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分享“法海淘宝篇01:阿弥陀佛(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8042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5 09:2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法海淘宝(合集)


    阿弥陀佛(一)


    阿弥陀经,法华秘髓,华严奥藏,谁人不晓?

    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法界总持,哪个不知?

    此经易读,人皆以为。此号好持,有口皆碑。

    易读不假,好持亦是。而其玄义,未必尽知。

    真懂其义,一句佛号,不历僧祇,一时成就,毋庸置疑。

    似懂其义,念念佛号,扯破喉咙,也是枉然,并非危言。

    今按楞严之义,试作一番勾勒,与其有缘,共作商酌。

    《陀经》有说:

    从是西方,十万亿土,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解:

    「从是」,意指凡夫起修。

    「西方」,太阳回归之处,喻行人成就也。

    「十万亿土」,经过十万亿烦恼、无明之地。

    「号阿弥陀」,上为因地修行,此为果地证果。

    「阿」从字音、口型寓意为空口白牙,表空表本,表法身功德。

    「弥」从字义、动态,表弥漫无际,表报身功德。

    「陀」形高显,表庄严法界,表化身功德。

    「阿弥陀」者,从性具全体,表三身功德。

    亦说如来全身。亦称一心三藏、真真如性、如如如性、真真真人。

    「佛」者觉义,觉阿弥陀,成圆满觉。

    如理念佛,全性起修,当下解脱,成佛分真。悟后进修,念念念兹,成圆满佛,克期取证。

    事相念佛,善哉善哉。由其意善、口善,能得善果福报。善非正因,难成正果。

    同一佛号,念法两样。果报悬异,天地之别。

         欲探究竟,且待下回分解。
         2019.9.19


    (6月4日)主题分享

       阿弥陀佛,不同的境界,有不同的理解。很多念佛人,是藏教境界,有为之法,着相用心去看待,什么是阿弥陀佛。禅宗坛经里,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提问,惠能和尚问:如果东方之人,要往生西方,那么西方的人,又要往生哪里呢?
       不了义法,之所以不了义,首先其义趣,根本立足点是,你我就是一个生死凡夫。首先承认自己是充满无明烦恼的生死凡夫,这一点,特别容易被世间芸芸众生认可。为什么特别容易认可?因为经验主义!
       众生最根深蒂固的习气,就是面对不了解的事物,思想,首先是靠着,过去累积的经验,加以分析,判断。如果符合现有的经验,则容易“理所当然”的认可,接纳。
       所以,小乘法,讲人生充满各种苦,应该要求解脱,出轮回。有禅定功夫的,天眼宿命一开,看到了轮回的生命“真相”,于是特别认可这样的,离苦得乐的,佛法道理。
        以禅宗为代表的,不了义大乘法,认为虽然你是一个生死凡夫,但是具足的佛性,与佛无二无别。譬如镜子的光亮要显发,需要除去上面的各种灰尘。同样道理,佛性要显出来,需要破除种种无明烦恼。于是,塑造出来,“破无明证法身”,“破烦恼证菩提”这样的佛法道理。
        所以,深入经藏后,我们刻骨铭心的发现了一点,不了义法都有一个最基本,最根本的特点,首先都是肯定,众生是一个充满烦恼无明的,生死凡夫。恰恰是这样的肯定,符合,而且附和了,芸芸众生的“经验主义”,迎合了众生,习以为常,自以为是,根深蒂固的习气!
       所以,我们就特别理解,为什么一佛乘为代表的“佛知佛见”,是难信难解了。因为它跟其他的佛法道理,恰恰相反。它首先认为,你我众生虽然看起来是众生,但是生命真正的自我,从来都是,当体当下这个,法尔如是的大光明心。
       这里引用一下,师父论文里的话:
      唯于此处,明了第十识,进悟总十识。“总”者,“识色空”三位一体,管你听不听,管你知不知,管你懂不懂,管你信不信,本地之风光,法尔如是也!故而说为“总十识”。

