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3|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百女子入佛门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9-5 09:41
  • 3万

    主题

    4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13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09:2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百女子入佛门

    •   五百女子入佛门
        
        舍卫国东南方的汪洋大海之中,矗立着一座美丽的小岛。它四面环海,与陆地遥遥相对,仿佛是一块与世隔绝而又可望不可及的人间仙境。
        
        小岛地势平坦,宛如突兀在海平面上的一座别致绮丽而神秘莫测的平台,况且岛上还有一座真正的平台——香华台,它被那浩瀚无垠,深邃宽厚的蓝色拥托着,更添几分神灵妙趣。
        
        岛上树木花草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整个小岛笼罩在一种清香淡雅,纯净光洁的氛围中,给人沁人心脾的舒畅感受。
        
        这宝岛上的主人是五百名婆罗门女子,更是非同一般,个个才貌出众、品行高尚。她们闲居僻静之地,远离纷杂的尘世,绝不沾染世俗的污浊和卑陋。
        
        五百女子都相信万事万物必定自然运转的道理,而且都非常诚心礼敬天地。每天专心致力于道术的学习,不断地进取,从不懈怠偷懒。也正是因为她们离群索居,又独自信仰、专修己道,所以对天下事不闻不问,消息闭塞,对佛教在世间的流传和盛行就更是无从知晓,既然不知道,也就谈不上什么信奉尊崇了。
        
        就这样,她们在孤岛上过着平静孤寡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过于平淡、毫无起伏的日子,难免有些女子会发些感慨:
        
        「我们生为女人身,从小到大,从大到老,生命短促,时光又过得那么快,我们的肉体会一天天地衰弱、枯萎,直到死去。这个命运恐怕是谁也逃脱不了的。与其空耗时光,坐以待毙,不如趁早到香华台上许个愿,说不定能改变一下我们的命运呢?」
        
        五百个婆罗门女子相互簇拥着登上香华台。分头去采香华,不一会儿,人手一枝,聚集到一起,一齐屈膝跪在台上,将香华捧在胸前,虔诚地低头默念,然后向着天空,齐声发愿:
        
        「愿苍天垂恩,让我们这五百女子生在梵天之上,长生不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远离那充满罪恶、欲望和污秽的凡尘,摆脱那引起无穷无尽的忧虑、烦恼和悲愁的俗界吧!」
        
        这些女人还在香华台上设置供台,摆上供品,燃起香花。一连几天,青烟香熏袅袅不绝;五百女子日以继夜,长跪不起,祈祷梵天神明显灵,满足她们的愿望和期求。
        
        膝盖肿了、噪子哑了,使人疼痛难忍,但她们仍祈求着,祈求着……。
        
        佛陀看见这五百女子心诚坚定,也是她们得渡的因缘成熟了。于是,世尊率领众多圣弟子飞腾升空,向着孤岛而来,降落在香华台上。
        
        经过数日以来的焚香祈祷,五百女子此时已经疲累不堪,她们虚弱的身体摇摇欲坠,眼看就要支持不住了。就在恍惚迷惘的时候,心中猛然一亮,精神为之一振,个个大睁双眼,因为眼前是从天而降的一位尊者,端坐树下,平静而慈祥地望着她们,他的身旁有五百个侍从簇拥着。
        
        这些女子大喜过望,所有的疲惫、劳顿以及疼痛全拋到脑后,不约而同地惊呼道:
        
        「是天神!是天神显灵啦!他听到我们的祈求,来解救我们啦!」她们激动得声音在打颤发抖。五百个女子顿时欢喜雀跃、泪流满面。兴奋地相互拉扯、拥抱着,相互庆贺、告慰着。
        
        正在这些婆罗门女子欢天喜地相互拥抱的时候,只见一位从天而降的天人高声说道:
        
        「这不是天神,这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之中最高无上的至尊,名号为『佛』。佛的法力功德,不可思议,能帮助一切众生脱离轮回,免受三毒苦厄。」
        
        五百个女子惊叹不已,立即叩拜佛陀,倾诉她们的心事:
        
        「我们生在人生间,又是女子,难免会沾染到那些丑恶的气息。因此我们决心远离尘世,精进修行,解除生死痛苦。恳请佛陀教导佛法,让我们开启智能。」
        
        佛陀回答说:「你们是出于善良的本性才发此愿的。世上有两种行为所带来的报应是最快速明显的。那就是善有善报,施善得福;恶有恶报,行恶遭殃。世间的苦和天上的乐,为人处事带来的烦忧和无欲无为所伴随的寂静,哪一个才是值得追求的呢?」
        
        接着,佛陀开始为这五百个婆罗门女子说法,当佛陀说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时候,那五百个婆罗门女子异口同声地回答:「愿皈依佛陀,聆听教法,认真修学!」
        
