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要被六根骗进了六道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3 20:55
  • 4869

    主题

    2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3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14:24: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觉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有时即便是在梦中,也要把一切看个真切。这个世界充满虚幻的色彩,人们在五颜六色的色彩中沉醉着、茫然着、欢欣着、喜泣着……每天只要一睁开眼睛,目光便开始不知疲倦地奔袭。

    人们好奇地注视着映入眼帘地每一个场景,脑子飞快地辨别眼中的每一个信息,即使有时“目不暇接”,毫无意义,也不愿停息。为别人的一个平常举动,你莫名生气;为他人一个无关的眼神,你无端忧郁。为满足“眼欲”你会守着一部电视剧,彻夜不眠。你无法控制地浏览一些黄色邪地,沉迷于淫欲美体,一个个邪毒的信息,让你身心焦虑,神智萎靡。你已经找不到自我了,变幻莫测的尘境让你的心绪飘忽不定,你已无法把控自己的身心,迷茫和无奈牵引你在尘世间痛苦地穿行。

    你沉醉欣赏所有你认为的美丽,你讨厌样子丑陋或生理有缺陷的人或物品。你收拾自身或打点家居一定要“一尘不染”,稍微有一点点不净,你便无法容忍,“执着”让你心力憔悴;“贪欲”让你充满艰辛!有时过度的“我执”让你自己都很吃惊。你每天都活得很累,“疲惫”占据了你的大部分生命。你也知“眼不见为净”的道理,亦明白“看破放下”的意义,但长年养成的习气,已让你欲罢不能!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你两眼分外有神;眼见利益失去,你又捶胸顿足、痛苦悲泣!你无法平息自己的心态,你的心随着眼中的境相,不断起伏辗转,你身心饱受煎熬蹂躏,却不曾觉醒!《心经》讲“无眼界”,就是要我们清净眼根,不要对境生心!

    放下你的眼光吧,朋友!有时“熟视无睹”、“视而不见”也未尝不是人生的乐趣!



    快快捂紧你的双耳吧,凡尘太多的噪音,会让你的心一刻也无法平静!

    在赞美声中,你享受陶醉!在谩骂声中,你愤怒伤神!你如兔子般警觉的双耳,无时无刻不在竖起,分辨来自外界的每一个“好”与“坏”的声音。看见有人在交头接耳,你便觉得是在议论自己;看到有谁高谈阔论,你心生嫉恨或呲之以鼻。优美的旋律令你魂牵梦绕;花言巧语让你心智不明!你喜欢听阿谀奉承的言语,你不允许别人对你有任何语言上的不敬。

    你的虚荣心在子虚乌有的夸奖中得到满足。因为一句无中生有的造谣与污蔑,你怒不可遏,耿耿于怀,直至身心俱伤、抱恨终身!你精挑细选着每一个“悦耳”的音符,你不允许有一点噪音进入你的耳朵,你渴望清净,但事与愿违,仿佛世上的“噪音”都在和你过不去。上班的时候你觉得单位吵;走在路上你觉得大街吵;回到家里你觉得家人闹……你觉得自己很命苦,仿佛整天被噪音包围着。你从来没有意识到着些“噪音”其实是来自于自心的不静!

    多一点宽容,你就多一分平静!少一点分别,就多一分清净!面对凡尘的喧闹,有时“充耳不闻”亦不愧为明智之举!《观音耳根圆通章》讲到的闻慧,就是指从耳根闻性,生出始觉的智慧,不再去驰求耳外的音声。念念反观,始觉合本,这才是修慧。由此“闻思修”三慧入三摩地,即入首楞严大定 。



    一个人鼻子过于敏感也是一种烦恼。

    末学有个熟人,因为其儿子脚是汗脚,特别臭,用了很多的方法都治不好,回到家中只要一脱鞋,房间里便臭气熏天。小孩都长到十二岁了,很少到亲戚朋友家玩,为小孩的这双臭脚,那位熟人可谓天天烦,烦透了。然而有一天,又遇上熟人,她说她这几天心情好多了,小孩的脚不怎么臭了,后来才知道这几天她患感冒鼻塞,其实小孩的脚臭根本就没好。

    通过这个事例,让我们知道“烦恼”其实是个假象,是因为你心随境转了,你的心已被不断变化的尘境妄相所骗。“香、臭”其实都是假的!佛在《楞严经》里告诉我们: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金刚经》告诉我们“世上所有相皆为虚妄”,就是告诉我们不要为“相”所困,不要对境生心。起心分别是烦恼的根源。

