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6|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于受持《法华经》的人诸佛菩萨不会袖手旁观。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6 22:09
  • 1947

    主题

    451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0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8 07:14: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见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      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我尔时乘六牙白象王,与大菩萨众,俱诣其所,而自现身,供养守护,安慰其心,亦为供养法华经故。

    对于受持《法华经》的人诸佛菩萨不会袖手旁观。俱诣其所,你走到哪里都有诸佛菩萨在护持。不光普贤菩萨这样讲,释迦牟尼佛是这样讲,诸佛菩萨都是这样讲,把受持《法华经》的人抱在手里,「以衣覆之」。所以我们要心安理得。这种观照虽然是真实,仍然是皮毛而已。你自己不发心,诸佛菩萨跟在后面也是白跟。你自己不发心,你照样受到邪鬼邪神的伤害,为什么?是你自己的心。从第一义来观照,你自己就是诸佛菩萨在护念自己。因为你护念一切的万法,诸佛菩萨是不是平等地把这个心回向给你啊?连魔鬼都是诸佛菩萨在护持你。

    我尔时乘六牙白象:「六牙」是表六度万行。果真深信不疑万法皆唯「我」一念之所变现,你时时都是「乘六牙白象」。我就是六牙,六牙就是我,万法皆是「我」一念。「白」是表根本之义。明白「一心三藏」,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一步登天之法。「象」是来比喻明心见性之人,他的法力、道力彻法源底。三兽过河,兔子在水面上扑打扑打,它是四条腿在这里走;牛呢,头在水面身子在水中,是不是比兔子更加扎实?大象它沿着河底走,脚踏实地,来比喻我们受持「如来藏」心地法门,彻法源底,究竟了义。「王」表自在之义。你得自在了,那种自在、那种法喜,只有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与大菩萨众,俱诣其所:十方法界天人鬼畜、树木华草,无非「大菩萨」,无非是你自己一个念,时时都在护念你。为什么?因为你时时在护念一切的万法。而自现身:其实是你自己现身。你明白了一切万法都是你,是不是「自现身」?你自己现出身来,这是明心见性。

    供养守护:明白了一切万法都是我,这个心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块石头落地了,是不是你自己的心在守护你?「我独无所畏」。只要还有你讨厌的人,还有你的冤亲债主,你不能讲「供养守护」。你还有防人之心,你这个心没有清净。冤亲债主我们在所难免,你不要去防他,不要去害他,你要想怎样来化解来度他,要明白,这也是得到了供养。佛都有冤亲债主。他是谁啊?他就是你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理好讲,没有什么好不好、坏不坏,只在于抓住当下。

    安慰其心:得到了供养、守护。我们知道万法都是「我」,自己供养自己。「供养守护」是讲身;「安慰其心」是讲心。所以从「我尔时乘六牙白象」到「安慰其心」这一段经文就是在讲「自性三宝」:「我」就是佛义;「六牙白象王」就是法义;「安慰其心」就是僧义。「安慰其心」是表清净心,表解脱功德;「六牙白象王」是法义,无量万法皆是「我」;这个「我」就是佛义、法身义。「六牙白象」也好,「安慰其心」也好,都是由「我」一念变现而已。



    「 弘扬传播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功德不可限量!」

    历代高僧大德如此重视《楞严经》,因为《楞严经》存在,佛法就存在,《楞严经》如果毁灭了,佛法也就毁灭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6 22:09
  • 1947

    主题

    451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05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4-28 19:05: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也正如佛在《法华经》第四品里的譬喻“乞丐怀珠,妄受贫穷”。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落难的人,辗转流落到亲友家,亲友好酒好菜一番招待,吃完饭,亲友有官事要远行,临行前看到这个贫穷人已经在房间睡着了,就悄悄地给他内衣里系了一个无价宝珠,以免他到处流浪受苦,心想着这个贫穷人醒来之后,会发现自己给了他价值连城的财物,也就不用为生活而担忧了。 而这个贫穷人醒来之后,并不知道这回事。又去到处流浪,直到多年后与亲友相遇时,他的亲友说:我当初走的时候给你身上挂了一个宝珠,可以用来贸易生活所需,你怎么还在四处流浪呢,贫穷人才想起来了。  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我们与佛,方便说都是一个心,自己本来就是佛,佛是过来人,只是告诉我们一声,这也是佛法里的口头禅“佛不度人。唯人自度”的道理,谁度谁呀!  佛知道一切众生都是自己,所以要说度的话,他也是在度化他自己。 我们哪一人哪一物不是佛? 哪一人哪一物不是哪一人哪一物? 我们都是那一念心变现出来的,谁不是谁?  当我们觉悟了《法华经》《楞严经》里所讲的如来藏道理以后,就好比在白天看不到天上的星星了,因为你明白了一切万物都是一个本体,也就是一个念变现的,从而达到无分别。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1-22 18:21
  • 293

    主题

    6790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9627

    论坛元老灌水之王推广达人

    板凳
    发表于 2017-4-29 06:52:26 | 只看该作者
    回顾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虚以三藏十二部经无量法门,广为方便,逗机引导。实以《楞严》正脉,《法华》如理,《心经》总持,《弥陀经》密髓而圆一代时教。虽各别开生面而不一,而其立论落脚却无二。四部经是一部经,是讲的一个法,是一个心三藏。
    《法华经》方便品第二讲“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楞严经》“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地板
    发表于 2017-4-29 07:35: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云:“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  又云:“此法华经能令众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间多怨难信,先所未说,而今说之。”  又云:“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又云:“(佛)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8 14:33
  • 48

    主题

    113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7837
    5#
    发表于 2017-4-29 07:48: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6#
    发表于 2017-4-29 07:50: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7#
    发表于 2017-4-29 07:50: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63

    帖子

    54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00
    8#
    发表于 2017-4-29 08:02: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大佛鼎首楞严经》阿弥陀佛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63

    帖子

    54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00
    9#
    发表于 2017-4-29 08:02: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大佛鼎首楞严经》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10#
    发表于 2017-4-29 11:48: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