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23|回复: 5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实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2 13:33
  • 3244

    主题

    3591

    帖子

    2万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2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6 09:57: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金刚经》里面有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从究竟意义来讲,这句话什么道理呢?

    注意这个「妄」不同于世间法讲的「妄」。世间法讲妄,这个茶杯是白金,金中金,钻石中的钻石成就的,价值一百亿个美元,这是讲妄,是不是?叫假话。佛法里的妄是另外一种真实,它随缘显现出来。


    为什么讲它妄呢?它不是我们世间人认为泥巴里能长庄稼、妈妈肚子里生儿子,世间人认为一定要有来龙去脉。可我们这种妄它没有来龙去脉,在世间法里找不到它的老爸老妈,也找不到它的娘家、婆家。 虽然找不到,却明明现前,怎么现出来的?是由我们无形无相的心变现出来的,这是别教说法。


    用圆教说法: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既不是真空,也不是妙有;既不是真,也不是假。它随缘显现为真,显现为假,显现为真空,显现为妙有,显现为虚空,显现为山河大地,要明白这个道理。在这个程度上叫「妄」。懂得了妄,你当下即是真,千万不能用世间法的虚和妄,来理解佛法里的虚和妄。所以现代的藏教、通教、修禅宗的对这虚和妄的概念都搞不明白,它是按照世间法的虚妄来理解。


    所以佛在后面五十种阴魔境界里,对于没有明心见性、没有从圆顿大法知虚知妄这个前提之下来修禅宗,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九九……这个九从这里拉到美国华盛顿都拉不完,都会走火入魔,因为他的知见是错的。 「虚、妄、真、实、常、有、空……」等等这些佛法的名相概念被世间法滥用以后,已经失去了原汁原味。现在大部分人按照世间法的语言风格、按照世间的逻辑推理、按照凡夫的心态来妄解佛法里的一些专用的名相概念,就造成了『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而且那些讲经的邪师大部分人都能认可,为什么?他都是按照世间凡夫的心态来观照,这是我们佛法的悲哀!

    印广法师开示【无上】和【虚妄】

    『无上』,无上无下,无前后左右内外,无空无有。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所以这个『无上』也可以解释为阿弥陀佛

    「无」就是『阿』,
    「上」就是『弥陀』,
    「无」是 无相之实相,
    「上」是 有相之实相啊;


    以一法代万法,也是讲『如是我闻』—
    「无」--- 「如」,
    「上」就是「是」;
    也可以解释为「虚妄」—
    「无」就是「虚」,
    「上」就是「妄」。
    虚无虚无,无形无相,上妄上妄,上和妄用别教来讲,当下就是无,就是虚的体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沙发
    发表于 2015-7-11 12:07:17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感恩张师兄,看后很受用。{:soso_e196:}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1-22 18:21
  • 293

    主题

    6790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9627

    论坛元老灌水之王推广达人

    板凳
    发表于 2016-6-22 05:18:47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22-7-21 10:24
  • 2118

    主题

    2万

    帖子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682

    活跃会员最佳新人灌水之王论坛元老热心会员突出贡献

    地板
    发表于 2016-6-22 05:23:42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22-7-21 10:24
  • 2118

    主题

    2万

    帖子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682

    活跃会员最佳新人灌水之王论坛元老热心会员突出贡献

    5#
    发表于 2016-6-22 05:24:00 | 只看该作者
    随喜法布施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22-7-21 10:24
  • 2118

    主题

    2万

    帖子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682

    活跃会员最佳新人灌水之王论坛元老热心会员突出贡献

    6#
    发表于 2016-6-22 05:24:26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1 09:20
  • 7165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608

    热心会员宣传达人最佳新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活跃会员荣誉管理优秀版主论坛元老

    7#
    发表于 2016-6-22 06:09: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9

    主题

    4034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689
    8#
    发表于 2016-6-22 12:56: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虚无虚无,无形无相,上妄上妄,上和妄用别教来讲,当下就是无,就是虚的体现。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7 08:49
  • 0

    主题

    8554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205
    9#
    发表于 2016-6-23 12:32: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15 14:18
  • 199

    主题

    704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418
    10#
    发表于 2016-7-26 11:00: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佛人的“四依四不依”  佛于《大般涅槃经》中说,要依《四依法》,即“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  佛陀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大般涅槃经》是《法华》后部,是佛陀入灭前的临终遗言,后学当时常铭记佛陀的谆谆教诲,勿信外道邪师,勿听佛法骗子。  首先看一下,“依法不依人”。末法时代的修行人,可悲就可悲在“依人不依法”!只要哪个人的名气大,地位高,就蜂拥而上,殊不知“名师”非“明师”,名气大的多数不是真正明白佛法的老师。而一个明白的师父往往是没有名气没有地位的人,可他是真正的老师,真正的佛菩萨!  再看“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了义经典只有《法华经》,《楞严经》,《心经》,《佛说阿弥陀经》,《大般涅槃经》(法华后部),《无量义经》(法华前部)等经典。除此以外的经典都不了义,所谓了义,就是能让人当下开悟,当下成佛,当下往生,不能让人当下成佛的都不了义,凡是要修要行要证的,都不了义。  第三,“依义不依语”。说的天华乱坠,口若悬河,不能让人开悟,也是外魔邪说!相反,只要能把如来藏“一心三藏”讲清楚明白,就是最普通的语言,也是佛说。大道至简,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真理就是这么简单!  最后,“依智不依识”。“智”就是如来藏“一心三藏”,“识”就是除此以外的一切方便法,只有真实的智慧才能让人当下成就,方便法的“识”不能让人成就!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智慧语录 所讲未必真而所悟未必假,是故师不必贤于弟子; 所讲未必假而所悟未必真,是故弟子不可疑于师。  所讲本是一而所悟各见异。 是故菩萨下位不知上位,自位不知他位。 言为心声,行为心使,身为心役。 于此而见报业之本,是故行人宜当于此慎用其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