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ze=0.75em]2017-11-24 18:53阅读:46
[size=1.06em]【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这段经文又是古今中外最敏感的一段经文。不是有人说《阿弥陀经》上讲「唸佛」能够往生吗?好好看看《阿弥陀经》哪一段经是这样讲的。我遇到十几个这样的人。我说:「我从来没有听说哪一尊佛在哪一部经或者哪一个菩萨在哪一部论讲唸佛能够往生。」他就说:「怎么没有啊?《阿弥陀经》大家都知道啊,佛讲唸佛能够往生啊!」我说:「我念《阿弥陀经》少说也有一千遍,怎么没有发现啊!」他马上找了一本《阿弥陀经》打开给我,你看你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我说:「等一等,这段经文我倒背如流啊!佛没有讲男子女人唸佛能够往生。佛明明讲善男子善女人念佛能够往生……」你怎么可以断章取义?打折扣?我问:「什么叫善男子善女人啊?」他说:「唸佛的人就是善男子善女人嘛!」
如果唸佛的人都是善男子善女人,为什么几千年以来唸佛者多如牛毛,往生者凤毛麟角?何为善男子善女人?在佛法里,有我即是恶,无我方称善。「无我」就是证得「一心三藏」之法。《大方广佛华严经》讲: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何况谁能行一切善?!万分之一的善都不能行。明心见性是万善之最,这是「根本之善」。
讲来讲去,是不是要明白「如是我闻」呐?明白了「如是我闻」,懂得了「阿弥陀佛」,你才是「善男子善女人」,并且后面还有一句「闻说阿弥陀佛」。这个「闻」,闻必有慧,叫慧耳。更何况后面还有「执持名号」,「执」就是固执,坚定,「持」是持之以恒。明心见性,念念在道,方可为「执持」。
下面「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一直到「若七日,一心不乱」,有人解释为「你能够做到念阿弥陀佛一天一夜不打一个妄想就是一心不乱,两天两夜做到不打一个妄想就更好,七天七夜不打一个妄想,品位就更高」。这是依文解字,法有其法,人无其人啊!法不虚妄,人有考究。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这个根机。
那应该怎么解释?我们不能单纯地把「若」解释为如果,如果你能够一天、两天乃至七天一心不乱就能往生,不能这样解释。在古汉语里,「若」,就是这样,「法尔如是」,就是这回事。也就是说一个人「闻说阿弥陀佛」,他明白了阿弥陀佛真实法理法义。「善男子善女人」是明心见性之人,他时时事事处处都
|
|