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读法华不知佛救世之慈悲,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法华楞严是一部经,法华为纲,楞严为目,纲目不二。法华经楞严经提醒我们要悟后起修。楞严经讲心自有体性,比如心里想一个水果,有名目大小,对于地球人来说,心力分散,心力达不到,拿不出来给人看,但心里确实有,天人心力大就突破境界了。
什么是后七转识呢?第六种意识简称第六识,第六识后面有第七识,七识后面有八识,七在六与八的中间,前七转识负责把八识种子仓库里的业种运到后七转识,后七转识通过六根对六尘境界去攀缘,妄想,分别,产生了六种意识心,由六种意识心造作的各式各样的业种,再传给后七转识,从后七转识转到前七转识,前七转识再存八识仓库中。第六识感觉不到后台七识,但七识知道前六种意识心,八识仓库,七识管理员,由七识来回的调动,七识决定着轮回,七识没有分别心,七识对比六种意识心,看起来是如如不动的,但和后面八识对比,七识还是在动的(能一秒达1280万亿亿次的生灭)。无量的第七识共有一个第八识,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一个独立的第七识,都是平等的,(梦人与梦境一人一念)共有一个本体,当明白了七识,六种意识心也是七识,当明白了七识,七识也是八识,当明白了八识,就知道了九识,九识就是那个真如起一念现出八识(虚空)虚空也是有相(空旷通达之相),接着二念,二念代表无量的念对着虚空打妄想,一念无明有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究竟说十法界万法就是一个心一个念所现,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无不是自心,叫明心。清楚明白万法的来龙去脉,叫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