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2|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二0整改之通知 鉴于法华道场当前乱象,特作如下决定: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17:3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心三藏-_B0F1s 于 2016-12-20 20:00 编辑

    四.二0整改之通知
    鉴于法华道场当前乱象,特作如下决定:
    1.       除印广讲记牒片、文本资料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资料以外,其他一切古今中外资料一律禁止在内部网络群坛刻印、播放、流通。以免交叉滥混,变质原味。亦免自讲疏漏,自他受报。再免互相猜忌、是非人我!
    2.       其中已在流通的资料,由当事人(讲者,刻者,印者,传者,播者,读者)自行下网、收藏、乃至销毁。珍惜原讲!透彻原讲!敏感时期,至嘱至嘱!
    3.       法华弟子登台或网群讲课,一律禁止摄像、录音。需直播者,应经讲师本人同意,印广法师认可。
    4.       低位、低调!讲师皆以学人自居!不要装腔作势,更不可不懂装懂乃至违背原讲、狂妄说法!多于关节处,提醒信众归读原讲。老师尚在世,无非帮助信众解读原讲,共同领悟、互动。不要急于立宗作祖。
    5.       领众者须发领导之心,而行服务之事,不可大权独揽,障他弘法!余众者亦发领导之心,而行被领导之事,不要背着领众,自行其事。各修其德,互相磨合。共担如来家业!
    6.       团队之内,当精诚团结。如意见不一,先须内省发心、检点言行。如有私心私念、言行之失,应自行修正、主动融洽气氛,和合一心!确系因缘不和合,应另组团队,应视为扩大空间,有利发展群体。而不是分裂!双方开诚布公、互相鼓励、支持,共担如来家业!
    7.       不得挂印广弟子之名,按其他法师知见异解印广讲记。
    8.       有不从者,可以与印广协商并公布解除师徒关系。其弘法,我们予以赞叹与帮助。但不再与法华道场相关。责任自负。共担如来家业!
    9.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顾全大局!!!共担家业!!!
                                                                      印广
    2016.4.20于杭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23#
    发表于 2016-12-21 18:12: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今天的题目是“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佛教“徒”,徒就是僧。佛讲佛法,僧依着法来修行,再传给他人。可是僧人一定要持戒,不但僧人要持戒,就是俗人也应该持戒。不论僧人或俗人,若不持戒,那就是末法,所以说“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你若随便打妄语、杀生、邪淫、偷盗、饮酒,这都是犯了根本五戒,即是末法。就是有佛法在世,你不持戒,那从你自身起,就是末法。  “法赖僧传”,人才能传扬佛法,但一定要以“戒”为根本,所以戒是成佛的基础。基础就像造房子要先打地基,我们是在造佛这个房子的基础,必须要从持戒着手做起。各位特别注意!不要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不是不要,而是你根本就不要去做。不是人家告诉你,你才不做,而是自己本身就老老实实地严持这根本五戒。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22#
    发表于 2016-12-21 18:12: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楞严经最后佛开示一个造下五逆十恶重罪的人,地狱景象马上现前,非常的危险,刀山火油锅马上就要出现,马上这人就要受至极之苦。有佛子为它开示如来藏心地法门,他一念明白了天地万法原来都是一人一念变现的啊,一切众生与我是同一个本体啊。  当下化地狱为佛土。因为心量扩大了,能够带业往生。弘忍大师有句话讲,叫做“一灯能灭千年暗,一智能除万年愚”比如房间漆黑一片,那一灯一下子打开,房间全部光亮了。  一灯可以比喻为如来藏大法。明白如来藏,恶人才会真正的改邪归正,它明白了如来藏道理,才会从心忏悔,知道一切众生都是自己,更会清净自己。所以唯有如来藏大法才能救苦救难。我们能遇到这样的大法是过去世福报,要普遍无量劫救度国土救度众生,唤醒沉睡在无明大梦中的众生。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21#
    发表于 2016-12-21 18:12: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我们要修心? 因为心影响着我们所见到的世界,世界是你心灵的镜子。  所有外面的一切都是由心导演出的,心中的一切就是外面的一切,外面的一切反应了我们心中的一切。  每个人所见到的世界,其实只是他内心的反映;  心是主人,所有的外现境界都来自心的演绎。  心开朗时,遇见的人仿佛都友善亲切; 心烦躁时,遇见的人仿佛都面目可憎。  心快乐时,见到的是一个欢快的世界; 心仇恨时,见到的是一个斗争的世界; 心忧伤时,见到的是一个悲剧的世界。  心染污时,苦恼便会如影随形; 心烦恼时,处处遇见都是障碍。  心迷失了,就受苦受难! 心找到了,就幸福圆满!  心虽然咫尺相依,但却已经迷失了无量生世。  所以想要寻找快乐,首先必须找对方向;  想要得到解脱,就要找准目标,那就是自己的心。 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 顶礼大佛顶首楞严经!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20#
    发表于 2016-12-21 18:11: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如来藏妙真如性不生不灭,不去不来,寂而常照,周遍圆满、无所不包,妙明真心现一切万法,能现一切妙有之性质。自古以来,众口一词:“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圆教」代表作——《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是从「非空非有」二门而入,但是这个「非空非有」是「遇有说空,遇空说有」。它把八大次第圆融为一体,叫『一心三藏』。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9#
    发表于 2016-12-21 18:11: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你与我》 你是沉睡中的我 我是觉醒后的你 你与我身影相随 你是我迷失的相 我是你原本的真 你与我结伴而行 佛说:众生本觉 你就是我 可是你在梦中永远见不到我 我就是你 行住坐卧我都与你不相离舍 你因意识分别障碍了我真性的显发 你因身心幻业呈现了我生命的起伏 你欲断除无尽烦恼寻求见我的路径 故释迦如来方便演说八万四千法门 当你我相逢时 方知二本是一 你的烦恼就是我的妙觉 解脱之道就在烦恼当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6 22:09
  • 1947

