迟早总要由自己受到的。概括地说,种善因得乐果,种恶因得苦果。其实,怎样的善得怎样的乐报;怎样的恶,得怎样的苦报,也有恰如其分的一因果律气佛说:一行上品十善者得生天,中品十善者得做人,下品十善者得做阿修罗;犯上品十恶者得落地狱,中品十恶者得堕饿鬼,下品十恶者得沦畜道三说明十善十恶是六道轮回形成的业因,六道轮回则是十善十恶应得的果报。人生本是业果的相续,而『来先去后作主人』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便是因果业报的主体。它把一个人前业所作的善恶业带列现世来,又把今世所造作的善恶业带到后世去。阿赖耶识,意译藏识,它含藏诸法的种子,好像储存各种信息一样。由业因到果报,由果报,到业因,生来流转,轮回不息。人生的苦乐,世运的盛衰,都是业力所招感。所以佛说:『自作自受,共作共受。』《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一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意思是『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反之,不造作业因,也不会得相应的结果。由此可知,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不虚弃,果无浪得。正如《涅?(注)经·矫陈品》所说:『气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世间法是如此,出世法也是如此。 因果规律并不是佛陀所规定或制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佛陀只不过把它揭示出来罢了。印光法师说:『如来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可见连诸佛菩,尚不能超出因果之外。何况我们凡夫,不管你信与不信都要受因果规律的制约。

因果贯通三世:有些人认为,人生一切都是偶然,没有什么前因后果;人死后,躯体便消灭,神识也飘散;有些人看见好人受恶报,恶人得善报,便坏疑因果,怀疑佛法。这是由于不明白因果贯通三世的道理。佛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说明我们今生所受的善恶果报,都是自己前世所种的业因,是自种因,自受果。而现前身口意三业时时造作的业因,又正是自己未采应受的果报,前因后果,循环不断,也没有丝毫差错。经中又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百千劫』是很遥远的时候,『所作业』是自己所种的远因,远在百千劫前种的业因,并不会自行消失。『因缘会遇时』指现在因缘成熟,果报还自受『还得自食其果,关于果报的早迟,大体有三神情况:(1)现报:即现在做善事,现在享乐报;现在作坏事,现在受苦报。(2)生报:即今生作善作恶,来世受乐报受苦报。(3)后报:即现在作善作恶,到第二世、第三世,乃至百千万亿劫后,才受善报恶报。后报虽然早迟不定,但只要种下业因,没有不受果报的。所以说:『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为什么恶人会获乐报呢?这是由于他过去生中培植的善根深厚,现在因缘又成熟,因此享乐报。如果他今生不作恶事,福报就更好。至于他今生所种的恶因,也不会自行消失,将来因缘会遇时,必然会受应得的恶报。如像官田贵人家的子弟,吃喝嫖赌,任意挥霍;终有一天会倾家荡产的。至於善人遭受恶报,这是由于他过去所造的罪业深重,而现在因缘(条件)已成熟,所以先受恶报?如果他今生不行善,恶报会更重;另一方面,他今生所种的善因,也并没有消失,未来必定会受相应的乐报。如像一个重罪犯人,没有被立即处死,他有悔改,立了功,但是功小罪大,不能完全赦免、只是将重刑改判轻刑。如能继续立功,积累的功劳又多又大,则不仅全部赦免其旧罪,而且还会受到奖赏,受到重用,获富致贵。唐代玄奘三藏的皈依师父、印度高僧戒贤法师,是那烂陀寺住持,戒行精严,德望很高。他有一次患很痛苦的病,甚至无法忍受,准备绝食而死。这时得到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开示说:『因为你在过去生中,曾经多次做国王,作过不少危害人民的罪恶,本来应该长期堕地获受恶报。由于你今生努力弘法度生,所以才受这点世间的小苦,来抵消长劫堕落地狱的大苦,你应当忍受,并恳切忏悔,病苦自能消除。』戒贤法师依照办理,后来疾病痊愈。这种事假使不明白是过去种的因,人们可能会说戒贤并不是得道高僧,或者说这种大修行人,还患这么痛苦的病,佛法有什么灵验和利益呢?其实三世因果,错综合久杂。有的是转后报、重报为现报、轻报;有的则是转现报、轻报为后报、重报。这点必须了解。

转变全由心念:因果是活泼泼的贯穿一切事理的,决不是庸俗的『宿命论』和死板的『定命论』。例如,现在是过去的『果』同时又是未来世的『因』。业因既随时变迁,果报自然也能随时转变。人们所常说的气命运气实际就是业因果报。弄清因果的道理,才明白『命』、『相』之所以然。从十二因缘的道理解释,我们的身体就是由果报所生的,也是来受善恶业报的,所以叫做气报身气一个人相貌的好坏,寿命的长短,命运的穷通,属于依报。正报有福,依报自然也丰富满足;正报无福,依报也是困窘恶劣。我们今生所受的正报和依报,都是过去种的气因气现世结的『果』,并不是从外来,全是自作自受。 一个人的『命』和『相』正是这些业因果报的体现。佛法从根本上揭示了『合』和『相』的原因及由来,却不教不去算命、看相、求签、问卜。因为这是舍本逐末,徒劳无益的。『命』和『相』算也是这样,不算也是这样。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现在的『因』才能转变未来的果』。转变的关键又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的心念。因为一切唯心造。 心既能造业,也能转业。即是『转变由心』的道理。如果只是『知命』、『安命』还是消极的、无益的;必须改造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未来,才是积极的,有益的。所谓『相随心转』、『境随心转』、『命自己立』『福自己求』以及『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都是说明这个道理。六祖慧能大师也曾说:『一切福田离不开自己的心气能从自己的心田去寻找,是没有得不到感通的。古往今来许多事尖以及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都反复证明这些道理是真实不虚的。明代人袁了凡被云南孔先生推算终身命运,某年考试中第几名,某午当贡生,某年做知县,都一一应验。因此确信人士一切遭遇,是命中注定,自己丝毫无能为力。后来,遇见高僧云谷掸师告诉他,方才懂得命运既是有一定,又是能够改造的。便从此立志造命,广积阴德,每天记『功过格』严格检查言行心念;并诵持经咒,以求感通。从这以后,孔先生所算的命,全不验了。孔先生算他寿命只有五十三岁,没有儿子。结果他活到了七十多岁,不但有儿子,并且很成才。晚年他将自己一生改造命运的经验和体会,写成了《了凡家训》(现名《命运的选择》)来教育后人。我们要想创造未来的幸福,掌握自己的命运,首先必须『深信因果』。
(《观无量寿经》语),因为世尊在『顿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之后,到各处说法度生,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总括说一句:不外因果报应四字而已。所以,修学佛法的人,要深信善恶的因果律,知见才算正确;否则,若不深信佛语的善恶因果律,那就叫做邪知邪见了『(定因老法师讲述《八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第一七六页)只有在深信因果的基础上,才能自觉地止恶行善,戒杀盗淫,不种恶因;勤修十善,广种善因。这样即能转变并消除过去的罪业,又能培植现在和未来的福德。这是一条正确的做人处事之道,也是自利利他有益于社会国家之道。就从更高的要求来讲,我们修行佛法的人,真要了生死,生净土,度众生,成佛道,也必须从深信因果止恶行善做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