    ——连云港当胜
    2021.6.4


            性也好。相也好,不是为了让行人了然什么是空,什么是有,而落入次第分别文字游戏之中(没有否定文字,众生需要文字开启智慧之门。)而是为了让众生觉悟,从始至终就是那一个大光明的东西无中生有,来回变化,庸人自扰,这是它的特性。然而它在形态变化上太过于广泛,存在差异,方便说为自我否定,在否定,在当下一体圆融统一。说否定,只是妙用不同,存在变化,说统一,始终是一体。最后圆融虽为一体,然妙用却无量。
            一切皆是“它”自性功德智慧随意显发。圆满一切,随性而为。
            要体悟它的特殊性,和广泛性,佛的本质亦是如此,体悟它的大圆满性。不要以固有明相思维去看待它,桎梏它,它是性,或者它是相……贯彻始终,彻法底源,究竟之处,就是一个圆满圆通,不否定一切的存在,照盘全收,雅俗共赏。清净喧嚣也好,洁白污黑也好,菩提烦恼也好,皆是它的本地风光,自我风彩,本身如此,本来如此!否谁?肯谁?执谁?弃谁?
    ——西安右开
    2021.6.4



           有人问:受持《法华经》是不是净土法门?

           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唸一句佛号才是净土法门。

           实质上当真正明白什么是阿弥陀佛,才是最最最关键重要,才是真正的净土法门。
           阿弥陀经之所以称为“法华秘髓,华严奥藏,”是因为这部经就是把《法华经》的一实相印精髓秘密蕴含其中,把《华严经》的无量重重法界显现其中。
         《法华经》开权显实,开迹显本,引导大众入一佛乘。八次出现“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佛诸出世的本怀,即是度化众生觉悟宇宙实相,究竟成佛。
           一切众生本具圆满的真心本性,如者阿也,是者弥陀也,真心本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周遍圆满。我者,佛也,即是十方如来,成佛真体,无二无别。只因众生颠倒妄想,自蔽妙明,随心应量,众生应业缘显果报身而轮回,佛菩萨应愿力显大人相而度众生。

           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法界总持。
           一佛当下即是无量佛,无量菩萨,无量有情无情众生!明白妄想心当下即见到真心本来面目。
    《阿弥陀经》云: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法华经》云“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
          懂得阿弥陀佛真实义,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无处不是净土,闻即往生。
    ——济南左开
    2021.6.4


    学习阿弥陀佛(一)

        阿弥陀经,法华秘髓,华严奥藏,谁人不晓?
        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法界总持,哪个不知?
        此经易读,人皆以为。此号好持,有口皆碑。
        易读不假,好持亦是。而其玄义,未必尽知。
        法华经中释迦文佛宣示如是妙法,诸法实相,唯一佛乘。诸佛出世唯一大事因缘故,开示众生悟入佛知见,过去诸佛唯此一大事,未来诸佛唯此一大事,现在诸佛唯此一大事。在楞严经中如来宣示宇宙人生真相一心三藏,如人在梦,梦境千千万万,六道凡夫不知不觉是梦,在此梦境中无始劫来流转生死冤枉受苦,如来说为可怜悯者,若人觉知是梦则无轮转,亦为诸佛一大事因缘。梦境为喻不空如来藏,梦人为喻空如来藏,梦人梦境本不二为喻空不空如来藏。文殊菩萨在楞严经中言,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如是妙法,阿弥陀佛,如是我闻,乃至佛典字字句句皆为开示诸法实相,一实相印,分别有三即无相之实相,无不相之实相,无不相无相之实相,即一心三藏。假转万卷书真传一句话,一句阿弥陀佛,一句如是我闻,一句如是妙法,一句诸法实相,皆为宣示天地万法有情无情皆为一人一念之所变现。若人果真明了此理,当下转娑婆为极乐当下往生立地成佛,大道至简,触目菩提,悟后进修则念念弥陀步步西方。一切众生当于此实相生信解,此信无难,南无阿弥陀佛。
    ——运城中开
    2021.6.4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