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师您好,如何用催眠看到自己的前世,很想了解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8-7 09:59
  • 438

    主题

    1434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4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22:4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师您好,如何用催眠看到自己的前世,很想了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5 19:20
  • 445

    主题

    2190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0179
    沙发
    发表于 2015-3-9 11:37:31 | 只看该作者

        楞严经法华经,了义佛法圆融世间出世间一切法,明白了如来藏法理,一切法都是修心。
        现在网上流传有催眠看前世的说法,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和提高,催眠术作为心理治疗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催眠术获得了新生。运用心理暗示和受术者潜意识沟通的技术,因为人类的潜意识对外来的信息的怀疑、抵触功能会减弱,因此施术者会用一些正面的催眠暗示(替换受术者原有的负面信息(又称经验,例如焦虑、恐惧、抑郁),从而让受术者能够产生和原有不同的状态。心理学家发现催眠术是打开人们心扉的钥匙,能回忆起储存的记忆 它能给人以智慧和启迪,而最主要的,它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技术,能使许多疑难怪症康复如初,使焦虑忧郁的情绪瞬间即逝,从而体验到人生的温馨与乐趣。不太熟悉的人眼中,可能会觉得催眠术非常的神秘,类似于一种巫术或者说魔术。其实催眠术就是在古代的巫术中发展过来的。催眠状态是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而催眠术就是运用心理暗示等手段让被催眠者进入到催眠状态的一种心理暗示技巧,这种心理暗示技巧包括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方法,将人诱导进入到催眠状态之中。可以通过自己或他人帮住进入催眠状态。   
       方便解释为入定,宿命通的一种,通过持戒,念佛,持咒把烦恼伏住,将用心细化,则灵感爆发。因为众生自性本圆满具足一切德能,发明显现。我们常于梦中见种种境界,在现实中重演,梦中为未来为过去,现实如在梦,相互流转套叠,于一斑窥全貌。催眠不完全同于梦幻,但是根本来说是对梦的引导,。寤寐之间,妄想执着,忘失本性,楞严经讲如幻三摩提,众生本在梦在定,梦幻如幻非幻,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莲华。修一切法,用一切法,要以究竟佛知见来指导,觉悟如来藏真心本来面目,才能究竟解脱,不落邪见。方便不能根本成就,所以佛法不示范神通度人,而是开示究竟义,恒顺引导究竟义。