    不必为酒香而沉醉!亦无需为粪臭而皱眉!尘境万相为空,把心念时时落再清净处,落在殊胜的阿弥陀佛佛号中,那样任何的尘缘境相都不能左右我们的真心,我们如如不动的自性也才会显现出来。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的餐馆是越来越多,为了追求口腹之欲,人们开始变着花样在吃里面做文章,从煮的到炒得;从炒得到蒸的;从蒸的到炖的,花样百出,无所不能。无论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只要逮着了,就敢往嘴里送。

    前段时间,电视里报道有一个人平日里喜欢吃青蛙,结果在他脑子里面找出一条一米多长的线虫,拿出来时,就连医生都吓了一大跳,这都是贪着“口味”吃出来的。

    末学有个邻居,平时最讲究吃,几乎天天在外面吃馆子,而且还是重口味,“辣、咸、酒、荤”一样都不能少,每天都吃喝得满脸通红、青筋暴跳地回家。夫妻俩的脾气都很暴躁,稍有一点不如意,便大打出手,经常闹得左邻右舍鸡犬不宁。佛学要求禁五荤,就是怕众生内心躁动,乱了性情。

    “欲望”是魔!“口欲”同样是魔!虽说只是几顿饭菜,但在不知不觉的贪求中,你的执着心会越来越重,不能自己,久而久之便养成了“贪执”的习气。在“色、香、味”极度的快感和刺激中,渐渐迷失自己、沉沦自己!

    其实美味并未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健康,反而病症更多,现在的“三高”症越来越多,很多都是吃出来的。餐馆越开越多,医院也越开越多,人们为了“三寸之舌”的口欲,无所顾忌,大吃特吃。很多人已经被口欲冲昏了头脑,根本不会去顾忌因果报应的可怕,胡吃海吃,不计后果。以前香港有个女人生前最喜欢吃大闸蟹,死后就现大闸蟹的形,死相非常难看可怕。

    佛讲吃素,就是要众生少结怨,多生慈悲心、清净心。只有在清净、平等、慈悲中,我们的慧命才能和诸佛菩萨感应道交。其实“味、舌、尝”都是假的,都是虚妄不可得的!佛在《楞严经》开示说:“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我们千万不可被“舌味”的假相所骗,因为无尽的贪执,而落入痛苦的轮回啊!



    有一个好的身体,是人人都向往的。但我们不可执着这个身体,因为这个身体是我们暂用的,是假的。学佛是“借假修真”。

    人身是修佛成佛的桥梁,此生能有人身报,是前世修来的,我们每天吃喝供养这个身体,不是为了享受的,而是要用这个身体更加精进地修行。“痛失人身,万劫不复”,此生此世再不脱离生死苦海,来世要想再得人身,想再听经闻法,万劫难求啊!

    生活中有些人很注意保养爱惜自己的身体,天天吃补品。为了皮肤好,还会在身上抹上各种增白霜、抗皱霜。还有些人非常爱干净,一天要洗几个澡,她们认为自己的相貌和身体是世界上最美的。熟不知身体其实就是一个肮脏的臭皮囊,再美的美女,体内也装着屎尿。放屁、流汗、头发毛囊里长着各种寄生虫,生病时脓血污垢横流,死后更是只剩白骨腐臭。

    佛在四念处里告诉我们要“观身不净”,就是要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这个身体其实是很肮脏的,没有什么贪执留恋的。生命是个稍众即逝的过程,“生老病死”和“生、住、异、灭”是其自然规律。“人身本苦”,贪恋这个身体,只能让自己在娑婆世界越陷越深!

    真正的智者,能够把这个“假身”运用得非常灵动,真正待到时机成熟的时刻,了生脱死就象换件衣服那样轻松随意,那时真正得大自在了。身心不空,业就不空!让我们好好感受“无身一身轻”的快乐,在菩提道上一路自在畅行!



    社会不断变迁,我们的意念亦不断奔袭。满脑子的思想,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思绪就象一部飞转的机器,昼夜折磨着我们的身心。

    为了钱财,你满脑子设计着华丽的陷阱;为了名利,你绞尽脑汁、机关算尽!美体女色,令你神魂颠倒、意乱神迷!你的思维随着无欲六尘翻转不定,即便痛苦灾难不断降临,你模糊地思绪亦不能清晰!