    主题

    451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057
    18#
    发表于 2016-12-20 23:03: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楞严经讲要闻思修,要先听经闻法,明白道理,悟后起修。佛在楞严经 法华经 把之前的三藏十二部经 判为戏论法,因为之前的法是方便法 ,是引导众生到法华经的法。因为佛一开始讲大法 ,众生的心量接受不了大法 ,所以佛讲了三藏十二部经方便引导,到了最后又否定,这是佛的慈悲,佛在法华经(化城喻品)中讲 一个导师引领大众去到宝所,可是众生累了 疲倦 心中怯弱,所以导师就化现了一个大城,安慰大众,宝所快到了 就在前面 你们不要放弃 此时 大众欢喜 就去了 各自安乐导师心想我方便引导大众 是为了 让大众到真正的宝所 前面的大城是假的 我应该给大家真实 所以 导师 就说 前面的大城是假的 是为了安慰你 怕你们退缩宝所在前方 你们要发大愿力 这就是佛的慈悲 ,为了让众生成佛 讲了三藏十二部经 方便引导 到最后 又破除了 那些法 让我们回小向大 所以 我们应该受持法华经 而不应该受持那些方便法 因为方便法不究竟 。此成佛之法。就是法华经 楞严经 就是一心三藏大法 。何为一心三藏呢 还是用我们最常用的例子 , 好比一个操场本来没有终点和起点的标准,是我们自己定义了 终点才有了 终点定义了起点才有了起点,都是你自己心定义 , 都是你自己心变现, 自己的心如何 这一切就如何 那么这一切就是我们自己的心变现 那么一切就是心 心就是一切 ,心好比空如来藏 一切法 好比不空如来藏 明白不空就是空如来藏 当下就见到了 空不空如来藏。这就是一心三藏大法 空如来藏 就是不空如来藏,就是空不空如来藏,拳头好比空如来藏,手掌好比不空如来藏 拳头手掌就是空不空如来藏,拳头就是手掌就是拳头手掌,在手掌就能明白当下就是拳头,是不是当下就是见到了拳头手掌。在不空如来藏当下就明白当下就是空如来藏 ,就是非空 在空如来藏就能见到不空如来藏,就是非有,所以,我们的心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变现,都是自己,心量打开, 烦恼淡化 ,佛性显现遇到烦恼 ,不顺心的事情 就要想都是自己的心变现 都是自己 都是自己 你若是有妄想 ,你要开心 因为他是你自己 要接纳 接纳了 心量打开烦恼淡化 就自在了 当自己心量打不开 心量小 感觉很阴暗 心量打开 就很光明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佛者见佛,自己看到的一切都是印证自己的心,因自心这样看一切都是这样,所以一切都是自己心变现一切就是心 ,心就是一切,何为明心见性?明白了一心当下即万法万物,即为明心。 明白了万法万物当下即为一心所现,即为见性。自心本来就是佛 心是佛 ,佛是心,明白一切都是自心,都是佛,念念观照一切都是佛 ,念念在道,就是念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此为妙哉!自己的心如何这一切就如何。这就是我们的自性 本来就有 不需要去寻找光明 自性本来就明打开心量 佛性显现就是自在 知见立知 即无明本 这是楞严经上的一句话 自性本来就明 若是自己去立明这个知见 就是妄想 一切法都不离自性 一切法都是自己的心变现心就是法。法就是心。心法不二在相就能见到性 你见到了心 也见到了 相 就是见到了即相即心 心是空如来藏 相是不空如来藏 即心即相是空不空如来藏 三个如来藏是一个心就是自己 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变现 自己的心本来就是佛 因为执着妄想而不知道 去明白一切都是自己 心量小 不能转境界 成为凡夫 要是明白一切都是自己 心量打开 烦恼淡化 佛性自现。