        说话间,五百个婆罗门女个个头发脱落,身着修行袈裟,俨然是五百个皈依佛门的比丘尼。后来,这五百比丘尼继续在此香华台精进修佛,最后皆开悟证果,脱离三界生死轮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3 18:00
  • 0

    主题

    4113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041
    15#
    发表于 2016-12-25 15:09: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4#
    发表于 2016-12-25 14:54: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的妙处真是不可思议。    学佛的人须知法华经有多种妙处,如做畜生的听经闻法就可投生做人,在地狱里受苦的听经闻法就可以生到天上。因为有这种的意义,所以有些人就去念诵经典,并依照经典上的方法去修行。不过修行时千万不能自满,不要以为念经就有功德。你若生出自满的心,不但没有功德甚至可说是白费的。仅仅种下一点善根,修道的人切记不要自大,不要贡高我慢,处处须要谦恭和蔼。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3#
    发表于 2016-12-25 14:53: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莲花的功德“微妙香洁”。菩萨以大智慧不住生死,以大悲心不住涅槃。菩萨发了大愿,若如莲花生在污泥中,不为污泥所染。菩萨修莲花之行,即悲智之行,熏一分现行,就成功一分种子。现行与种子同时存在。种现熏生、因果同时。       莲花处处彰显《法华经》“开权显实”的道理,因为莲花花朵与莲子同时存在,有花就有子,有子就有花。诸法实相,将三乘引归一佛乘。       万法回归当下,心为身主,身为心用,故必须以修心为本,为根,为正,诚修心性破无明,持经修行严律己。如来藏好像一粒种子,身体就好像大地,种子种在大地上遍地开花结果。一切万法皆由心作主。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2#
    发表于 2016-12-25 14:53: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莲心.妙法华〕         莲华喻 『如来藏心』 ,因果交彻,染净一如,方华即果清净自在。天地万法唯一念真心随缘显现,我们的智慧就是清净心,时时处处自在妙用。经常观照「如来藏」,观照清净心,形成习气以后,你想打妄想、想生烦恼都生不了。这就是圆顿大法——「一步登天,无修而修,无证而证」。        如来一切所秘要之藏,智慧可用不可见。清净当下,一切的万法都是《妙法莲华经》此「法华三昧 」 。 每个人都具足清净明妙的如来本性,只因我们的烦恼习气迷失而得不到真实妙用。因此修行的目的就是去除我执和烦恼习气,使我们在如来果地上的无量种智慧德能能够现行妙用。        一切的心念皆归于大光明藏,对正法、实法已经信解。我们见闻觉知,六根的根性本来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听闻正法身口意这三业就是「六种震动」,此为转识成智。意识心把六根、六尘、六识这一十八界圆融为一体,无非是这三业,所以我们要明白「用心」的重要。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1#
    发表于 2016-12-25 14:53: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念随喜”之“一念”真实义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这里的“一念”真实义: 是指刻骨铭心体悟相信了 “天地万法皆当人当下一人一心一念之所变现,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这个世界只有一尊佛,一个人,一个念而已。 一尊佛,即是卢舍那佛,即是圆满报身,即是空不空如来藏; 一个人,即是毗卢遮那佛,即是清净法身,即是空如来藏; 一个念,即是释迦牟尼佛,即是无量化身,即是不空如来藏; 一尊佛,一个人,一个念皆是一心变现;  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皆是一佛变现;  报身,法身,化身,三身是一体; 空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 如来藏,其实就是一个如来藏。 明白此理,即是真正的“一念随喜”。<转>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0#
    发表于 2016-12-25 14:53: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讲记药草喻品第五(第三次修订版)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439&fromuid=986 (出处:法华论坛) 大部分人错解了"虚妄"的含义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486&fromuid=986 (出处:法华论坛) 肉团心、缘虑心、灵知心与六识、七识、八识来对照解释?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047&fromuid=986 (出处:法华论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9#
    发表于 2016-12-25 14:31: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中,佛还告诉我们:“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一念信解,蒙佛授记”!所以,恳切祈请每位大德菩萨,大家都要发起勇猛之心,发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多多介绍亲朋好友加入“共修群”,共同学习一乘了义大法,听经闻法,当下成就!如果我们能每天介绍5位菩萨进群学习法华楞严,功德福报不可思议!即使他不信佛,看到“大乘妙法莲华经”这几个字,都种下金刚种子。我们和亲朋好友,都将得到生生世世的解脱!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至诚感恩顶礼各位大德菩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5 14:39
  • 0

    主题

    398

    帖子

    37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31
    8#
    发表于 2016-12-25 13:55: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善恶有报,唯人自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0-3 21:26
  • 187

    主题

    225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5838
    7#
    发表于 2016-12-25 13:36: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中,佛还告诉我们:“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一念信解,蒙佛授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