        ,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此可以通过今世具体表现,推知前世出于何处,来世又去何方。其实前世今生来世,即是当下一念用心,随心应量。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这些习气,我们可以判断自己或他人究竟是从哪一道投胎转世而来。世间所有众生的身体、长相,一切皆是因果;世人的身形相貌、言行举止、行动作为,没有一个众生无“习气”,每个众生的习气都有来由,端看此人的外相、言行、动作就可以知晓,他从六道中何处来。习气就像大蒜一样,即使将它碾碎、洒上香水,也难消除气味,物以类聚,众生也因习气群聚,制造共业。业力轮回,发菩提心即是愿力示现,本是自性显现。
          楞严经讲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碍。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纯情即沈,入阿鼻狱。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循造恶业,虽则自招。众同分中,兼有元地。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
        一、从地狱道中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
    1.听他的声音嘶破得像驴骡在发声,声音很大,而且匆匆吼唤又很暴戾急躁。
    2.此人常常言而少信且多诳语,让人难以相信,像没有亲友似的人。
    3.此人长相丑陋,而且不敬师长、不信正法。
    4.不孝不义、无惭愧心。
    5.好行杀生之事,常造作诸恶事。
    6.此人短命不得长寿。
    7.见善难发菩提之心。
    综观以上各项,这种人从地狱道中投生人道,注定死后再堕入三恶道。
    二、从畜生道中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
    1.此人神智暗钝,为人处世愚蠢又少智慧,毫无分寸,懈怠懒惰。
    2.多贪多食,不挑粗细(什么肮脏都吃,还洋洋得意无所谓)。
    3.个性又拗又戾,说话也很唐突(率性鲁莽)。
    4.此人身强力壮,常当负重(身强体状像一头牛,适合去搬重物)。
    5.喜欢结交愚痴之人,视为知心好友。
    6.很喜欢蜷着脚(躺卧习性)。
    7.随时随地躺在地上,也不会去避开肮脏污垢。
    8.喜欢裸体,不羞不耻(能不穿衣服就不穿,没有羞耻之心)。
    9.心常虚诈,常异言、常诳语。
    10.妄说他人,谄曲不实。
    11.喜欢谋取他人财物,常爱抵债。
    12.见善不能发心,不信正法,常造不善十恶之罪。
    此类众生已流浪生死往返于恶道,经无量亿劫不可数岁月,于此世难得此人身,却仍如此,因此死后再返苦海,堕入畜生道中。
    三、从饿鬼道中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
    1.长相黑黑瘦瘦,面无光泽。
    2.头发短恶、黄赤、苍浪形状,褰鼻,怒目,眼白直视(鼻子弯弯曲曲,眼睛凶凶,露出眼白,目光直直)。
    3.经常感觉饥饿口渴、想吃东西。
    4.个性非常悭贪、嫉妒,看到官员感到胆怯恐怖。
    5.执著邪见,背地说人(背地说人,挑拨事非),道他长短(说人坏话)。
    6.具足贪心、淫心,酷爱积聚钱财物资,却不能割舍布施给众生。
    7.厌烦善良之人,不喜善事,只信邪事。
    8.看见金钱、财物,会起心动念不由自主想要去窃取。
    9.常起贪心、偷心,永远不知满足,若吃一点亏则忿恨不已。
    10.贪得一点钱财、一点便宜,心里就生喜悦之心;若贪不到钱财,就生妒害之心。
    11.不肯发心,却信邪见,谄曲邪命,不修善法,不敬正法。
    这种人命终后,先堕地狱,经不可数岁月,再从地狱出来,生成鬼身,如此轮转生死苦海,无休无止。世尊告诉外道:你们是邪命愚痴的迷惑之人,不知因果报应,不知什么才是良善,不知上面所说诸众生相。
    四、从修罗道中投生人间的众生1.生在人世,高傲自大,我慢之心非常强盛,不太崇信正法,偶进佛门动机也不单纯,较劲争斗,为利益破和合,损伤同门。
    2.喜欢忿怒(动不动就生气),很爱和人抬杠斗诤。
    3.心胸极为偏狭,很会挟怨记恨、憎嫉起恶(很会记恨别人、挟怨报复,非扳倒别人才罢休,憎恶别人,看不得别人好,嫉妒心重,因此常起恶心)。
    4.讲话谄曲,极不实在,虚虚诈诈。
    5.抵债谩人(赖债还会骂人)。
    6.身长高大洪壮(又高又大又壮),眼白圆怒(眼白较多,双目圆睁,作忿怒状),齿疏包露(牙齿稀疏、牙齿尖尖、露在外面),勇猛有力(孔武有力),心怀战阵(心里总想怎样作战打斗,譬如喜乐野外生存战争游戏)。
    7.常好争斗,瞋戾不休(瞋恨心重,没完没了)。
    8.两舌破和(很会两舌搬弄事非,让人不和分离),用离间手段来拆开良善人的和睦。
    9.轻视贤良之人,反说贤人长短,毁谤好人。
    因为这些,此人死后直接堕入地狱,无有出期,其后再随业报投生其他恶道,最后堕入阿修罗道。
    五、从人道中再投生人间的众生(从人道中死后再生人道)
    1.个性贤良正直,亲近善友,性常有信有忠有孝。
    2.若有恶人,漫行诽谤毁呰其人,此人最终不会去对付毁谤他的人,因为此人好惜门望,识羞识耻,笃厚守信。
    3.乐好名闻及以称誉(喜欢名声及被人称赞好名誉),其性工巧(很会技艺工巧),且敬重有智慧的人。
    4.具惭愧心,心性柔软,对于给自己恩惠照顾的人会知恩图报。
    5.对善知识的教导其心顺从无违背。
    6.有慈有悲,孝养父母、师僧和上,小心敬上。
    7.知人缓急,处事有方。
    8.善能和合,常乐信佛(深知和睦相处之道,喜爱佛法、相信佛法)。
    9.好行布施,常修供养。
    10.不耐于债,不负他人(不愿欠人债务,不会背弃、背叛他人)。
    11.少许财物,好习善事,接引于人,悉令安乐,不令有苦。
    像这类人,命终直接生于天上,不会堕入地狱,再度还生人间,也只受大快乐,不受众苦,生生世世常获人身。世尊说:外道人没有智慧且不善识人,这些见解也不是愚痴者所能见解,也非凡夫所能测知。
    六、从天道转生人间的众生1.若有众生持五戒修十善,能生天上受胜妙乐,当从天上退没而生于人世间,长相端严,正信正见,貌好殊妙,其人聪慧,乐好清净。
        从闻法明白众生轮回,但是也不可执着于相,明心见性的当下,即转业报身为菩萨愿身。六道众生为自性佛菩萨示现,是自性觉悟之师。恒沙妙理,祗益戏论,闻法信受,觉悟究竟义。明白一切法,一切因果,唯心所现,前世,今生,来世,当下即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