心量打开 烦恼淡化 将烦恼当下就是菩提自性 时时刻刻观照 习惯形成 成就万德 诸佛之习 清净本然 法法不离自性 心中的每一个念头 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都是自性 虽有妄想 业习 念念在道的缘故 明了烦恼就是菩提 菩提永存 烦恼淡化 直至成佛 一路涅槃门也 。当自己很开心的时候,肉身很健康,当自己不开心的时候,细胞就会扭曲,我们起心动念小则影响肉身,大则影响世界,我们的心想到北京 需要一秒钟 那么我们想到银河系也需要一秒钟 是不是心速快,有速度就有风,如果每个人都想到南方某个地方,是不是就会有大风啊 都是心在作用,我们总是以不平等心对待一切 小则影响肉身 大则影响世界,以不平等心加持一切就回引起地震,以嗔恨心加持一切就回引起火灾,以佛心加持一切,一切就会越来越好,一切因果因心成体,自己的心如何果报就如何,用什么心就会得什么果,大乘佛法论心不论事情,比如你打了一个人,你的用心如何,你就受什么果报。法法不离自性,有人说有眼则见无眼不见那么瞎子无眼 却能见黑 能见是心非眼。好比苹果大我们看大苹果小我们看小难道我们的心是随着物质的变化而变化吗若是苹果灭 我们也应该随之而灭即使苹果灭了我们的心也不灭说明 我们的心不会随着物质的变化而变化 更不会随着物质的生灭而生灭所以心是不生不灭的既然物质不能决定意识不是外在的原因就是内在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心执着什么就是看到什么执着生显现生执着死显现死 所以心不会随着物质的生灭而生灭。说明心是不生不灭的。不生不灭的心可以显现生灭的相。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6 22:09
  • 1947

    主题

    451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057
    17#
    发表于 2016-12-20 23:03: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4.《楞严经·卷九》: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  15.《法华经·譬喻品第三》:若有闻者,随喜顶受, 当知是人,阿惟越致。若有信受,此经法者,是人已曾,见过去佛,恭敬供养,亦闻是法。若人有能,信汝所说,则为见我,亦见于汝,及比丘僧,并诸菩萨。  16.《法华经·法师品第十》: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8 14:33
  • 48

    主题

    113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7837
    16#
    发表于 2016-12-20 22:25: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6-30 16:12
  • 0

    主题

    241

    帖子

    246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69
    15#
    发表于 2016-12-20 22:10: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感恩师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