    你感受到了痛苦,却不知痛从何来!你感受到快乐,却执迷快乐会不变永恒!你情意绵绵,却不知情为何物!一会而,惊喜让你热血沸腾;一会而,忧伤又让你如入寒冰。你脆弱的思维,在混浊的风尘中不断招受着捶打,疲惫和艰辛写满了你的生命……你应该学会放下,放下那难以理清的思绪,让漂浮不定的心情找回平静。

    我们可以用清净的佛乐,来安抚疲怠的身心;学会在“头脑简单”中,寻找快乐的真谛!《心经》讲“无意识界”,就是要我们放下一切妄念,老实念佛!意不净,则心不净!“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让我们把心念时时落在清净的阿弥陀佛佛号上,让“觉、正、净”分秒滋养我们的心田。彻底打破妄相,关闭六根,在极致的清净中,感受极乐圣境的妙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3 20:55
  • 4869

    主题

    2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638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20:23: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mmexport1470552540559.jpeg (37.43 KB, 下载次数: 3)

    mmexport1470552540559.jpe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23 10:18
  • 87

    主题

    7346

    帖子

    5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55180
    板凳
    发表于 2016-8-7 21:38:09 | 只看该作者
    《法华》是讲唯一真理——实相大法(无相无不相,一心三藏是诸法实相万法都是我们的心随意变现的,不能被表相所迷惑。 佛在《楞严经》讲: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是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打开天窗阐述真理大法。悟《法华》者无一法不是妙法,佛讲七方便法时只能暗含真谛,故众生把一乘法分为三乘解,讲法华时合三归一,唯悟入实相方是彻法底源之智解、真解、正解、深解!真心本来面目为什么会产生一念生相无明?结论是:法尔如是,本来如此。没有来由,没有原因的原因。我们把真心本来面目说为:妙心。它妙在哪里呢?妙就妙在,它能变现迷,也能变现悟,它能变现佛,也能变现魔,它能变现十法界一切万法,能使我们六道轮回受苦受报,也能使我们一念之间回归大光明藏成佛做主。都是一念心的妙用。之所以说真心本来面目变现出生相无明是没有原因的原因,是因为真心本来面目它本来具足这无量的功德妙用,通过因缘把本有的妙用给作用出来了。比喻:我本来就具备,吃饭,走路,跑步,睡觉,诵经,打篮球,打羽毛球,开车,喜怒哀乐,等等能力。随着因缘把这些能力发挥出来而已。如果,我不具备这些能力,那么,我怎么也发挥不出来。道理很简单。之所以会变现一念生相无明,是因为真心本来面目有这种本具的功能,通过因缘把它发挥作用出来了,如果真心本来面目本,来就不具备这一念生相无明,那么,一切无从谈起。假设:真心本来面目,什么都不会变现,什么妙用都没有。或者,真心本来面目,一直保持一真法界那种圆满的觉知中,不起这一念生相无明。那么,这个心就不妙了,也就不存在六道轮回,修行,成佛等等事情了,如此的话,我们就一直处于原始佛的境界中,不需要修行。可事实并非如此,所以,我们既然从原始佛的本位沦落到众生位,那么,就必须从众生位再次回归本位,大家一定要明白,我所说的回归,是指心回归,心觉悟了我们是如何沦落到六道轮回里的,心里刻骨铭心的明白了这其中的来龙去脉,就等于回归本位了。当然,这个肉团身的定业必须要了,等肉团身解体以后,自然就回归佛土。等到下一期生命时,再次来娑婆世界,根据真理的指导,圆满自己,度化众生,每一生每一世都会提升境界,而不会退转。直到究竟圆满佛的境界。这样一个过程,也就等于来了一次“否定之否定”,首先从(原始佛),否定成(众生),再从众生位否定成(究竟圆满佛)。就这么走了一个过程。但是,不白走这一程,经历了时间,空间,物类,法界。也体会到了自己这一念心本具的智慧妙用。一次否定之否定,我们收获了经验,永远不会再迷惑了。将来成就圆满佛果以后,回归大光明藏,再次以佛,菩萨,天人鬼畜的形象度化众生时,不会再沾染上任何习气,也不会受到任何污染,更不会给阿赖耶识种子仓库中留下任何痕迹。这就是究竟圆满佛方便智慧度化众生时启用的庵摩罗识,无垢识,白净识的智慧妙用。究竟来说:(原始佛)(众生)(究竟圆满佛)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都是一个本体,一念心变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