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8|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即是无量,无量即是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22:2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楞严经告诉我们:“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什么意思呢?就是告诉我们:带妄显的那个真,还不是真正的真。现的是禅宗的舍有归空的那个空性,显得是别叫的次第空性。还不是真正的真。

    因为还有个能显真能显妄的那个东西,才是真正的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心。也就是楞严经讲的真真如性。真真如性。非空非有非中,当下即空即有即中,现空现有显现中。空藏当下就是大气球手套的全体,就是一心三藏。

    不空藏当下也是大气球手套的全体,就是一心三藏。空不空藏当下也是大气球手套的全体,就是一心三藏。真空本来不空,妙有本来非有。空是对有讲的,有是对空讲的。三个藏当下就是一个东西。

    你的如,我的如,泥巴的如,天人鬼畜的如,诸佛菩萨的如,臭狗屎的如,统统都是同一个如。这叫百界一如,万法一念。阿只有一个,弥陀有无量个,无量的弥陀都是一个个体。无量的个体弥陀都是一个本体。

    法华经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换句话说。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没有那几个不是那几个。一即是无量,无量即是一。真心本来面目,非一非多。非佛非众生,即一即多,即佛即众生。

    所谓的无量万法,所谓的佛,所谓的众生,所谓的是非好坏长短,,等等都是随心应量。都是性具功德的随缘妙用。如同世间人所讲,人心不同,各有所面是一个道理。尽管现的相千差万别,但无量的万法都是一个本体。楞严经讲四科七大讲的好,“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05:51: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心三藏真空妙有 真真如性。非空非有非中,当下即空即有即中,现空现有显现中。空藏当下就是大气球手套的全体,就是一心三藏。不空藏当下也是大气球手套的全体,就是一心三藏。空不空藏当下也是大气球手套的全体,就是一心三藏。真空本来不空,妙有本来非有。空是对有讲的,有是对空讲的。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05:51: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成佛就是『从法化生』——用法把我执、烦恼习气化掉了,化成了佛;那么法又由佛金口所传,所以视同于『从佛口生』。圆顿大法只愁悟不愁证,即悟即得。得佛的法分完全根据你听经闻法的心态是怎样的,而且当下证得「不退转」。         佛心清净无比,一念回光返照当下觉知。修行者心力不可思议,如点亮一盏心灯,对治我们长久以来的无明、执著、习气,一直朝着光明去努力,听闻、思维、熏习正法,培养正知正念,烦恼自然转化了。        一念真心点亮如来藏之灯,再用这盏灯去点亮其他许许多多的灯。从光明悟入内心的清净佛性,明白如来妙义,身为正法藏,心为无阂灯,照亮一切诸法光明。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05:50: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  【听法劝人功德:1.自往听经2.分座与人3.劝往听经4.具听修行】  又阿逸多,若人为是经故,往诣僧坊,若坐若立,须臾听受,缘是功德,转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马车乘、珍宝辇舆,及乘天宫。  若复有人于讲法处坐,更有人来,劝令坐听,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转身得帝释坐处,若梵王坐处,若转轮圣王所坐之处。  阿逸多,若复有人语余人言:有经名法华,可共往听。即受其教,乃至须臾间闻,是人功德,转身得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利根智慧,百千万世,终不瘖痖,口气不臭,舌常无病,口亦无病,齿不垢黑,不黄不踈,亦不缺落,不差不曲,唇不下垂,亦不褰缩,不麤涩,不疮胗,亦不缺坏,亦不呙斜,不厚不大,亦不黧黑,无诸可恶。鼻不匾??,亦不曲戾;面色不黑,亦不陿长,亦不窊曲,无有一切不可喜相。唇舌牙齿,悉皆严好,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见佛闻法,信受教诲。  阿逸多,汝且观是劝于一人令往听法,功德如此,何况一心听说读诵,而于大众为人分别,如说修行。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05:50: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你与我》 你是沉睡中的我 我是觉醒后的你 你与我身影相随 你是我迷失的相 我是你原本的真 你与我结伴而行 佛说:众生本觉 你就是我 可是你在梦中永远见不到我 我就是你 行住坐卧我都与你不相离舍 你因意识分别障碍了我真性的显发 你因身心幻业呈现了我生命的起伏 你欲断除无尽烦恼寻求见我的路径 故释迦如来方便演说八万四千法门 当你我相逢时 方知二本是一 你的烦恼就是我的妙觉 解脱之道就在烦恼当下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05:49: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修行就是: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个人修行个人好,这是佛法的真谛,谁也救不了谁。