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京最古梵刹之鸡鸣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08:08: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鸡鸣寺,位于鸡笼山东麓,是南京最古老梵刹之一。在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在鸡笼山创建寺院。寺兴一城(梁宫城)隔路相对,为入寺进出方便,梁武帝特意在宫后别开一门、直对寺之南门,称大通门,取反语以协同泰为名,故名同泰为名,故名通泰寺。并诏令改普通八年为大通元年。寺内设有大殿六所,小殿及殿堂十余所,一座九层浮屠(宝塔)和一座七层高的大佛阁。供奉着十方金佛和十方银佛,皆极壮丽。整个寺院为皇家规制而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盛极一时,无愧于“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刹之誉,为当时南方佛教中心。从此,这里才真正成为佛教圣地。梁武帝崇信佛教,曾四次舍身入同泰寺。后寺院被毁于战火。

    五代十国杨吴义顺二年(922年),才在同泰寺遗址半基建一城千佛院。南唐时称净居寺,建涵虚阁,后又改为圆寂寺,至宋代又分其半地置法宝寺。至明初,这里只有一座小小的普济禅师庙,同泰寺遗址,自梁以后,历经隋、唐、宋、元各朝代,虽钟鼓香灯不泛声焰,然而规模卑隘,远非昔时能比。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完成明孝陵工程后,又命崇山侯李新督工,在同泰寺故址上重建寺院,占地一百余亩,这座南朝古刹又重现异彩。明时香火鼎盛。据传皇后马娘娘及各大臣眷属也常来鸡鸣寺敬香,并为此特开凿了一条进香河,直至山门、鸡鸣寺由此名声大振,四方威名。

    明以后,由于年深月久,鸡鸣寺日益衰败。清朝康熙年间曾经过二次大修,并改建了山门。康熙南巡时,曾登临寺院,为古刹题写了“古鸡鸣寺”大字匾额。乾隆十五年(1751年),为了迎接乾隆皇帝和太后南巡,又重建了凭虚阁,楼内供奉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鸡鸣寺的观音与众不同,为一尊倒坐观音菩萨像(是面北二望的)。若问何以观音菩萨北向倒坐?则佛龛上的一幅楹联一语道明:“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鸡鸣寺从此又称为观音楼。光绪二十年(1894年)两江总督张之洞为了纪念好友及学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在鸡鸣寺殿后面建楼一座,取当年杨锐反复吟诵的杜甫名诗:“君臣上论兵,将帅暖燕苏。朗咏六公篇,夏来豁蒙楼。”亲取楼名为豁蒙楼。并书为匾额。

    民国三年(1914年)寺僧石寿,石霞又在豁蒙楼旁增建一楼。取其古意,名为景阳楼。从明清以来古鸡鸣寺逐步形成为香火道场。一直续到解放后。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为了保护名胜古迹,决定重建古鸡鸣寺,将其恢复到明末清初的建筑规模。1983年动工建筑经历数年,建成大雄宝殿、毗卢宝殿、观音殿,修复了施食一、老山门,又建了新山门。1990年重新建造一座七层八面的药师佛塔,塔高四十四米,塔内供奉一尊明代药师佛铜像。大雄宝殿和观音楼内供奉二尊泰国赠送的释迦摩尼和观音镏金铜坐像。并塑了观音像三十二尊,供奉于殿内,佛像工艺精湛,造型庄严生动,佛光习习,满殿生辉。

    古鸡鸣寺已经香火道场逐步转为尼众学修道场,般若庙为对外宣传佛教教义阵地,寺内尼众佛学院为江苏首创,对进寺信众提倡文明敬香。一座慈航桥,将古鸡鸣寺兴一城连成一线,东行可入小九华山,向北为玄武湖。古鸡鸣寺集山、水、林、寺为一体,环境十分幽雅。“鸡鸣春晓”为金陵四十新景之一。现在游人登塔环顾,六朝古都湖光山色,塔城风光书收眼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