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生最大的俩位恩人,不能不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6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19:54: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生最大的俩位恩人,不能不知2016-05-22 [url=]净空法师[/url]


一个人最大的恩人就是两个:父母,老师
2016年五月
老法师最新开示

  这是《观经》里头最著名的,叫“净业三福”。这三桩事情我们必须要做到;这三桩事情做不到就不能往生。为什么?跟往生的条件不符合。这三个条件录在这下面,这“三福”。

  【解】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这是根本戒。佛家的戒律很多,根本就这三条;尤其是想求往生极乐世界,没有这三条不能往生。

  第一个,“孝养父母”,我们有没有做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对于老师敬,对于父母要孝,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完全相同,父母跟师长分不开。“孝养父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奉事师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这是用植物来做比喻,像一棵树,它有根,这个根就是“孝”;它有“本”,“本”就是它的主干,枝叶都是从它生的,这叫“本”。用这个来做比喻,根、本相同,根、本是一个,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做到。

  下面,“孝敬”扩大就是“慈心不杀”(不杀生)、“修十善业”。

  “十善业”里头十条:第一个,就是“不杀生”;第二个,“不偷盗”;第三个,“不邪淫”;第四个,“不妄语”;第五个,“不两舌”;第六个,“不恶口”;第七个,“不绮语”;第八个,“不贪”;第九个,“不嗔”;第十个,“不痴”。通常我们叫它做“身三”、“口四”、“意三”。

  “身”,三条戒,不杀、不盗、不淫。
  “口”,四条戒,“口”是最容易造业的,所以它有四条。
  “意”是起心动念也有三条——贪、嗔、痴。

  要修这“十善业”,“孝亲尊师”第一个条件。我们要尽孝道,我们的身体得自于父母,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父母年岁大了,要孝敬父母,要让父母有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这是“仁慈”,对父母的行孝。
  老师是给我们慧命,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学术,老师教导的,恩同父母,不能不敬。

  中国的古礼,一个人最大的恩人就是两个:父母跟老师。对老师跟对父母一样,学生一生要照顾老师,就跟照顾父母一样,对老师尽孝道。所以中国有“孝道”有“师道”。“孝道”里头包括这两个,老师的儿女跟自己的关系,是亲兄弟一样,这什么意思?老师的子女在这一生我们都要照顾,学生都要照顾,他有困难帮助他解决;他贫穷,要供给他衣食,这人叫“不忘本”。

  所以“师徒如父子”,做老师的人教学生,比教自己儿女更认真。为什么?自己儿女,一生不能发达没有关系,学生当中有大富大贵的,自己的子孙有学生照顾,这是道义,在中国几千年社会大众都能遵守。所以老师对学生的爱护、对学生的付出,跟亲生父母没有两样,我们不能不知。

  要学佛,佛的心是慈悲,慈悲是爱心。“慈”是帮助他得到快乐;“悲”是帮助他离开痛苦,离苦得乐。不说“爱”,为什么?“爱”里面有情,让人家很容易想到有情执。佛家没有情执,情执断掉了,所以叫“慈悲”。
  “慈悲”这个“爱”从哪里生的?从智慧里面生的,它不是感情,它是智慧。从智慧生出来的爱叫“慈悲”,意思不一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22-7-21 10:24
  • 2118

    主题

    2万

    帖子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682

    活跃会员最佳新人灌水之王论坛元老热心会员突出贡献

    沙发
    发表于 2016-5-24 14:03: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