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学习分享敏感答疑第七十九:印广门清答疑妙善“篡改佛经”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21-5-6 06:42
标题: 学习分享敏感答疑第七十九:印广门清答疑妙善“篡改佛经”


印广门清答疑妙善“篡改佛经” ——敏感问题解答第八十二
http://www.fahua123.com/thread-158739-1-1.html


(5月5日)主题分享


答疑妙善“篡改佛经”——敏感问题解答第七十九感悟分享

1、非因缘非自然:
     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皆即如来藏性,明白了真心本来面目,因缘法也是真心本来一念变现(事造功德),自然法也是真心本来具足(性具功德),法尔如是;
《楞严经》卷四“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即“非因缘非自然”。

2、非和合非不和合:
   《楞严经》卷二“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和合妄生,和合妄死”:都是我们的妄想和合,心色二法,想相为身;一切生灭现象当下即是不生不灭的真心本体妙用。
     离「诸和合缘」——离一切相而见空性,通教所谓无为法(破一分无明);[及不和合]——通教的观空无为法也空,(否则的话如何破四十二分无明?)「诸生死因」,包括分段生死,包括变易生死;离「诸和合」和「不和合」因缘,一定是「一心三藏」属于圆满菩提。不舍一人,不缺一法;也还不多一人,不多一法。尽虚空遍法界,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就是当人当下一个念,从根本上来讲,你不能讲它是和合生,也不能讲它是不和合生。

3、无分别法不妨分别,分别不妨无分别:
     圆融:无漏真净大法,见万法一性一心,万法一念变现。
比如有几盏灯同时亮,每盏灯的光,互相交错,彼此不相妨碍,这就是融和、融通、交融,圆融。
圆通:一心一性现万法妙用,大至佛刹小至微尘,尽足为一真法界全体,真实圆通,从真启用,度众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都是不动而至。
     灯是个别独立发光体,但所发出的光是相互融通的;在差别中不否定整体。差别的任何个体各有其价值和作用,而价值与价值彼此之间,不相妨碍,且相辅相成。
     圆满:不漏一法一相,万法一念变现,一念变现万法。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互总为总,互为表里,互为因果,因彻果海,果彻因地。

4、佛法与时俱进的,唐朝玄奘大师翻译经典,也是按照唐朝的语言风格翻译;历代祖师大德开示风格迥异,也是根据当时当地众生的根性作开示;现代人讲经说法,也要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性,能讲通一心三藏,圆融世出世间一切法,哲学,社会,科学,文学,心理学,各教各派,……等,印广法师也。
——济南左开
2021.5.5


    师父讲记中,有讲,不可取,不可舍。

    不可取:双离空有即离一切相。

    不可舍:即圆融空有,即一切法。

    楞严经第二卷第九番显见,显见超情云:

    非因非缘,亦非自然。

   (非不因缘)此句经文没有,祖师认为,翻译有漏。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故师父无有篡改经文之谈。

    圆顿行人,永远在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的当下。
——释妙根法师
2021.5.5


    超越空有,是警示那些停留在空  有上的修行人走出误区。

    经文都在描述这个心到底长啥样,从多个角度维度来表达心的特征。佛为恒顺地球人习惯,硬把一个东西分成理和事两个概念,再对两个概念不辞辛苦的解释达到地球人能理解的程度,佛慈悲啊。

    古经文对于现在时空点的人来说,都是新概念,不解释清楚透彻理解上必有偏差,师用朴素的文字就将这个心的特征描述个彻底,不多不少,严丝合缝,完全契合。

    妙善只是在混淆视听,将解释经文与篡改经文偷换概念,以展示自己,招收学员。没见性很难去辨别她讲的东西对不对,所以,师一直忍辱负重在妙善所在的群护持着那些还未见性的众生,法华师兄及师父们也在用不同的方式护持妙善所在的各群,跟师做着同样的事情。
——上海嘉定当开
2021.5.5


     当忍感悟:
1.究竟处:是指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个东西,而且它真实存在,永恒不变。当年佛没讲清,俺也讲不清,但心里知道。

2.是故,此一即三非三,此三即一非一。此总即别非别,此别即总非总。此别即彼非彼,此彼即此非此。
     就这段经文来讲:总别:是讲体用的关系一一互为总别。
     彼此:是讲相与相的关系一一互别为别。
     无论互为总别还是互别为别统统将性相圆融为一个本体。
——释当忍法师
2021.5.5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4.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