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奢侈夸富,既招祸又作贱;
布衣蔬食,化污俗成圣贤。
多年前,有一则报导特别引人关注:某小学放学时刻,几个小朋友聚在校门口等家长接送。
甲生神气的说:“爸爸每天都开着汽车来接我,好舒服哦!一点也不担心日晒雨淋!”
乙生听了也不甘示弱:“那有什么了不起,我爸爸开的可是进口大轿车,上面还有司机呢!”
丙生哼了一声,抬了抬下巴说:“别说了,我爸爸是大公司的老板,每天都给我好多零用钱,花都花不完,台湾各地有好几栋别墅,放假了,我们都会去那儿玩呢!”
这一席话,说得一群人目瞪口呆,羡慕不已,而一直躲在人后,闷不吭声的丁生,低着头默默离开,因为他的爸爸正骑着摩托车,迎面而来……
在现场,大家根本忽视了丁生的存在,可是,短短的对话中,却可能造成他一辈子很大的伤害。如果我们是以金钱,靠排场来论定一个人的价值,是不是很不公平?而人们用享受、奢靡的心态,炫耀自己的财富,让物欲毫无节制地泛滥,万一有一天溃了堤,无情的溪水四处奔窜,其所引发的祸害,恐不是区区人力所能负担。
奢侈的恶习,并不是一朝一夕带来,刚开始,它可能只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如果能及时去除,后果或许就不会那么严重。从前,在一个小镇上,有个卖花布的年轻人,每天背着些布挨家挨户叫卖,由于他肯吃苦,作买卖又老实,因此生意还不坏,除了养家活口,慢慢地也有了些余钱,辛苦几年后,总算开起了一家布庄。
镇上的人都知道他是白手起家,非常佩服他努力勤俭的工作态度,家长教训晚辈时,常拿这老板做榜样,一传十,十传百,这布庄生意愈做愈大,愈来愈好,生活也愈来愈富足。
有一次,老板出门办货,无意中在路上捡到一把象牙筷子。小镇人家,一辈子用的都是竹枝木筷,哪用过光滑细致的象牙筷吃饭?回家以后,为了炫耀一下,决定办一桌酒席,打算请镇上几位名流仕绅来开开眼界,可是,酒席刚摆好,老板一看,皱了皱眉头,叫人全撤了下去。
原来他看到那些盛菜的粗盘破碗,实在配不上高级的筷子,于是决定延期请客,自己动身到大都市,订做了全新的银盘,银碟子,等到安置妥善,却又发现那套老旧的桌椅,如何和银台面相配,只好再一次出门,选了一套很华丽的桌椅回家摆。
照理说,这样该满意了,可惜屋里的布置、陈设不对,又得选购家具,家具安排好了,房子不对,又雇工粉刷墙壁,装潢门窗。屋子漂亮了,又得拿大堆的钞票叫花匠植花补草,弄个花园来欣赏。布庄老板所有的时间,不花在布行买卖上,倒全为了请客一事而奔忙,不到两年,布店便乏人问津,倒闭了,他的家产也花个精光,为了一把象牙筷子,不但请客的计划始终没实现,还赔上了一家子的安全与幸福,小小奢侈,大大灾害啊!怎能不防?
奢靡的歪风,人们竞相夸耀争逐,却忽略了危险的手已悄悄地伸进了衣袖。所谓“钱不露白”,一掷千金,面色不改,固然有一时的意气风发,却也间接地告诉歹徒自己就是只可口的肥羊,在金钱的诱惑下,自然就是下手的最好对象,轻则花钱消灾,重则身家性命不保,甚至累及亲友家人,岂不是祸福自召吗?聪明的人,绝不做这等傻事。
其次,随意散财,以骄奢淫逸为乐,正显现个人内在之不足,心灵无所依靠,只得以这种肤浅、现实的方式来逃避,或者为博取众人的掌声及目光而不得不为之,这是十分可怜、可悲的。有内涵的人,绝不以金钱做装饰,因为,“今日以利结交,明日必因利背弃”,身外的钱财,永远提升不了个人的实力,我们应该从心做起,读书修学,勤习才艺,好好扶植心中一池莲花,当莲香四溢,谁不欢喜踊跃,千里而来?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财富名利,自有命定,德学涵养,操之在己。我们不必羡慕别人脚下的乔丹鞋,更不必因别人一身的名牌而自惭形秽。布衣蔬食,俭约自持,本是成圣希贤必定坚持之岗位,如果我们能抗拒得了这股骄奢逆风,胸怀自会有另一番新境界的,你愿不愿意试试?(明伦月刊302期)
【《弟子规》相关文句】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