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是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9-29 12:38
  • 341

    主题

    173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95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2:1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是一滴水
    遇热化为气
    逢冷结成冰
    因缘相各异
    究竟性无殊

    我是一滩水
    入壶成壶状
    盛碗显碗形
    随顺汝心意
    方便称吾名

    不变谓法身
    能变称报身
    所变是化身
    三身本一心
    分说有三藏

    闻得此中义
    是名观世音

               意 林
                2015 2 14
    再读《楞严》,心潮澎湃,即兴一首,与同修共勉。阿弥陀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4-19 12:42
  • 136

    主题

    7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2
    沙发
    发表于 2017-1-20 19:16:43 | 只看该作者
    好喻!真人给力

    阿弥陀佛!
    一念万法,万法一念。随缘现万法,万法皆实心。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042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板凳
    发表于 2017-2-27 22:43:12 | 只看该作者
            1、我有方便力,开示三乘法,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
    今此诸大众,皆应除疑惑。诸佛语无异,唯一无二乘。

    先说「开示三乘法」中有没有大乘法呀?有。但那种大乘法叫「不了义大乘」,是「权教大乘」。所以讲来讲去,佛强调了一切诸佛「皆说一乘道」,都是为了最后归宗于「一乘道」。这个「一乘道」也叫大乘,但是叫「实教大乘」,也叫「了义大乘」。一般地,《法华经》《楞严经》《涅槃经》《无量义经》被说为圆教一乘大法——《无量义经》是《法华经》的前方便;《大涅槃经》是《法华经》的后方便;《楞严经》呢,是为《法华经》鸣锣开道,投石问路。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地板
    发表于 2017-3-9 18:35: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楞严经》从前面的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八还辨见,无非告诉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和成就涅槃的根本,再到第三卷讲的四科七大,一一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简单说,不懂楞严大定,以致轮回;懂得楞严大定,必取涅槃。道理非常简单。  再到《楞严经》的中间几卷内容,详细讲解「一念不觉有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由此产生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这是整部《楞严经》的重中之重。  那么,狂心顿歇,则三缘断,歇即菩提。如来开示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一是以因同果,二是从根解结。  后文殊菩萨受佛敕命,从二十五圣圆通法门中,独选观音耳根圆通法门——这是从根本起修、全性起修、速得菩提的第一法门,初机众生必须按照这个法门来修,才能成就。反反复复就是讲这个自性本定,也是一切三昧之王。  再到《楞严经》后半部分,讲如何修如何证以及五十种阴魔,仍然是以戒助定、以慧助定而已。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5#
    发表于 2017-3-9 18:35: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样的人是真佛子?  《法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 若人说法, 令千万亿, 无量无数, 恒沙众生, 得阿罗汉, 具六神通, 虽有是益,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若能奉持,  如斯经典, 是则为难。  我为佛道, 于无量土, 从始至今、 广说诸经,  而于其中, 此经第一。 若有能持, 则持佛身。  诸善男子, 于我灭后, 谁能受持、 读诵此经,  今于佛前、 自说誓言。 此经难持, 若暂持者,  我则欢喜, 诸佛亦然, 如是之人, 诸佛所叹。  是则勇猛, 是则精进, 是名持戒、 行头陀者,  则为疾得, 无上佛道。 能于来世,读持此经, 是真佛子。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6#
    发表于 2017-3-9 18:37: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说: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佛说:每一滴水都是海。人因有自我,便产生了痛苦!由自我的观点产生了过去、未来,产生了好、坏、顺、逆,人一直活在企盼与欲望中。当小我消失变成无我时,那滴海水即溶入了海洋而得到了自在。佛说: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佛说: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7#
    发表于 2017-3-9 18:37: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楞严经》讲的『旋妄归真』,归到一个自性,得到平等自在清净心。一切的烦恼自然而然转为菩提,就是一种调整心态。         法就是心,心就是法。一切天地万法都是我的心所显现的,都是我自己。所以“会万物归己者,其为圣人乎?”一切都是我,一切都是佛。无一不是佛。因为都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自然显现,明白道理就随缘自在。        『如来藏』这个法门,时时事事处处,使我们这个生灭心与十法界一切的万法,通过『一心三藏』来道交感应。怎么样道交感应呢?每一个念都是『一心三藏』。十法界任何一法,法法皆是『一心三藏』。我们这一个心上念念都是十法界,明白了天地万法当下一念所现,即回归清净的真如本性,万法圆满为一体。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8#
    发表于 2017-3-9 18:38: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佛在经中嘱咐:不可分布,妄授与人:《法华》真义很难用言语表达,叫『秘』。「法华三昧」含藏万法之相,包含万有,总持一切万法,这个是『藏』。        佛在《法华经》讲好几次:《法华经》是三世诸佛共同守护『秘密之藏』。三世诸佛就是一切万法,把《法华经》作为法身舍利。一切万法共一个法身,即「性相一如」。诸佛世尊之所守护,就是『弥陀』在守护那个『阿』,就在讲『阿弥陀佛』。千经万论就是一句『阿弥陀佛』,看你懂不懂。       经中: 咸于佛前闻妙法莲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得』是正当名分,名副其实。怎么叫『一念随喜』啊?真正明白了一切的万法,从诸佛菩萨、天人鬼众、泥巴瓦块、到树木华草,都是一个人一个念所变出来的,这叫『一念随喜』。生一念欢喜心,深信万法都是一念所变现。这是提起我们受持《法华经》的信心,明确弘法利生的责任。       药王,若有人问,何等众生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受持《法华经》的人,于『未来世当得作佛』,是指究竟圆满之佛,明白如来藏妙义现在即已是「分真即佛」。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9#
    发表于 2017-3-9 18:38: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受持《法华经》一句,生一念欢喜心,胜过以满虚空七宝供养诸佛菩萨 你现在在这里是不是当下供养十万亿佛啊?这都是佛金口玉言呐!「一念信解」也好,「一念信解」胜过无量劫修无量法门的功德的无量倍!是不是一念供养无量佛啊?受持《法华经》一句,生一念欢喜心,胜过以满虚空七宝供养诸佛菩萨阿罗汉。  《法华经》经云:诸善男子,于我灭后,谁能受持,读诵此经。今于佛前,自说誓言。此经难持……读持此经,是真佛子,住淳善地。佛灭度后,能解其义,是诸天人,世间之眼。又云: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0#
    发表于 2017-3-9 18:38: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受持《法华经》者即为见佛,让我们一起聆听佛陀的教诲! 若有信受,此经法者。是人已曾,见过去佛,恭敬供养,亦闻是法。若人有能,信汝所说,则为见我,亦见于汝。及比丘僧,并诸菩萨。 《譬喻品第三》 若说法者,在空闲处,我时广遣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等,听其说法。我虽在异国,时时令说法者得见我身。 《法师品第十》 若说此经,则为见我,多宝如来,及诸化佛。 《见宝塔品第十一》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我说寿命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诸声闻众,围绕说法。又见此娑婆世界,其地瑠璃,坦然平正,阎浮檀金,以界八道,宝树行列,诸台楼观,皆悉宝成,其菩萨众,咸处其中。若有能如是观者,当知是为深信解相。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又见我今日,教化诸菩萨,能持是经者,令我及分身。灭度多宝佛,一切皆欢喜。十方现在佛,并过去未来,亦见亦供养,亦令得欢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