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5|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入地如水:就是从泥巴里钻下去,他把地看成虚空。怎么「履水如地」呢?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 10:0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入地如水:就是从泥巴里钻下去,他把地看成虚空。怎么「履水如地」呢?在水上走跟在地上走路一样,因为他把水看成是固体。而「入地如水」把固体看成是液体,无非是通过自己的心力,来使自己与外部的环境来沟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22#
    发表于 2017-1-3 13:03: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诸法所生,为心所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21#
    发表于 2017-1-3 13:02: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诸佛如来语无虚妄!《法华经》云: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20#
    发表于 2017-1-3 13:01: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说是妙音菩萨品时,与妙音菩萨俱来者八万四千人皆得现一切色身三昧。此娑婆世界无量菩萨,亦得是三昧及陀罗尼。 尔时,妙音菩萨摩诃萨,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多宝佛塔已,还归本土,所经诸国六种震动,雨宝莲华,作百千万亿种种伎乐。既到本国,与八万四千菩萨围绕,至净华宿王智佛所,白佛言:世尊,我到娑婆世界,饶益众生,见释迦牟尼佛,及见多宝佛塔,礼拜供养,又见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及见药王菩萨、得勤精进力菩萨、勇施菩萨等,亦令是八万四千菩萨得现一切色身三昧。 说是妙音菩萨来往品时,四万二千天子得无生法忍,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9#
    发表于 2017-1-3 13:00: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旙、衣服、伎乐,乃至合掌恭敬。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  药王,若有人问,何等众生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应示是诸人等,于未来世必得作佛。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旙、衣服、伎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愍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药王,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于我灭度后,愍众生故,生于恶世,广演此经。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药王,若有恶人,以不善心,于一劫中,现于佛前,常毁骂佛,其罪尚轻。若人以一恶言,毁訾在家出家读诵法华经者,其罪甚重!  药王,其有读诵法华经者,当知是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则为如来肩所荷担,其所至方,应随向礼,一心合掌,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旙、衣服、肴馔,作诸伎乐,人中上供而供养之,应持天宝而以散之,天上宝聚应以奉献。所以者何?是人欢喜说法,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8#
    发表于 2017-1-3 13:00: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旙、衣服、伎乐,乃至合掌恭敬。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  药王,若有人问,何等众生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应示是诸人等,于未来世必得作佛。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旙、衣服、伎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愍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药王,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于我灭度后,愍众生故,生于恶世,广演此经。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药王,若有恶人,以不善心,于一劫中,现于佛前,常毁骂佛,其罪尚轻。若人以一恶言,毁訾在家出家读诵法华经者,其罪甚重!  药王,其有读诵法华经者,当知是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则为如来肩所荷担,其所至方,应随向礼,一心合掌,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旙、衣服、肴馔,作诸伎乐,人中上供而供养之,应持天宝而以散之,天上宝聚应以奉献。所以者何?是人欢喜说法,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7#
    发表于 2017-1-3 12:59: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云:“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6#
    发表于 2017-1-3 12:59: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不管在修行、人格、财富、技术等任何方面,如果你自认为很了不起,其它人都不放在眼里,这种傲慢就是增上功德的最大障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5#
    发表于 2017-1-3 12:58: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在世间,有些人性格特别粗暴,他们的语言、表情、行为让别人胆战心惊,始终给别人带来恐惧感,这也是一种缺点。其实,作为大乘佛教徒,我们已经让诸佛菩萨作证将身语意奉献给众生了,所以我们是众生的仆人,是为众生服务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对众生粗暴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4#
    发表于 2017-1-3 12:58: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当然,如果没有学习佛法,要想身心调柔是有一定困难的。只有长期学习佛法,人的身心才会逐渐变得调柔,而一两天的学习不一定马上见效。今天你刚进经堂时特别粗暴,下课后就彻底调柔了,神情非常柔和,走路也非常轻柔,这是不太可能的。但只要坚持听法,性格和行为慢慢就会发生大的变化。其实,从一个人外在的言行举止,也能看出他有没有受过佛法的教育。如果受过佛法的教育,那不需要假装和造作,言行举止自然会和其它人有所不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