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好玩。无量诸佛每一尊佛都是用同样的话告诉自己的侍者,去送同样的礼,去问同样的安,去提出同样的要求。表什么法呀?万法都是一个心,都是一个念呐!其实完全可以各人讲各人的话,这里变成千篇一律,你认为是佛故意地来装模作样吗?这是表法的。而且佛对侍者交代,表佛和众生是一个心,是一体。我们再看这段经文。 「少病少恼」就是问:身体好吗?为什么要问呐?因为佛就是多病多恼,明白吗?佛最大的病就是贪、嗔、痴、慢、疑。谁也没有他贪心,这就是病,这就是恼。「气力安乐」,既不安也不乐。为什么?众生烦恼佛就烦恼,他道交感应嘛,「一恼一切恼」嘛!就是《楞严经》讲的「一真一切真」。「及菩萨声闻众悉安隐不」?就是不安隐,是不是啊?在十方佛土,娑婆世界的众生最刁钻古怪、顽固不化。这是师父讲的,还是《法华经》写的?你看其它佛土,有的国土四恶道都没有啊!人寿百千万亿阿僧祇劫,身高几万里、几千万里。就我们像个小爬虫,都是些短命鬼,明白吗?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成就人,这是因祸得福。对于修行人来讲,在这样的佛土修行比在其它的佛土修行要殊胜无量倍。佛讲,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胜过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极乐世界一天等于我们这里一个大劫。有智慧的菩萨都愿意到娑婆世界来下海——下海来捞钱呐!这个「钱」是「法财」,是我们成佛的资粮。 由于不「安隐」,这固然是个毛病,同时也有利于我们通过对比开智慧,通过对比奋发图强,要懂得什么是福报。《华严经》讲「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宁可在地狱,也能听到佛名;那么在那些佛土的众生啊,有的虽然闻到佛法,但他很安乐,反正睡下来也自在,站起来也自在,他没有苦。早晚成佛无所谓,他有这种懈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