告诉大家一句真话不要伤心哦,那就是‘’佛也不度人,唯人自渡‘’!所以我们要好好深思啊,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法,能救你吗?这世上谁都救不了谁!不要指望有老天爷,也不要指望有救世主,不要指望有神仙,要好好明白这个道理,佛都不救人,佛连他的父母都救不了,要救其母还得到忉利天为母说法,所以我们听经闻法多么重要啊!我们千万不要把幻想和希望寄托在那些五花八门的法门上,要放下一切幻想,必须把《法华经》《楞严经》学明白。这是文殊菩萨讲的,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一定要珍惜。《法华经》也讲了,「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法华经》是明讲、总讲、肯定讲;《楞严经》是明讲、细讲、正讲、反讲;《阿弥陀经》就是暗讲,把《法华经》《楞严经》的精华秘密地含藏在经文之中,就是「唯此一事实」。重要的话讲三遍,在重复一次:生死路上谁也救不了你,唯有听经闻法,自己明白了道理,自己救自己!听经闻法重要啊!所以释迦牟尼佛证道后不遗余力讲了四十九年三百余会!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05:49: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假饶造罪过山岳,不须妙法两三行",《法华经》云:“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药王。在在处处。若说若读若诵若书。若经卷所住处。  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若有人得见此塔礼拜供养。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05:48: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正思维》如果你念佛时想吃东西或者想救人,再比如念佛时想到观音菩萨,这都是失去正念。因为你不知不觉心被境转。所以正念偏重于定学。在圆顿法中,只要明白「如来藏」的道理,你心开意解,头头是道。头头是道即是要求我们念念在道,境界当前,一念之观,想都不要想,自性就流露出分别智慧。这是一种功夫,就靠我们时常提起观照。 怎么正念呢?别人骗你五百万,你的烦恼心都生不起来,这叫正念。如果开始起了烦恼,然后想想,骗子是谁啊?我是谁啊?五百万又是谁啊?这就叫正思维。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05:48: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楞严经》它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产生一种对立,不好。你只要保持清楚的觉照,观察你的本性是清净的,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根本就没有妄想。所以《楞严经》的观念是没有妄想。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有两种观念:我有病,我去治疗;或者,我根本就没有病。根本没有病的思想就是《楞严经》的思想,就是妄想本来就没有。 在本经当中佛陀会用很多很多的方式,用七个处所,有七番的说明,来说明妄想本来就没有,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05:47: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在楞严经开始讲到,"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可以武断地说,不学法华楞严二经,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什么是心,就连不学此二经的讲经法师,也照样回答不出!须菩提被公认讲经说法第一,也照样不知常往真心,你把心搞明了,你就明白了心是个啥一一明心,你从一切万法的看到心,那就叫见到了性一一见性。这个明心见性最起码也是登地的菩萨,因为学这二经佛才承认他是佛子,不学此二经非佛弟子!这话是不是铁口直断?无量学佛人,不学懂法华楞严,你能自称佛子吗?你连佛子都不是,成佛把握在哪里?!学佛几年乃至几十年,连个佛子都不是,是不是很可惜? 佛问阿难,心在何处,阿难说了七处,都没回答对,阿难可是同佛一起初发心出家的,佛成佛无量无数劫,来娑婆八千次传法,可怜的阿难还是个初果须陀含!当初八次问阿难心时,阿难还把六种意识心当心,佛当场厉敕阿难:"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矍然`,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阿难此时何等可怜!佛开示了一大通道理,他依然不知心之所在。连心都不知道,结果只有佛说的自取轮转,别指望成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